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130402)

作品数:11 被引量:114H指数:7
相关作者:杨晓燕万智巍葛全胜马志坤李玉梅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生物学
  • 6篇历史地理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淀粉
  • 4篇淀粉粒
  • 3篇植物
  • 3篇植物利用
  • 3篇石器
  • 2篇农业起源
  • 1篇凋落
  • 1篇凋落物
  • 1篇对植
  • 1篇新石器
  • 1篇新石器时代
  • 1篇形态分析
  • 1篇驯化
  • 1篇驯化过程
  • 1篇正构烷烃
  • 1篇植被
  • 1篇植硅体
  • 1篇盛冰期
  • 1篇诗经
  • 1篇石器时代

机构

  • 11篇中国科学院
  • 6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北京大学
  • 2篇江西师范大学
  • 2篇江西省文物考...
  • 1篇赤峰学院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浙江省文物考...

作者

  • 8篇杨晓燕
  • 5篇马志坤
  • 5篇葛全胜
  • 5篇万智巍
  • 3篇李玉梅
  • 2篇李明启
  • 2篇樊昌生
  • 2篇蒋梅鑫
  • 2篇李泉
  • 2篇张弛
  • 2篇周广明
  • 1篇孟仟祥
  • 1篇罗明奇
  • 1篇贾鑫
  • 1篇靳桂云
  • 1篇蒋乐平
  • 1篇陈践发
  • 1篇潘国勇
  • 1篇孙永刚
  • 1篇马永超

传媒

  • 5篇第四纪研究
  • 2篇中国科学:地...
  • 1篇世界地质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农业考古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2
  • 2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两周时期的植物利用——来自《诗经》与植物考古的证据被引量:4
2015年
本文从《诗经》入手,结合考古学、民族学材料,对两周时期的植物利用状况进行了分析。周代先民栽培的主要农作物为粟(Setaria italica)、小麦(Triticum aestivum)等,穿着由大麻(Cannabis sativa)、蚕丝纺织而成的服饰,采食野葵(Malva verticillata)等蔬菜,食用桃(Prunus persica)、郁李(Cerasus japonica)、酸枣(Ziziphus jujuba var.spinosa)、葡萄属(Vitis sp.)等水果;利用檀木、松柏等制作车船,利用梓属(Catalpa sp.)、栎属(Quercus sp.)、竹子等制作乐器、兵器等各类器物;蒸煮苹(Marsilea quadrifolia)和杉叶藻(Hippuris vulgaris)、腌制甜瓜(Cucumis melo)等以为祭祀的菜肴。简而言之,周代先民利用的植物种类是多种多样的,植物的用途也是多种多样的。《诗经》中所涉及到的植物种类为植物考古研究提供了参考。与同期的考古遗存数据相比,发现考古遗存和文献记载在记录古人植物利用信息方面各有所长,可以互相弥补。
马永超吴文婉杨晓燕靳桂云
关键词:《诗经》周代植物利用
石器功能研究的现代模拟实验:石刀表面残留物中淀粉粒来源分析被引量:17
2012年
淀粉粒分析在国内外环境考古学研究中得到了大量应用,但是目前国内还没有关于淀粉粒分析、石器功能与植物利用关系的现代过程研究。本研究针对石刀这一新石器时代重要的生产和生活工具开展现代过程的模拟实验,尝试利用淀粉粒分析方法验证石刀功能及其加工的植物类型。我们利用打制的简易石片模拟石刀,对未成熟和成熟的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进行了共两次割穗操作,提取并观察石片割穗后不同部位表面残留物中的淀粉粒形态及其组合。实验结果表明,石片表面残留物中的淀粉粒主要来源于小麦秸秆;小麦秸秆淀粉粒的A型和B型淀粉粒(未成熟和成熟小麦秸秆淀粉粒——A+B型淀粉粒,含量分别为90.91%和92.59%)分别与其成熟籽粒的A型和B型淀粉粒形态、大小相似,具备形态鉴定的特征;小麦秸秆中还发现了独特的多面体型淀粉粒(未成熟和成熟小麦秸秆多面体型淀粉粒含量分别为9.09%和7.41%),这是小麦种子中缺少的类型。根据本次现代实验模拟的结果,考古遗址出土石刀上提取到的淀粉粒很可能来自于植物收割(或切削)过程的残留物,结合淀粉粒分析、石刀形制和出土状况进行分析,可以获取出土石刀功能与古人类植物利用的信息。
马志坤杨晓燕李泉万智巍李明启葛全胜
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蚌器表面残留物中的淀粉粒及其环境指示被引量:23
2012年
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是中国长江中游鄱阳湖流域旧石器时期(20~12kaB.P.)的重要遗址,出土有大量的蚌器。本文对两处遗址旧石器晚期地层(大约20~19ka cal.B.P.)出土的两件蚌器表层残留物中的淀粉粒进行了提取和鉴定。在可鉴定的202颗古代淀粉粒中,几乎全部来自小麦族和黍族,很可能是小麦族冰草属(Agropyron)、山羊草属(Aegilops)、小麦属(Triticum)和大麦属(Hordeum)中的某些植物,以及黍族狗尾草属(Setaria)的某些植物。中国现有上述几个属的小麦族植物,除了小麦、大麦和黑麦等被人类种植的物种以外,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西北、甘青地区以及西藏等温干的地区。仙人洞和吊桶环出土蚌器上的古代淀粉粒组合暗示了末次冰盛期江西北部可能存在以禾草为主的草本植物群落。蚌器表面淀粉粒残留验证了蚌器具有收割植物的功能。蚌器表面淀粉粒保存几率的差异也证实了不同埋藏环境对淀粉粒残留物保存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较为封闭的遗址环境中器物表面的淀粉粒可以得到更好的保存。
万智巍马志坤杨晓燕张弛周广明樊昌生葛全胜
关键词:末次盛冰期古植被
中国南方现代块根块茎类植物淀粉粒形态分析被引量:36
2011年
为了研究块根块茎类植物的利用历史,对中国南方常见块根块茎植物天南星科(Araceae)、薯蓣科(Dioscoreaceae)、百合科(Liliaceae)、睡莲科(Nymphaeaceae)、莎草科(Cyperaceae)、菱科(Trapaceae)、姜科(Zingiberaceae)和豆科(Leguminosae)中13个种的14个样品进行了现代淀粉粒形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根茎类植物的淀粉粒与禾本科、壳斗科等其他被人类利用的植物的淀粉粒具有明显的不同。综合运用粒径、二维形状、表面特征、脐点位置、单复粒、消光臂形态、长短轴比值以及针状草酸钙晶体等一系列指标,可以对这14个样品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区分。块根块茎植物淀粉粒的长短轴比值与其粒径具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植物淀粉粒组合中的某些特征性淀粉粒,可以作为该种植物淀粉的鉴定依据。此项研究结果充实了中国现代淀粉粒数据库,也为将来进行古代块根块茎类淀粉粒的鉴定提供了研究基础。
万智巍杨晓燕葛全胜蒋梅鑫
关键词:淀粉粒农业起源
中国东部表土磁化率与现代气候因子的关系及其环境意义被引量:5
2019年
选取中国东部E-W和N-S两条环境断面的表土,对其进行磁化率测定并分析土壤磁化率的空间变化特征及其与年均温、年均相对湿度和年均降水量(MAT、MARH和MAP)等现代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E-W断面上土壤χlf(低频磁化率)和χfd(频率磁化率)空间分布具有东高西低的特征;N-S断面上χlf随纬度变化复杂,χfd有向北逐渐降低的趋势。在0℃≤MAT≤12℃或MAP≤1000mm时,χlf随MAT和MAP的增加而上升;当MAT>12℃或MAP>1000mm时,χlf表现出相反的变化。χlf与MAP的回归方程表明磁化率可以作为古降水的定量重建指标。研究结果显示磁化率在用于古环境重建时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在200≤MAP≤1000mm的地区较好反映古降水的变化。
谷永建李玉梅李玉梅韩龙
关键词:磁化率表土气候古环境重建
西辽河地区全新世早中期粟类植物利用被引量:7
2016年
中国北方被认为是以粟(Setaria italica)和黍(Panicum miliaceum)为主的旱作农业起源地,但对粟和黍驯化过程尚不完全清楚.已有的研究提出一个“假说”,即人类将青狗尾草(S.viridis)驯化到粟是一个漫长过程,但需要更多的工作进行证明.西辽河地区是粟作农业起源的重要区域,本文对该研究区内小河西文化(早于8.5ka BP)、兴隆洼文化(8.2~7.4kaBP)、赵宝沟文化(7.0~6.4kaBP)和红山文化(6.5~5.0ka BP)8个遗址出土的12件磨盘和磨棒表层残留物古代淀粉粒进行了提取和分析,发现从小河西文化、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到红山文化具有野生性质的粟类淀粉粒所占比例从13.0%下降到3.4%;而粒径在16.8gm以上驯化粟淀粉粒比例从55.0%增加到62.1%.研究表明,小河西文化时期粟类植物驯化已开始;西辽河地区全新世早期、中期粟类植物的野生及驯化特征的变化规律,反映了粟类植物驯化的过程非常漫长.
马志坤杨晓燕张弛孙永刚贾鑫
关键词:农业起源新石器时代
浙江浦江上山遗址水稻扇形植硅体所反映的水稻驯化过程被引量:37
2014年
对长江下游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上山遗址出土的各类水稻遗存,其性质是野生、驯化或者是处于驯化过程中,一直争议颇多,这也导致了关于水稻驯化开始时间的争执。本文利用植硅体分析对浙江浦江上山遗址南区剖面距今10000年至历史时期的文化层堆积物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提取出的水稻扇形植硅体进行形态测量和鱼鳞状纹饰的计数,结果发现,扇形植硅体的形态测量参数——长、宽和b/a值(扇形植硅体扇柄长度/扇面长度),在过去一万年间的变化呈无序状态;具有大于等于9个鱼鳞状纹饰的扇形植硅体,占扇形植硅体总量的比例越来越大,从上山文化早期的34.98%上升到河姆渡文化时期的44.68%,进而达到春秋战国时期的59.18%和唐宋时期的78.72%,反映了水稻漫长的驯化过程。通过与野生稻田扇形植硅体的对比,我们认为,上山文化时期水稻驯化已经开始;通过与现代稻田扇形植硅体的对比,我们认为,唐宋时期水稻扇形植硅体特征已与现代种植水稻扇形植硅体相同。
郇秀佳李泉马志坤蒋乐平杨晓燕
离心操作对BIOLOG法测定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2015年
陆地生态系统的有机质分解是地球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环节,但目前人们对这一过程的认知程度尚待提高,原因之一是对植物凋落物分解时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变化缺乏系统认识。如能将BIOLOG微平板法引入植物凋落物降解初期的研究中,将弥补这一重要环节的缺失。但当前对如何在降解初期研究中应用这一方法、尤其是对于在预处理过程中是否应进行离心操作并无定论。为此,笔者选用北京桦树林区凋落物的淋洗液为接种液,考察离心操作对BIOLOG微平板法测定结果的影响。研究发现:离心操作能减小培养液的浊度(吸光度减小0.13)、降低溶液颜色对微孔显色程度的干扰,但也会导致测得的微生物群落数量减少(平均颜色变化率可降低约0.4);样品中微生物群落数量越小,群落功能多样性受影响的程度则越大。因此,在选择是否进行离心操作时,需针对具体的研究对象综合选择。
李玉梅罗明奇潘国勇陶千冶
关键词:BIOLOG离心凋落物微生物群落
淀粉粒分析揭示的赣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晚期人类对植物的利用情况被引量:9
2012年
相对于中国北方地区而言,史前时期赣江流域的植物利用情况一直不甚明了.距今5~4ka的樊城堆遗址、拾年山遗址、筑卫城遗址和尹家坪遗址,地处赣江中游,是南方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在发掘过程中所观察到的植物遗存只有红烧土中所保存的稻壳和稻秆遗迹,尚缺乏系统的植物考古研究.本文对这4个遗址新石器晚期文化层出土的13件石器工具进行了残留物淀粉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生活在江西赣江中游地区的古人在植物利用方面至少包括了薏米(Coixspp.)、稻(Oryzaspp.)、豇豆属(Vigna)植物、小麦族(the tribe Triticeae)、姜科(Zingiberaceae)植物以及其他块根块茎类植物,反映出距今5~4ka这一时期江西赣江中游地区古人植物利用的种类还是比较多样的.同时我们的研究也为了解江西以及南方地区植物利用情况和史前农业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和研究方法的尝试.
万智巍杨晓燕葛全胜樊昌生周广明蒋梅鑫
关键词:石器植物利用
高原植物正构烷烃的奇偶优势及其环境指示意义被引量:3
2011年
利用气相色谱技术对青藏高原东北部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高等植物火绒草和蒲公英的正构烷烃分布特征及其碳优势指数(CPI)、奇偶优势指数(OEP)进行分析,发现两种植物抽提物中正构烷烃主要为C_(11)~C_(35),丰度最大的为C_(29)、C_(27)和C_(31);正构烷烃具有非常明显的奇偶优势;蒲公英正构烷烃CPI和OEP存在随海拔升高而加强的变化趋势,火绒草正构烷烃奇偶优势随海拔升高虽有一定变化但规律性不强。
孙丰瑞李玉梅陈践发孟仟祥
关键词:高寒草甸烷烃海拔火绒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