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0816004-26)

作品数:10 被引量:142H指数:5
相关作者:杨丕坚李舒敏吕以培黄中莹卢伟波更多>>
相关机构: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内皮
  • 5篇代谢
  • 5篇内皮功能
  • 4篇血管
  • 4篇糖耐量
  • 4篇糖耐量受损
  • 3篇血糖
  • 3篇细胞
  • 3篇空腹
  • 3篇空腹血
  • 3篇空腹血糖
  • 3篇空腹血糖受损
  • 3篇肥胖
  • 2篇血管内皮
  • 2篇血管内皮功能
  • 2篇缩血管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肽类
  • 2篇内皮功能障碍

机构

  • 10篇钦州市第二人...

作者

  • 8篇吕以培
  • 8篇李舒敏
  • 8篇杨丕坚
  • 7篇黄中莹
  • 6篇卢伟波
  • 5篇车红英
  • 5篇黄文萍
  • 5篇黄虹
  • 5篇张素华
  • 4篇罗文意
  • 3篇陈建西
  • 1篇李媛
  • 1篇李绍龙
  • 1篇蒙钊
  • 1篇欧传话

传媒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肝脏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百令胶囊对Graves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探讨观察百令胶囊对Graves病(Graves'disease,GD)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GD患者60例,分为常规治疗组、百令胶囊治疗组,每组30例,常规治疗组予甲巯咪唑治疗,百令胶囊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百令胶囊,4粒/次,3次/日,连续用药1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甲状腺功能、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自身抗体变化,停药后随访1年,观察GD复发率。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甲状腺功能差异不显著,百令胶囊治疗组治疗后外周血CD4+,CD4/CD8,IFN-γ,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CD4+(30.6±2.1)%,CD4/CD8(1.5±1.7),IFN-γ(25.8±4.2)μg·L-1,TRAb(18.2±10.6)U·L-1]较常规治疗组[(35.9±1.8)%,(1.7±1.3),(34.8±2.4)μg·L-1,(25.9±8.8)U·L-1]下降更明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T细胞亚群数、IL-4水平升高更明显[CD8+(23.1±1.8)%vs(20.2±1.3)%,IL-4(14.8±3.2)μg·L-1vs(12.5±1.7)μg·L-1],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1年后随访,百令胶囊治疗组16.7%,较常规治疗组40%复发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百令胶囊能有效的调节GD患者细胞免疫,降低GD患者自身抗体水平。
黄虹杨丕坚李舒敏吕以培黄中莹
关键词:GRAVES病T淋巴细胞亚群百令胶囊
益生菌联合谷氨酰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菌群变化、血清炎性因子及胃肠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3
2020年
目的探究益生菌联合谷氨酰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菌群变化、血清炎性因子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8年5月于我院就诊并确诊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8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益生菌联合谷氨酰胺治疗,比较二组患者治疗后的肠道菌群变化、血清炎性因子及胃肠功能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肠杆菌、葡萄球菌和肠球菌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二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TNF-α和IL-6)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痛缓解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谷氨酰胺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效果更好,有助于改善患者肠道菌群和血清炎性因子,还可促进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该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黄乔蒙钊李媛
关键词:益生菌谷氨酰胺
单纯空腹血糖受损者内皮功能改变及其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单纯空腹血糖受损(I-IFG)者的内皮功能改变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根据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肥胖标准(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0 cm为肥胖)分为肥胖和非肥胖组,选择I-IFG者60例(非肥胖即C1亚组28例,肥胖即C2亚组32例)与糖耐量正常者142例(非肥胖即N1亚组75例,肥胖即N2亚组67例)做比较,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及胰岛素释放试验,检测0 min、10 min、20 min、30 min、60 min、120 min血糖、免疫活性胰岛素,同时检测空腹血脂、游离脂肪酸、脂联素、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内皮素(SET),留取晨尿测定尿内皮素(UET)与微量清蛋白(MUA),记录糖尿病家族史并观察血压、身高和体质量,测定肱动脉休息时、加压及服用硝酸甘油后的内径变化。结果 I-IFG与糖耐量正常者比较,校正性别、年龄后,MUA、hs-CRP、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DD)和内皮非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I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ET和UE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2亚组与N2亚组比较EDD、EID和MU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ET及UE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C1亚组与N1亚组比较SET和UE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以内皮指标为应变量能进入方程的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血压、脂代谢、血糖及胰岛分泌功能等指标。结论 I-IFG肥胖者以大血管内皮改变为主,同时有微血管内皮改变;非肥胖者以微血管内皮改变为主。糖尿病家族史和代谢性因素诸如肥胖、血压增高、脂代谢紊乱、血糖增高和胰岛功能的改变等是I-IFG者内皮功能改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吕以培车红英黄文萍陈建西张素华黄中莹杨丕坚李舒敏卢伟波罗文意
关键词:空腹血糖受损肥胖内皮功能代谢
单纯糖耐量受损者的内皮功能改变及危险因素分析
2013年
目的探讨单纯糖耐量受损(I-IGT)者的内皮功能改变和危险因素的特点。方法按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肥胖标准分肥胖和非肥胖组,选择I-IGT 83例(肥胖即D2亚组42例;非肥胖即D1亚组41例),与糖耐量正常者142例(肥胖即N2亚组67例;非肥胖即N1亚组75例)作比较,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及胰岛素释放试验,检测0min、10min、20min、30min、60min、120min血糖、免疫活性胰岛素,同时检测空腹血脂、游离脂肪酸、脂联素、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内皮素(SET),留取晨尿测定尿内皮素(UET)与尿微量白蛋白(U-MA),记录糖尿病家族史并观察血压、身高和体重,测定肱动脉休息时、加压及服用硝酸甘油后的内径变化。结果校正性别、年龄后I-IGT与糖耐量正常者、D2亚组与N2亚组以及D1亚组与N1亚组比较,U-MA、hs-CRP、UET和SET均有上升而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和内皮非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下降有明显改变(P<0.05或P<0.01),D2亚组与D1亚组比较hs-CRP有显著改变(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以内皮指标为因变量能进入方程的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血压、脂代谢、血糖及胰岛分泌功能等指标。结论 I-IGT非肥胖者和肥胖者主要表现为大血管混合微血管内皮改变,肥胖者大血管内皮改变较为严重;内皮功能改变的危险因素与糖尿病家族史外,还与肥胖、血压增高、脂代谢紊乱、血糖增高及胰岛功能的改变等代谢性因素密切相关。
吕以培黄文萍车红英张素华黄中莹陈建西杨丕坚李舒敏卢伟波罗文意
关键词:糖耐量受损肥胖症内皮缩血管肽类代谢
单纯空腹血糖受损与单纯糖耐量受损肥胖者内皮功能及代谢异常的比较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比较单纯空腹血糖受损(I-IFG)和单纯糖耐量受损(I-IGT)肥胖者的内皮功能及代谢异常的异同.方法 选择I-IFG(C组)60例(非肥胖即C1组28例,肥胖即C2组32例)和I-IGT(D组)83例(非肥胖即D1组41例,肥胖即D2组42例)作比较,以糖耐量正常者(N组)142例(非肥胖即N1组75例,肥胖即N2组67例)作对照,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及胰岛素释放试验检测血糖、免疫活性胰岛素,同时检测空腹血脂、游离脂肪酸、脂联素、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内皮素(SET),留取晨尿测定内皮素(UET)、尿微量白蛋白(MUA).测量腰围、血压、身高和体质量.彩超测定肱动脉休息时、加压及服用硝酸甘油后的内径变化.计算平均动脉压(MAP)、血糖曲线下面积(glu AUC)、胰岛素曲线下面积(INSAUC)、第二相胰岛素曲线下面积(INSAUC two)、20 min胰岛素净增值与血糖净增值的比值(△I20/△G20)、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结果 校正性别、年龄后,D组和D1组的hs-CRP、SET和UET分别与C组和C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D2组与C2组hs-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C组比较空腹血糖(FPG)、糖耐量2h血糖(2 h PG)、glu AUC、HOMA-β、胰岛素释放试验2h胰岛素(INS120)和△I20/△G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D1组与C1组比较FPG、glu AUC、2 h PG、HOMA-IR、HOMA-β、INS120、INSAUC、INSAUC two、△I20/△G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D2组与C2组比较MAP、FPG、HOMA-β、2hPG、INS1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IGT非肥胖者出现了大血管内皮功能损害且微血管内皮功能损害更严重,而肥胖者大血管内皮功能损害更严重;I-IFG肥胖者血压明显增高;I-IGT糖代谢紊乱较重、胰岛功能损害轻但非肥胖者早期相缺陷较重;I-IGT和I-IFG肥胖�
吕以培黄文萍张素华车红英杨丕坚黄中莹李舒敏黄虹罗文意卢伟波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2型糖尿病相关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4年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而2型糖尿病本身又可加重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形成恶性循环。本文就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在2型糖尿病发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杨丕坚吕以培李舒敏
关键词:2型糖尿病内皮功能障碍胰岛素抵抗
单纯糖耐量受损者与空腹血糖受损并糖耐量受损者内皮功能及代谢异常的比较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比较单纯糖耐量受损者(I-IGT)和空腹血糖受损并糖耐量受损者(IFG+IGT)的内皮功能及代谢异常。方法根据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标准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0 cm为肥胖,分肥胖组与非肥胖组,选择2008年1月-2012年3月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体检人员,包括I-IGT(D组)83例(非肥胖即D1组41例,肥胖即D2组42例)和IFG+IGT(E组)72例(非肥胖即E1组30例,肥胖即E2组42例),以正常糖耐量者(N组)142例(非肥胖即N1组75例,肥胖即N2组67例)作对照,采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及胰岛素释放试验检测血糖、免疫活性胰岛素,同时检测空腹血脂、游离脂肪酸(FFA)、脂联素(APN)、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内皮素(SET),留取晨尿测定内皮素(UET)、尿微量白蛋白(MUA)。测量腰围、血压、身高和体质量。计算平均动脉压(MAP)、血糖曲线下面积(glu AUC)、10-30 min胰岛素净增值与血糖净增值的比值(ΔI/ΔG)、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结果校正性别、年龄后,E组与D组、E2组与D2组的hs-CRP、MUA、SET、UE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E1组与D1组的UE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与D组的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FFA、APN、空腹血糖(FPG)、糖耐量2 h血糖(2 h PG)、glu AUC、ΔI30/ΔG30、ΔI20/ΔG20、ΔI10/ΔG10、HOMA-β和HOMA-I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E1组与D1组的TG、HDL、FFA、APN、FPG、glu AUC、HOMA-IR、HOMA-β、ΔI30/ΔG30、ΔI20/ΔG20、ΔI10/ΔG1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E2组与D2组的MAP、TG、HDL、FFA、APN、HOMA-IR、HOMA-β、FPG、2 h PG、glu AUC、ΔI20/ΔG20和ΔI10/ΔG1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I-IGT比较,IFG+IGT内皮损害更严重,肥胖者大血管和微血管均加重,非肥胖者�
吕以培黄文萍张素华车红英杨丕坚黄中莹黄虹卢伟波李舒敏罗文意
关键词: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受损内皮功能代谢肥胖
丹参多酚酸盐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炎症细胞因子及肾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被引量:96
2014年
目的: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炎症细胞因子、肾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及丹参多酚酸盐干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早期DN患者64例,分为常规治疗组、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组,健康对照组30例,检测DN患者治疗前后及健康受检者外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血内皮素-1(ET-1)水平,同时利用超声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结果:早期DN患者组hs-CRP,TNF-α,IL-6,ICAM-1及ET-1均高于对照组(P<0.05);早期DN患者FMD较对照组降低(P<0.05);丹参多酚酸盐组治疗后外周血hs-CRP,sICAM-1,ET-1,TNF-α,IL-6[hs-CRP(9.24±2.16)mg·L-1,sICAM-1(257.72±16.32)μg·L-1,ET-1(103.78±12.21)ng·L-1,TNF-α(14.62±7.23)ng·L-1,IL-6(16.12±5.68)ng·L-1]较常规治疗组[(14.58±3.32)mg·L-1,(567.43±16.24)μg·L-1,(258.5±9.78)ng·L-1,(36.72±6.23)ng·L-1,(34.62±7.01)ng·L-1]下降更明显,FMD升高更明显[(10.12±3.27)%vs(7.17±0.32)%],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能有效的降低早期DN患者炎症反应,并改善肾血管内皮功能。
卢伟波杨丕坚李舒敏吕以培黄中莹黄虹
关键词:内皮功能障碍炎症丹参多酚酸盐
空腹血糖受损并糖耐量受损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代谢功能观察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观察空腹血糖受损并糖耐量受损(IFG+IGT)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代谢功能情况。方法选择IFG+IGT者72例(E组),其中非肥胖30例(E1组),肥胖42例(E2组);另选择糖耐量正常的健康人群142例(N组),其中非肥胖75例(N1组)、肥胖67例(N2组)。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及胰岛素释放试验检测血糖、免疫活性胰岛素,同时检测空腹血脂、游离脂肪酸、脂联素。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RIA法检测血清内皮素(SET)。留取晨尿,采用未抽提法测定内皮素(UET),散射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UA)。观察血压和腰围。彩超测定肱动脉休息时、加压及服用硝酸甘油后的内径变化,计算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DD)及内皮非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ID)指标(ΔD%、ΔD1%)。结果校正性别、年龄后,E和N组比较、E2与N2组比较及E1与N1组比较,MUA、hs-CRP、UET、SET、ΔD%、ΔD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N2与N1组比较hsCRP、UET和SE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E2与E1组比较MUA、hs-CRP、UET和SE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IFG+IGT患者大血管和微血管内皮功能均出现异常,尤以肥胖者为著;患者的代谢功能亦出现异常,主要表现为高血压、高血糖、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及胰岛分泌功能下降。
吕以培黄文萍车红英张素华黄中莹陈建西杨丕坚李舒敏卢伟波黄虹
关键词: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受损内皮功能代谢功能
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癌组织Twist表达的临床意义
2021年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癌组织Twist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肝细胞癌手术切除临床标本136例,其中配对癌旁肝组织(距癌组织边缘<3 cm)85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癌组织及癌旁肝组织中Twist蛋白表达情况,分析Twist蛋白表达与肝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Twist蛋白阳性着色主要位于细胞质,表现为棕黄色颗粒,呈片状、巢状或弥漫性分布。癌组织中Twist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6.2%,显著高于癌旁肝组织的5.9%(P<0.05)。136例癌组织标本中有90例Twist蛋白阳性表达,46例Twist蛋白阴性表达。Twist阳性组病理分级为Ⅲ~Ⅳ级、TNM分期为Ⅲ~Ⅳ期、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为低分化、包膜不完整和血管侵袭所占比例分别为45.6%、46.7%、46.7%、41.1%和35.6%,显著高于Twist阴性组的23.9%、28.3%、26.1%、19.6%和17.4%(P<0.05)。Twist阳性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血清甲胎蛋白水平较Twist阴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wist阳性组患者与阴性组患者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57.8%和6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wist过度表达可能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有望成为治疗肝细胞癌的一个靶基因,临床应引起足够重视。
韦小芳欧传话李绍龙毛小玲
关键词:免疫组化法肝细胞癌TWIST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