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372077)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2
相关作者:车得福佘园元李荫堂孟海燕贺林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金属学及工艺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弹状流
  • 1篇油气管道
  • 1篇沙尘
  • 1篇数值模拟
  • 1篇起动
  • 1篇气固
  • 1篇气固两相
  • 1篇气固两相流
  • 1篇两相流
  • 1篇风沙
  • 1篇风沙运动
  • 1篇腐蚀产物膜
  • 1篇壁面
  • 1篇VOF
  • 1篇CO2腐蚀
  • 1篇传质
  • 1篇传质系数
  • 1篇值模拟
  • 1篇气管道

机构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作者

  • 2篇车得福
  • 1篇郑东宏
  • 1篇路民旭
  • 1篇闫凯
  • 1篇孟海燕
  • 1篇张宇博
  • 1篇贺潇
  • 1篇李荫堂
  • 1篇贺林
  • 1篇佘园元

传媒

  • 1篇腐蚀与防护
  • 1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中国沙漠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油气管道CO_2腐蚀过程中弹状流的影响被引量:3
2007年
通过分析弹状流近壁面处的动力边界层和扩散边界层及弹状流对管壁CO2腐蚀的影响,发现弹状流动特性对管壁的质量传递、动量交换、管壁处的电化学腐蚀以及腐蚀产物膜的形成和破坏有显著的影响作用。提出弹状流动形态和CO2腐蚀产物膜特性是管壁腐蚀速率和腐蚀形态的重要影响因素,弹单元内的壁面切应力变化特性、正应力变化特性、壁面传质变化特性以及电化学腐蚀特性的非线性耦合作用是油气管道内壁CO2腐蚀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阐述了CO2腐蚀产物膜的微观结构、力学特性以及膜内的传质特性对腐蚀产物膜的形成、破坏以及修复作用。
郑东宏车得福贺林路民旭
关键词:弹状流CO2腐蚀腐蚀产物膜
沙尘起动初期近地面浓度分布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对沙尘事件发生初始阶段近地面空间的风沙运动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考虑固相的剪切黏性、总体黏性、气固相间动量交换、升力等,建立了一个二维气固两相流动数学模型。采用Fluent流体力学软件,进行数值计算。对一组风洞实验数据进行了模拟计算,验证了本模型和计算方法的正确性。研究区域高500m、长1000m。近地层风速廓线采用指数式。沙尘粒度分布用R—R分布;粒径5~150μm。模拟计算得出近地层内不同风速、沙粒直径的风沙速度及沙尘体积浓度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沙尘起动初期分为发展壮大、回落、稳定3个阶段。沙尘卷起的发展段长度、沙尘卷扬高度及浓度分布曲线形状,均随沙粒和入口风速而明显变化。到达稳定阶段,沙尘浓度沿高度的分布表现为,近地面存在一个均匀的浓度层,即饱和层,其浓度、高度取决于风速和沙粒粒径;饱和层以上沙尘浓度呈指数衰减。
李荫堂佘园元孟海燕
关键词:风沙运动气固两相流数值模拟
倾斜上升管内气液两相弹状流壁面传质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采用VOF模型对倾角为45°、80°、85°三种情况下倾斜上升管内弹状流的壁面传质特性进行了研究。传质特性通过其与壁面切应力的类比关系来体现。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低混合物流速时,上管壁面切应力在液膜区有明显波动,而下管壁面切应力分布则比较光滑。随着混合流速的增大,液膜区上下壁面切应力分布趋于一致。管子下壁面切应力平均值大于管子上壁面,在Taylor气泡运动速度较低时较为突出。随着Taylor气泡速度的增大,管子上下壁面的切应力平均值趋于相同。相同的混合流速下倾斜角度越大,上下管壁的切应力分布越趋于近似。下降液膜区的壁面切应力平均值大于Taylor气泡尾迹区域。根据Chilton-Colburn的类比关系,壁面切应力的规律完全适用于壁面传质系数。
闫凯贺潇张宇博车得福
关键词:弹状流VOF传质系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