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7AA10Z361) 作品数:29 被引量:103 H指数:7 相关作者: 姜绍通 吴学凤 罗水忠 潘丽军 郑志 更多>> 相关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安徽省广播电影电视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化学工程 轻工技术与工程 生物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N^+注入诱变选育混合糖发酵L-乳酸高产菌株 被引量:6 2010年 采用低能N+注入技术对米根霉As3.819进行诱变选育,以提高该菌株利用混合糖(葡萄糖、木糖)发酵生产L-乳酸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菌株的存活率曲线呈典型的"马鞍型",在注入剂量为50×2.5×1013ions/cm2时具有较高的正突变率。选育获得突变株N50-7,其L-乳酸产量为79.42g/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17.75%,且遗传稳定性较好。对突变株N50-7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了初筛,在混合糖150g/L(葡萄糖100g/L、木糖50g/L)、(NH4)2SO43.0g/L、KH2PO40.3g/L、MgSO4·7H2O0.3g/L、ZnSO4·7H2O0.4g/L的条件下发酵72h,L-乳酸产量最高达到103.81g/L,较初筛前提高了30.71%。 庞锐 潘丽军 姜绍通 吴学凤关键词:离子注入 米根霉 诱变育种 L-乳酸 米根霉半连续发酵产乳酸关键酶活性 2009年 为提高米根霉发酵产乳酸的产量,开展了米根霉培养条件对关键的脱氢酶(乳酸脱氢酶(LDH)、乙醇脱氢酶(ADH))和末端产物(乳酸)形成的影响的研究;并进行米根霉的重复间歇发酵,考察不同批次关键酶活的变化,从代谢角度考察半连续发酵的稳定性。试验研究得知,培养基各种成分对米根霉发酵产乳酸的关键酶活(LDH、ADH)都有一定的影响;随半连续发酵过程的进行LDH、ADH酶活逐渐降低,但是半连续发酵稳定性良好,糖转化率稳定在75%左右,最高可达80%。对米根霉产乳酸关键酶活的研究,为进行米根霉产乳酸代谢调控奠定了基础,为米根霉半连续发酵产乳酸的扩大化生产提供了理论基础。 吴学凤 姜绍通 潘丽军 郑志 罗水忠 李兴江 胡燕红关键词:米根霉 乳酸脱氢酶 乙醇脱氢酶 半连续发酵 卷式膜超滤L-乳酸发酵液过程研究 被引量:2 2010年 比较截留分子量(MWCO)为1000D和3000D的卷式超滤膜在去除L-乳酸发酵液中蛋白质等杂质过程中对蛋白质截留率和乳酸透过率的影响,研究超滤时间、操作压力、蛋白质质量浓度及操作温度等操作工艺参数对膜通量的影响,分析膜通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建立描述膜通量与操作压力、蛋白质浓度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MWCO为3000D的膜更适合用于超滤L-乳酸发酵液,其膜通量随着超滤时间的延长衰减;随着操作压力和温度的增加而升高,随着蛋白质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降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 姜绍通 唐晓明 刘模 罗水忠 刘莹涛关键词:超滤 膜通量 数学模型 反相HPLC同时检测乳酸及乳酸甲酯含量 被引量:1 2009年 本实验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实现了对乳酸、乳酸甲酯的分离并对其定量分析效果进行研究。HPLC分析条件为:Purospher STAR C18反相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以0.005mol/LH2SO4与甲醇混合溶液(9:1,V/V)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进样量20μl,检测波长210nm。该方法快速、简便、灵敏、重现性好。 姜绍通 刘模 陈小燕 郑志关键词:L-乳酸 乳酸甲酯 L-乳酸分离过程脱色工艺优化 被引量:2 2010年 以粉末状活性炭为脱色剂对L-乳酸进行脱色,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三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建立了脱色工艺参数与脱色总效率的数学回归模型,利用Maltab软件绘制出响应曲面,分析了脱色工艺参数对脱色总效率的影响。用Matlabfmincon函数求解模型,得到最优脱色条件为:活性炭添加量为0.318%,脱色温度为43.18℃,脱色时间为18.83min。通过频数分析得到具有95%概率保证的脱色总效率大于70%的参数范围,即活性炭添加量为0.395%-0.695%,脱色温度为56.88-69.84℃、脱色时间为15.68-22.58min,为L-乳酸发酵液活性炭脱色工艺参数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姜绍通 唐晓明 刘模 罗水忠 潘丽军关键词:活性炭 脱色 数学模型 米根霉以木糖为碳源发酵产L-乳酸的动力学 2009年 研究不同浓度木糖对米根霉发酵生产L-乳酸的影响;建立木糖为碳源的米根霉发酵产L-乳酸的动力学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木糖质量浓度为100g/L,米根霉在发酵72h时,L-乳酸产量达到最高为51.67g/L;发酵周期延长至144h,发酵132h,乳酸产量最高为71.55g/L。应用Matlab软件对发酵动力学方程关键参数进行求解,建立动力学模型,所建模型与实验数据能较好地吻合(R2≥0.98)。 吴学凤 姜绍通 王丽娟 操丽丽 陈小举 刘模 庞锐关键词:木糖 米根霉 L-乳酸 动力学 聚L-乳酸/菜籽蛋白共混纳米纤维毡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2011年 以聚L-乳酸、菜籽蛋白为原料,高压静电纺丝制备聚L-乳酸(PLLA)/菜籽蛋白共混复合纳米纤维毡,考察了不同电压、极距和三氟乙酸添加量对纳米纤维形态及直径的影响,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对相关产物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复合纤维中PLLA与菜籽蛋白之间以氢键结合,PLLA的结晶性能降低;PLLA纺丝溶液中,菜籽蛋白的三氟乙酸溶液的适量引入可显著提高纺丝速率。在PLLA质量浓度为24%的氯仿溶液中,6.5%菜籽蛋白的三氟乙酸溶液加入量为0.25 mL,电压16 kV,极距10 cm的条件下,可快速制备平均直径622 nm的PLLA/菜籽蛋白复合纳米纤维毡,纺丝速率达到5.2 mg/min。 姜绍通 刘涛涛 姜苏薇 江勤 王华林关键词:聚L-乳酸 菜籽蛋白 共混 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农作物秸秆液发酵制备L-乳酸工艺优化 以秸秆水解液为原料发酵制备高光学纯度L-乳酸将有效提升农业废弃物的利用价值。基于发酵过程中存在代谢抑制的现象,通过正交试验与神经网络分析方法,进行了秸秆液底物浓度优化以及活性炭与大孔树脂对秸秆液抑制的脱除研究,并结合菌株... 李兴江 姜绍通 郑志 罗水忠 潘丽军 庞锐关键词:米根霉 L-乳酸 正交设计 BP神经网络 文献传递 分枝杆菌降解植物甾醇制备雄烯二酮机理 本文探讨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SP-UC-8利用植物甾醇生产雄烯二酮的机理。考查了酶抑制剂、促进剂、诱导剂对转化得率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低浓度诱导剂甾醇可提高AD产量,当菌种生长12h时加入诱导剂... 杨英 姜绍通关键词:生物降解 酶诱导剂 酶抑制剂 文献传递 不同中和剂对米根霉发酵产L-乳酸的影响 被引量:1 2010年 在米根霉发酵产L-乳酸过程中,采用CaCO3作为中和剂会造成下游分离过程中膜堵塞和环保压力,因此以NH3·H2O和NaOH替代CaCO3作中和剂,对米根霉发酵产L-乳酸的工艺条件和发酵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添加CaCO3后L-乳酸产量平均提高7.3倍;NaOH、NH3·H2O作为中和剂的最佳浓度及质量分数分别为10mol/L、25%,以该条件进行发酵72h得菌丝体小球直径分别为0.2~1.2mm和1.2~2.2mm,残糖含量分别为2.58g/L和1.37g/L,L-乳酸产量分别为74.34g/L和80.61g/L。 姜绍通 张巧兰 吴学凤 罗水忠 潘丽军关键词:米根霉 L-乳酸 中和剂 发酵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