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0269)

作品数:5 被引量:56H指数:2
相关作者:马志军惠鑫蔡音亭干晓静蔡志扬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新乡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World Wildlife Fund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迁徙
  • 2篇春季
  • 1篇雄性
  • 1篇盐沼
  • 1篇氧化酶
  • 1篇氧化酶活性
  • 1篇样线法
  • 1篇幼苗
  • 1篇幼苗根
  • 1篇食物
  • 1篇水分
  • 1篇水分胁迫
  • 1篇停歇
  • 1篇鸟类
  • 1篇鸟类调查
  • 1篇迁徙路线
  • 1篇小麦
  • 1篇胁迫
  • 1篇酶活性
  • 1篇觅食策略

机构

  • 4篇复旦大学
  • 1篇新乡学院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马志军
  • 2篇惠鑫
  • 1篇向余劲攻
  • 1篇干晓静
  • 1篇邱宗波
  • 1篇蔡音亭
  • 1篇郭君丽
  • 1篇蔡志扬
  • 1篇华宁
  • 1篇张璇
  • 1篇李金亭
  • 1篇朱凤荣

传媒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武汉植物学研...
  • 1篇Zoolog...
  • 1篇Chines...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鸟类调查的样线法和样点法比较:以崇明东滩春季盐沼鸟类调查为例被引量:43
2010年
为了探讨样线法和样点法对盐沼湿地鸟类调查的有效性及适用性,我们于2008年3–5月采用固定距离样线法和固定半径样点法对崇明东滩盐沼鸟类进行了调查。5次调查共记录到鸟类24种,其中样线法记录到19种,样点法记录到21种,两种调查方法平均每次记录到的鸟类种数没有显著差异,表明两种方法对盐沼鸟类种类的发现能力相似。两种方法得到的鸟类密度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说明两种方法在反映鸟类群落中每种鸟类的相对数量方面具有可比性。但除了仅在一种调查方法中记录到的种类,样点法调查得到的每种鸟类密度和鸟类总密度均高于样线法的调查结果。因此,在对鸟类种群或群落的时空特征进行比较时,需要考虑所采用的调查方法对调查结果的影响。
蔡音亭干晓静马志军
关键词:鸟类调查样线法盐沼
春季迁徙停歇期大滨鹬在中国崇明东滩的食物分析(英文)被引量:1
2011年
迁徙停歇地多变而难以预测的食物资源给鸻鹬类的觅食活动带来了严峻挑战。机会主义觅食策略,即鸻鹬类摄取食物的比例与食物可利用性的高低相一致,可以使鸻鹬类高效地补充能量和营养物,尽快为下一阶段的迁徙活动做好准备。崇明东滩位于中国东部的长江口,该区域是鸻鹬类北迁途中在中国大陆的第一个重要迁徙停歇地。通过底栖动物调查和粪便分析,我们在2009年和2010年春季对大滨鹬(Calidris tenuirostris)在崇明东滩停歇期的食物进行了研究。在大滨鹬的觅食地,底栖动物有腹足类、双壳类、多毛类、甲壳类和昆虫幼虫5类。粪便分析表明,腹足类和双壳类占大滨鹬食物组成的70%以上,其中堇拟沼螺(Assiminea violacea)和河蚬(Corbicula fluminea)是出现频次最高的底栖动物种类。χ2分析显示,除2009年后期之外,在其他的停歇期,每种食物在粪便中出现的频次和在底栖动物中所占的比例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尽管在2009年后期,每种食物在粪便中出现的频次与在底栖动物中所占的比例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差异,但是大滨鹬依然更多地摄取丰度较高的食物。这暗示着大滨鹬在崇明东滩采取的是机会主义觅食策略。
张璇华宁马强薛文杰冯雪松吴巍汤臣栋马志军
关键词:CALIDRIS食物觅食策略
CO_2激光预处理对PEG6000胁迫下小麦幼苗根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用CO2激光对小麦种子分别辐照0、1、3、5min,待其生长至12d时,用10%(W/V)PEG6000胁迫其幼苗,研究激光预处理对PEG6000水分胁迫下小麦幼苗根部脂质过氧化伤害的防护作用。结果表明,CO2激光预处理3min可使水分胁迫的小麦幼苗根部MDA、H2O2含量和O2.-产生速率显著降低(P<0.05),可显著提高(P<0.05)小麦幼苗根部SOD、POD、CAT、APX活性和根长、根干重。激光预处理3min可抑制由水分胁迫引起的小麦幼苗根部脂质过氧化作用。
邱宗波朱凤荣李金亭郭君丽
关键词:CO2激光水分胁迫小麦抗氧化酶
崇明东滩鸻鹬类迁徙路线的环志分析被引量:11
2009年
崇明东滩为东亚-澳大利西亚鸻鹬类迁徙路线上的重要迁徙停歇地。本文通过分析崇明东滩回收的异地环志鸻鹬类记录及异地回收的崇明东滩环志的鸻鹬类记录,研究崇明东滩鸻鹬类的迁徙路线。1979-2008年间,崇明东滩共回收到来自澳大利亚西北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美国阿拉斯加及新西兰北岛等17个国家与地区环志的鸻鹬类265只,包括大滨鹬(Calidris tenuirostris)、斑尾塍鹬(Limosa lapponica)、红腹滨鹬(C.canutus)等16种鸟类,其中春季北迁期间的记录占总数的93%;2003-2008年间,澳大利亚西北部、新西兰南岛、中国大陆及新西兰北岛等10个国家与地区回收到崇明东滩环志的大滨鹬、斑尾塍鹬、红腹滨鹬等12种鸟类,共计164只。在所有与崇明东滩鸻鹬类存在迁徙连接的20个国家和地区中,澳大利亚西北部的回收记录占全部回收记录的55%。根据斑尾塍鹬和红腹滨鹬不同亚种的越冬地分布,崇明东滩回收的斑尾塍鹬有L.l.menzbieri与L.l.baueri两个亚种,红腹滨鹬有C.a.piersmai和C.a.rogersi两个亚种。
惠鑫马强向余劲攻蔡志扬宋国贤袁晓马志军
关键词:环志迁徙迁徙路线
候鸟迁徙过程中“雄性早现”的六种假说及未来研究热点
2010年
"雄性早现" (protandry) 是指雄性相对于雌性更早进入繁殖状态或更早到达繁殖地的现象。该文针对候鸟的雄性比雌性在春季时更早到达繁殖地这一现象,介绍了雄性早现的 6 种假说,即等级优势 (rank advantage)假说、敏感性 (susceptibility) 假说、限制性 (constraint) 假说、交配机会 (mate opportunity) 假说、等待代价 (waiting cost) 假说和配偶选择 (mate choice) 假说,并通过近年来的研究证据阐述了上述假说对解释候鸟雄性早现的适用性。此外,对鸟类雄性早现未来研究中可能的热点问题做了展望。
惠鑫马志军
关键词:雌性雄性候鸟迁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