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K50510060014)

作品数:3 被引量:23H指数:2
相关作者:惠调艳胡新梁思妤郑杰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篇电子信息
  • 1篇电子信息制造...
  • 1篇信息制造业
  • 1篇制造业
  • 1篇社会
  • 1篇社会环境
  • 1篇两化融合
  • 1篇竞争力
  • 1篇环境视角

机构

  • 2篇西安电子科技...
  • 1篇中南财经政法...

作者

  • 2篇惠调艳
  • 1篇梁思妤
  • 1篇胡新

传媒

  • 1篇科技进步与对...
  • 1篇中国发展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基于社会环境视角的区域“两化融合”评价研究——以陕西为例被引量:18
2011年
为进一步深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进程,分析各地区"两化融合"的社会环境基础,构建了较为客观的"两化融合"社会环境的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2007、2008年各省"两化融合"社会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价,明确了陕西在全国两化融合进程中的地位及差距。结果表明,陕西处于两化融合第三梯队,与第一梯队相比,在信息设施基础建设、信息产业发展规模及对地区经济增长贡献、高新技术产业带动工业发展上,明显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深入分析了陕西两化融合的动因,指出陕西应立足资源比较优势,利用信息化加快资源的深度转化,推动装备制造业再创辉煌,带动新兴产业迅速起步。
胡新惠调艳梁思妤
关键词:社会环境两化融合
基于因子分析的陕西电子信息制造业竞争力评价被引量:4
2012年
基于竞争优势、比较优势、核心竞争力等理论,该文构建了由实际竞争力、潜在竞争力、产业供需结构、产业环境4个方面24个指标组成的电子信息制造业竞争力模型。以2007-2009年统计数据为依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东、中、西部18个省份的竞争力进行了实证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电子信息制造业竞争力可划分为产业发展混合因子、产业要素环境因子、产业经济效益因子、产业转化与创新能力因子和产业成长潜力因子五大综合因子。陕西综合竞争力得分较低,产业经济效益和产业转化与创新能力因子得分最低,而产业成长潜力因子得分则相对较高。最后,立足产业基础,以及新兴战略产业培育、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产业梯度转移,提出相应发展对策建议。
惠调艳段阿曼
关键词:电子信息制造业竞争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