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省重大农业攻关项目

作品数:34 被引量:461H指数:13
相关作者:张玉龙张玉玲虞娜姬景红黄毅更多>>
相关机构:沈阳农业大学学研究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资助项目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6篇保护地
  • 15篇土壤
  • 14篇渗灌
  • 9篇灌溉
  • 8篇温室
  • 8篇保护地土壤
  • 5篇施肥
  • 5篇节点式渗灌
  • 5篇黄瓜
  • 4篇盐渍
  • 4篇水稻
  • 4篇土壤酸化
  • 4篇沟灌
  • 4篇灌溉方法
  • 4篇灌水
  • 3篇氮素
  • 3篇水稻土
  • 3篇水分
  • 3篇水分利用
  • 3篇水分利用效率

机构

  • 34篇沈阳农业大学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学研究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黑龙江省农业...
  • 1篇建平县农业技...
  • 1篇包头市农垦集...

作者

  • 31篇张玉龙
  • 13篇张玉玲
  • 13篇虞娜
  • 8篇姬景红
  • 6篇党秀丽
  • 6篇黄毅
  • 4篇范庆锋
  • 4篇邹洪涛
  • 4篇王丽娜
  • 3篇陈温福
  • 3篇崔红光
  • 3篇宋文
  • 3篇任文涛
  • 3篇陈重
  • 3篇王鹏
  • 3篇王伟承
  • 3篇任琳
  • 2篇王耀生
  • 2篇代丽丽
  • 2篇王喜艳

传媒

  • 10篇土壤通报
  • 3篇水土保持学报
  • 3篇农业工程学报
  • 3篇沈阳农业大学...
  • 3篇灌溉排水学报
  • 2篇土壤学报
  • 2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浙江农业学报
  • 1篇节水灌溉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水土保持应用...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15篇2009
  • 8篇2008
  • 3篇2007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渗灌方法和氮肥用量对保护地黄瓜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用保护地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节点渗灌与普通渗灌及不同氮肥用量对黄瓜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以期为保护地生产选择灌溉方法和确定适宜氮肥用量提供依据。试验采用裂区设计,灌溉方法为主区,氮肥用量为副区;普通渗灌、节点渗灌的计划湿润层深度、灌水控制上限和下限等灌水参数相同,氮肥用量(N素)设0,75,225,375,525 kg.hm-2共5个水平。用方差分析、回归分析方法比较各处理间黄瓜产量、氮肥利用率差异显著性,用土壤含水量剖面观测结果分析了产生这一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无论是普通渗灌、还是节点渗灌,黄瓜产量随氮肥用量增加均呈先增加、再下降的变化趋势,且均以375kg.hm-2施氮处理最高,分别为82878.06kg.hm-2和104664.77kg.hm-2;但在相同氮肥用量条件下,节点渗灌处理的黄瓜产量、氮肥利用率均显著高于普通渗灌。节点渗灌处理的黄瓜氮肥利用率和氮肥农学效率分别较普通渗灌处理提高4.82%和60.98%。这是由于以不同灌溉方法灌水其土壤含水量剖面不同,黄瓜生长的水肥耦合效应不同,灌水后节点渗灌水分主要分布于15~25cm土层,而普通渗灌主要分布于25~35cm土层。保护地蔬菜栽培选用节点渗灌方法灌溉并进行灌溉施肥,能较好地发挥水肥耦合效应;节点渗灌与普通渗灌相比高产、节肥效果更好,且栽培黄瓜适宜施氮量以375g.hm-2为宜。
孙伟张玉龙虞娜刘畅
关键词:黄瓜节点渗灌氮肥用量氮肥利用率
菌糠对保护地土壤微生物区系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1
2009年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以室内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栽培食用菌后的培养料(菌糠)施入保护地土壤,在菌糠用量、土壤湿度和培养时间三因素作用下,对土壤微生物区系及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菌糠能够显著改善土壤的微生物区系,使细菌比例增加、真菌比例减少;在菌糠施用量、土壤湿度和培养时间三试验因素中,影响菌糠改良保护地土壤效果的最为活跃的因素是土壤湿度。
任琳张玉龙黄毅宋丽超王鹏王慧
关键词:菌糠土壤改良微生物区系正交试验方差分析
辽河平原地区长期施肥水稻土氮素矿化及其模拟的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采用长期淹水密闭——间歇淋洗培养方法和分析手段,研究了辽河平原地区连续16年长期不同施肥(不施氮肥、氮肥、氮肥+有机肥、氮肥+有机肥+放萍)水稻土氮素的矿化过程。结果表明长期不同施肥水稻土氮矿化量为N15.61~103.57mgkg-1,为全N的1.25%~5.66%;氮肥+有机肥处理土壤氮矿化量最高,占全氮比率最大,而氮肥处理土壤氮矿化量最低,占全氮的比率最小;氮矿化量与全氮、有机质、C/N之间呈显著相关关系(P<0.05)。选择有效积温式(EATM);一级反应式(One-pool模型);带常数项的一级反应式(Special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非线性拟合结果表明Special模型明显优于One-pool模型和有效积温式(EATM)。分析表明Special模型能更为准确地描述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下水稻土有机氮素的矿化。
张玉玲党秀丽虞娜姬景红张玉龙
关键词:氮素矿化长期施肥水稻土
包膜尿素氮素溶出对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通过肥料埋藏试验及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LP30日型和LP70日型包膜尿素氮素溶出对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可很好地描述LP30日型和LP70日型包膜尿素氮素的溶出过程,其溶出速率常数分别为0.0132和0.0067。硫酸铵处理的油菜株高、株重及产量均随氮素用量的增加呈指数型增加趋势,而LP30日型和LP70日型包膜尿素处理的油菜株高、株重及产量则均随氮素用量的增加呈直线型增加趋势。与硫酸铵处理相比,LP30日型和LP70日型包膜尿素处理,在施氮量为N 0.1 g kg-1和N 0.2 g kg-1条件下,均可使油菜株高、株重及产量显著下降(P<0.01),且以LP70日型包膜尿素下降最为明显;在施氮量为N 0.4 g kg-1条件下,LP30日型包膜尿素可使油菜株高、株重及产量显著提高(P<0.01),而LP70日型包膜尿素则使油菜株高、株重及产量提高不明显,但这两种包膜尿素均可明显提高肥料溶出氮素的利用率。
张玉玲虞娜邹洪涛张玉龙陈温福岡本昌広
关键词:包膜尿素油菜
保护地不同灌溉方式下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以沟灌、滴灌和渗灌3种灌溉方法进行保护地长期定位灌溉试验,保护地分3层采取0~45cm土层的土壤样品,测定供试土壤的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含量,计算出碳库管理指数,研究了不同灌溉方法对保护地土壤总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总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均随土层的加深而减少。在0~15cm和15~30cm土层,3种灌溉处理土壤的总有机碳含量顺序为滴灌〉渗灌〉沟灌,而30~45cm的总有机碳含量顺序则为渗灌〉滴灌〉沟灌;各层次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排列顺序均为渗灌〉滴灌〉沟灌,且30~45cm土层渗灌与沟灌的差异达到了5%显著水平;各灌溉处理、不同深度土层的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大小排列顺序均为渗灌〉滴灌〉沟灌,但只有15~30cm土层滴灌、渗灌的碳库管理指数与沟灌的差异达到了5%显著水平。
唐首锋张玉龙袁德玲任秉枢
关键词:灌溉方式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碳库管理指数
不同施肥对春玉米源库特征及其关系的影响被引量:9
2008年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氮、磷、钾肥用量对春玉米源、库特征及源库关系的影响。试验设氮、磷、钾肥处理各4个(氮、磷、钾肥用量分别为:N:0、120、240、360kghm-2;P2O5:0、75、150、225kghm-2;K2O:0、120、240、360kghm-2)。研究结果表明,当N用量为240kghm-2、P2O5用量为150kghm-2、K2O用量为240kghm-2时,春玉米的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等源特性和穗粒数、百粒重、产量、经济系数等库特性均高于其它处理;表征源库关系的茎鞘物质输出率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粒叶比最低。因此在N、P2O5、K2O用量分别为240kghm-2、150kghm-2、240kghm-2时既可以保持较高的叶源性能,又能促进籽粒库容的增大,能够获得协调的源库关系。
战秀梅韩晓日王帅杨劲峰姜琳琳
关键词:春玉米不同施肥源库关系
包膜尿素氮素的溶出特性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研究包膜尿素(LP30)氮素的溶出特性。【方法】采用土壤、纯水两种培养方式,在4种温度(10、15、20、25℃)条件下对不同培养时期氮素溶出率进行测定,利用具体的方法——The number of days transformed to standard temperature(DTS),对自然温度条件下氮素的溶出率进行预测。【结果】培养试验表明,土壤和纯水两种培养方式对包膜尿素氮素溶出率的影响很小,不同温度对氮素溶出率的影响显著。分析表明,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可很好地描述包膜尿素氮素的溶出过程。氮素溶出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在10~25℃内,每升高5℃,速率常数约提高1倍左右。包膜尿素埋藏土壤后实测的氮素溶出率值与采用DTS法预测的氮素溶出率值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包膜尿素(LP30)氮素溶出率大小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DTS法能较准确地预测包膜尿素施入土壤后,自然温度条件下,任意天数的氮素溶出率。
张玉玲张玉龙党秀丽虞娜岡本昌広
关键词:包膜尿素
渗灌灌溉湿润比对日光温室番茄生长发育和需水规律的影响被引量:9
2009年
采用节点式渗灌番茄栽培小区试验的方法,通过比较番茄株高、茎粗、果实品质和产量以及水分生产效率,探讨了用节点式渗灌方法灌溉温室栽培番茄灌溉湿润比的适宜取值范围。研究结果表明:在砂质粘壤土试验地上,当节点式渗灌管埋深为30cm、计划湿润层深15~45cm(厚度30cm)、灌水控制上限和下限分别设定为土壤水吸力6kPa(田间持水量)和30kPa时,将湿润比(计划湿润层湿润土壤体积点总土壤体积比例)设定为0.20、0.35和0.50,并依此计算灌水定额进行灌溉,湿润比0.20处理的番茄株高、茎粗及番茄生物量均明显高于湿润比0.35和0.50处理。但从节水、增产和省工几方面综合考察,湿润比选在0.20~0.35有利于番茄植株生长发育,进而可以达到高产、优质、节水的目的。
张倩张玉龙王耀生吴殿龙任秉枢
关键词:节点式渗灌灌溉定额日光温室番茄生长
北方地区滨海盐渍土型稻田土壤供氮能力的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采用短期淹水密闭淋洗培养法(恒温30℃),研究北方地区滨海盐渍土型旱地土壤(种植苜蓿草)开垦种植水稻5年和30年稻田土壤供氮能力。结果表明:(1)3种土壤初始矿质氮主要分布在0~20 cm土层,且土壤初始矿质氮含量的高低顺序为旱地土壤〉30年稻田土壤〉5年稻田土壤;5年稻田土壤与旱地土壤之间初始矿质氮含量差异达5%显著水平。(2)相同土层,土壤矿化氮量高低顺序为30年稻田土壤〉旱地土壤〉5年稻田土壤;任意2种土壤之间矿化氮量差异均达1%显著水平。(3)相同土层,土壤供氮能力大小为30年稻田土壤〉旱地土壤〉5年稻田土壤;其中,在0~20 cm和40~60 cm土层,任意2种土壤之间供氮能力差异均达1%显著水平,在20~40 cm土层,30年稻田土壤与旱地土壤、5年稻田土壤之间供氮能力差异均达1%显著水平,而旱地土壤与5年稻田土壤之间供氮能力则无明显差异。这表明滨海盐渍土型旱地土壤开垦种植水稻后,不仅影响了土壤有机质(氮)含量,而且也影响了土壤有机氮品质,种植水稻5年使土壤供氮能力显著下降,而种植30年使土壤供氮能力显著上升。
张玉玲陈温福虞娜张玉龙邹洪涛党秀丽
关键词:稻田土壤土壤矿质氮土壤供氮能力
长期不同施肥对水稻土有机氮素矿化特性影响的研究被引量:31
2008年
通过定位试验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措施对水稻土氮素矿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不同施肥措施显著影响水稻土氮矿化势及矿化速率。与不施氮肥相比,单施氮肥使水稻土氮矿化势下降,矿化速率加快;氮肥与有机肥配施可极显著增加水稻土氮矿化势,降低矿化速率。在氮肥与有机肥配施的基础上,水稻插秧后接种"Azolla"固氮菌体可降低氮矿化势,提高矿化速率。
张玉玲张玉龙虞娜姬景红
关键词:长期施肥水稻土氮矿化势矿化速率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