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矿业大学青年科技基金(2009A006)

作品数:7 被引量:77H指数:6
相关作者:李增华杨永良刘震高思源唐一博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山东矿业管理技术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矿业大学青年科技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矿业工程

主题

  • 2篇自然发火
  • 2篇自燃
  • 2篇
  • 1篇电池
  • 1篇电池组
  • 1篇电池组件
  • 1篇顶板
  • 1篇顶板冒落
  • 1篇优化技术
  • 1篇有机质
  • 1篇溶剂抽提
  • 1篇溶解度
  • 1篇三带分布
  • 1篇水力
  • 1篇水溶液
  • 1篇松散煤体
  • 1篇镍氢
  • 1篇镍氢电池
  • 1篇自然发火期
  • 1篇自燃三带

机构

  • 6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山东矿业管理...

作者

  • 6篇杨永良
  • 6篇李增华
  • 5篇刘震
  • 3篇高思源
  • 2篇唐一博
  • 1篇侯世松
  • 1篇孙留涛
  • 1篇张亮
  • 1篇季淮君
  • 1篇陈奇伟
  • 1篇马冬娟
  • 1篇王亚丽

传媒

  • 3篇采矿与安全工...
  • 2篇煤矿安全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煤炭学报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松散煤体氧化放热强度测试方法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依据多孔介质传热学理论,建立了松散煤体氧化放热强度理论计算模型,组建了煤自燃氧化放热强度实验测试系统,在测试煤体导热系数及比热等参数的基础上,分别测试了不同变质程度、不同粒度煤体的氧化放热强度.结果表明:氧化放热强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60~70℃前缓慢上升,之后迅速增大,且与温度呈指数关系;变质程度越低、自燃倾向性越高的煤体,氧化放热强度越大,随动态吸氧量的增加而增大;相同温度下,煤体粒度越大,其氧化放热强度越小.通过实验证明该测试系统研究结果准确可靠,实现了快速测试的目标.
杨永良李增华高思源刘震
关键词:煤自燃变质程度
甲烷在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溶解度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2
2013年
在进行煤层注水或巷道喷雾时,若改变水溶液性质使之能够吸收甲烷,则可有效降低煤层瓦斯含量,实现煤层消突。研制加工了瓦斯溶解实验装置,选择增溶能力较强的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进行了不同温度、体积分数和压力条件下的甲烷溶解实验测试。结果表明,甲烷溶解度均随体积分数的增大呈对数增大,随温度的升高呈逆指数降低,随压力的升高呈对数增加;加入聚丙二醇甲烷溶解度最大,常温常压下,体积分数为10%的溶解度为24.66 mL/100 mL溶液,是纯水的7.45倍,4种表面活性剂增溶能力的顺序为:聚丙二醇>聚乙烯醇>十二烷基硫酸钠>F-500。根据实验结果建立了不同条件下甲烷溶解度的计算方程,估算值和实验值吻合较好,为矿井水力化措施提高瓦斯治理效果提供了依据。
杨永良李增华侯世松孙留涛刘震唐一博
关键词:甲烷溶解度表面活性剂
矿用便携式设备电池安全选择的探讨被引量:4
2012年
主要从防爆标准及防爆安全角度出发,对于矿用便携式设备如何安全选用电池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同时对电池防爆安全性能及二次电池的本安处理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
柳玉磊张震
关键词:干电池镍氢电池
利用顶板冒落规律研究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被引量:28
2010年
针对浅埋煤层上覆岩层冒落强度较大、顶板破坏程度严重的现状,分析了顶板冒落规律与采空区自燃规律之间的相互关系.利用相似模拟试验研究了浅埋煤层工作面顶板冒落规律,同时在试验工作面采空区布置了测点,现场取样测定分析了推进过程中采空区气体含量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工作面采空区0~120 m为自然堆积区,120~260 m为破碎堆积区,且距离工作面140~260 m范围内,采空区O2含量为18%~10%.利用两种方式得出的采空区自燃规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从而确定出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状况.研究结果为工作面采空区防灭火措施的制定提供了可靠依据.
杨永良李增华陈奇伟高思源王亚丽
关键词:自然发火采空区
高位钻孔瓦斯抽采参数优化技术被引量:12
2012年
为确保高位钻孔稳定高效抽采瓦斯,采用相似模拟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煤层走向开采和倾向开采过程中上覆岩层采动裂隙场、瓦斯场分布特征,查明了在采空区四周采动裂隙发育的分布特征,沿工作面分别将顶板垮落范围划分为3个区域,从而确定了高位钻孔最佳区域。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高位钻孔优化设计的流程及体系,通过理论分析得出各参数的确定方法。
杨永良李增华侯世松刘震马冬娟
关键词:高位钻孔瓦斯抽采
可溶有机质对煤低温氧化的影响被引量:8
2013年
为了揭示煤中可溶有机质对煤自燃的影响规律,利用红外光谱和GC/MS实验测试了经四氢呋喃抽提后煤表面微观结构变化及抽提产物成分,结合可溶有机质影响煤体孔隙结构的测试结果,在研究抽提前后煤体的低温氧化气体产物释放规律的基础上,探讨了可溶有机质对煤表面活性结构和煤低温氧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抽提后残煤的羟基和羧基碳的含量降低,含氧量高且性质活泼的侧链及官能团减少,矿物质含量下降;煤中可溶有机质含有大量的甲基、羟基、羰基、醚基等活性基团;残煤总孔体积和比表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平均孔径由原煤的6.3 nm减小至4.9 nm;抽提残煤在低温氧化阶段的耗氧量明显低于原煤,且CO,CO2,C2H4和C2H6气体的释放量较原煤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可见可溶有机质的存在对煤自燃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杨永良李增华季淮君刘震张亮
关键词:可溶有机质溶剂抽提微观结构
煤实验最短自然发火期定量测定方法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为有效防治煤炭自燃,预测煤体最短自然发火期是非常必要的.以绝热圆柱形煤柱为物理模型,建立了煤实验最短自然发火期预测模型,利用实测的煤自燃基本参数,通过解算分析了漏风速度、粒度等参数对煤自然发火期的影响规律,最终准确测试了6个矿井不同煤体的实验最短自然发火期.结果表明:随漏风速度的增大,煤自然发火期先减小后增大;煤体粒度越小,最佳风速呈线性增大;随煤体粒度的增大,最佳风速条件下的自然发火期先减小后增大;煤体自燃倾向性越高,最短自然发火期越短;以张集肥煤为例,自然发火的最佳粒度为1~3mm,最佳漏风速度为0.001 1m/s,其实验最短自然发火期为26d.
杨永良李增华高思源唐一博刘震
关键词:煤自然发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