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7052018)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2
相关作者:赵育梅徐超金荣关微华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市神经外科科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动脉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病
  • 1篇血性
  • 1篇再灌注
  • 1篇再灌注模型
  • 1篇灶性
  • 1篇灶性脑缺血
  • 1篇中风
  • 1篇溶栓
  • 1篇溶栓治疗
  • 1篇生理过程
  • 1篇鼠脑
  • 1篇缺血
  • 1篇缺血模型
  • 1篇缺血性脑血管
  • 1篇缺血性脑血管...
  • 1篇微动脉

机构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市神经外...

作者

  • 2篇徐超
  • 2篇赵育梅
  • 1篇关微华
  • 1篇金荣

传媒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年份

  • 2篇200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一种改良的大鼠脑血栓栓塞模型被引量:2
2006年
  建立完善的动物模型对于研究脑梗死的病理生理机制及溶栓的疗效非常重要.以往的动物模型都只能模拟人类中风的某一方面,对于研究溶栓治疗有很大的局限性.大鼠脑血栓栓塞模型是一种与人类卒中的病理生理过程最接近,又适于研究溶栓治疗的理想动物模型.国外关于其制备方法各不相同,作者在实践操作中摸索出一种适合于在国内广泛开展的缺血动物模型,现报道如下.
关微华赵育梅徐超
关键词:动物模型病理生理机制病理生理过程溶栓治疗类中风
用微动脉夹夹闭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被引量:4
2006年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基础研究和疗效鉴定均需要建立有效、稳定的动物模型.至今为止,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运用了多种动物和实验方法,目前国内多采用大鼠线栓法,由于此模型受客观因素(尼龙线韧度、直径、线头制备,鼠种以及来源和体重)影响较大和实验者对插线力度大小的控制不同均可造成致模阳性率以及梗死程度的较大差异.因此,建立一种有效的脑缺血模型十分必要.
金荣赵育梅徐超
关键词:局灶性脑缺血微动脉缺血性脑血管病夹闭脑缺血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