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6C0010M)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李中杰艾锐张国盛和树庄金玲慧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滇中
  • 2篇有机碳
  • 2篇植物
  • 2篇植物群
  • 2篇植物群落
  • 2篇土壤
  • 2篇群落
  • 1篇氮累积
  • 1篇易氧化有机碳
  • 1篇水解性
  • 1篇土壤碳
  • 1篇土壤性质
  • 1篇全氮
  • 1篇紫色土
  • 1篇不同植物
  • 1篇不同植物群落

机构

  • 2篇云南大学

作者

  • 2篇张国盛
  • 2篇艾锐
  • 2篇李中杰
  • 1篇和树庄
  • 1篇金玲慧

传媒

  • 1篇土壤通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滇中不同植物群落对紫色土表层土壤碳、氮累积的影响被引量:6
2009年
通过连续观测2007-2008年滇中飒马场5种植物群落下紫色土表层土壤理化性质及碳、氮含量的旱雨季变化和层次分布特征,以揭示滇中不同植物群落对紫色土碳、氮累积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植物群落对表层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全氮含量、pH及容重有显著的影响。云南松林表层土壤(0-20cm)有机碳贮存量(24.9t/ha)显著低于次生常绿阔叶林、桉树林和针阔混交林土壤的。不同植物群落表层土壤(0-20cm)的全氮贮存量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异。易氧化有机碳含量的变化是引起各植物群落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呈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旱雨季变化对各土层易氧化有机碳及总有机碳含量、pH有明显的影响。表层土壤有机碳贮量与地表枯落物碳贮量变化特征之间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效应,且二者无显著相关性,表明地表枯落物可能不是影响土壤有机碳碳贮量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
艾锐张国盛李中杰和树庄
关键词:植物群落有机碳全氮易氧化有机碳
滇中本地和外来植物群落对紫色土理化性质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在同一"气候-母质"条件下,本文研究了滇中飒马场流域4种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的本地植被群落和1种外来植被群落对酸性紫色土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灌草丛、云南松、针阔混交林到次生常绿阔叶林的本地植物群落演替过程,土壤的容重、pH、水溶性盐阳离子含量明显降低,而土壤粘粒、水解性酸、活性铝、有机碳、全氮含量显著增加,同时表层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占其剖面总含量的比例有降低的趋势。次生常绿阔叶林土壤0-150 cm土层的有机碳、全氮贮存量比灌草丛土壤的分别高出35 Mg hm^-2和1.2 Mg hm^-2,而其pH则比灌草丛土壤的低0.33。这反映出酸性紫色土的富铝化过程、生物富集过程和粘化过程随着植被演进而加强。桉树林土壤有机碳、全氮贮量和pH分别为93.04 mg hm^-2、2.45 mg hm^-2和4.49,与针阔混交林土壤的有机碳、全氮贮量和pH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其水解性酸度和活性铝含量均显著高于针阔混交林土壤的,表明长期种植桉树有加速土壤酸化的可能。
张国盛李中杰艾锐金玲慧
关键词:植物群落土壤性质有机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