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627201)

作品数:10 被引量:39H指数:3
相关作者:张青川伍小平陈大鹏熊志铭董凤良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理学
  • 4篇电子电信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机械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面阵
  • 6篇焦平面
  • 6篇焦平面阵列
  • 6篇红外
  • 6篇红外成像
  • 5篇光学
  • 5篇光学读出
  • 5篇非制冷
  • 5篇非制冷红外
  • 5篇非制冷红外成...
  • 4篇性能分析
  • 4篇传感
  • 3篇感器
  • 3篇传感器
  • 2篇生化传感器
  • 2篇微悬臂梁
  • 2篇基底
  • 2篇FPA
  • 1篇动态应变时效
  • 1篇演奏

机构

  • 11篇中国科学技术...
  • 5篇中国科学院微...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9篇张青川
  • 5篇伍小平
  • 3篇薛长国
  • 3篇焦斌斌
  • 3篇程腾
  • 3篇陈大鹏
  • 3篇高杰
  • 2篇刘红
  • 2篇缪正宇
  • 2篇董凤良
  • 2篇熊志铭
  • 2篇陈雁云
  • 2篇黄渊
  • 1篇史海涛
  • 1篇李凯
  • 1篇张广平
  • 1篇王保民
  • 1篇钱剑
  • 1篇邬林

传媒

  • 6篇实验力学
  • 1篇红外与激光工...
  • 1篇物理学报
  • 1篇Chines...
  • 1篇Acta M...
  • 1篇2007年红...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科大光力学工作进展被引量:2
2007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光力学实验室近年从事实验力学方法在红外成像、金属物理学以及生化传感等交叉领域的研究,为实验力学带来了新的研究内容,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开辟出独特的途径。本文拟对该小组近年来取得的研究进展作一个概述:1)提出微梁阵列FPA变形的高灵敏光学检测法,设计制作出相应的FPA,实现了新概念光学读出红外成像,热成像指标处于国际领先;2)提出用动态散斑研究合金材料锯齿形屈服剪切带,建立了溶质原子与位错交互作用的动态应变时效模型,再现出锯齿形加载曲线和带反复传播的轨迹;3)提出用微梁传感研究大分子/蛋白质构象折叠,检测到构象转变过程中分子间力的相互作用信息和折叠动力学过程,为研究大分子折叠机理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张青川
关键词:散斑动态应变时效
微悬臂梁生化传感系统的性能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在基于光杠杆原理检测微悬臂梁变形的生化传感实验系统中,液体折射率的变化会导致PSD上光斑的位移,从而影响系统的检测信号。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在不同检测光束的入射角度、微梁的放置角度等参数条件下,液体折射率的变化对系统检测信号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传统的光路下,液体折射率改变10-3引起的光斑位移与一般的生化反应引起的位移相当,即液体折射率的改变严重影响系统的检测信号。通过理论分析还发现在适合的参数配置下,可以忽略折射率变化对系统检测信号的影响。同时,参数的改变不影响系统的检测灵敏度。理论分析的结果得到了实验验证。
黄渊陈雁云刘红李凯张青川伍小平
关键词:微悬臂梁折射率
A BRIEF REVIEW AND PROSPECT OF EXPERIMENTAL SOLID MECHANICS IN CHINA被引量:17
2010年
In this review,a critical look at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experimental solid mechanics in China for the past years is presented.Issues are discussed of the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of new fundamental methods and techniques versus performance benchmarking for many of their applications.Included herein are photoelasticity and various forms of modern photomechanics,acoustical techniques,image processing and videometrics,radial and spectrum techniques,and experimental mechanics on micro/nano scale.It is also noticed that both the ever developed instrumentation and specialized synthetical techniques have played important roles in advancing experimental mechanics in scientific researches and industrial applications.Finally,an attempt is made to look into the future of experimental solid mechanics with personal opinions offered on what the future trends will be for the researches in the field.
Xide LiHuimin XieYilan KangXiaoping Wu
关键词:演奏技巧频谱技术
微机械阵列传感器设计与实现
<正>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微梁阵列传感器系统光路实现阵列化微梁传感器的研究。首先利用单片机对半导体激光器进行时序开关控制,并利用高精度光学二维位移调节平台对多组激光、位置敏感器及微梁阵列进行调整,将激光间离调整到100μm的...
薛长国黄渊张青川刘红伍小平
关键词:微机械生化传感器
文献传递
一种新型微梁阵列传感器设计及实现被引量:2
2011年
微悬臂梁传感技术是微纳传感技术研究的热点,仪器装置的研究也从单悬臂梁向微梁阵列的方向发展。本文针对间距为250μm的商品化微梁阵列,提出了一种实现对其弯曲变形的读出系统光路。利用高精度位移平台调节激光器空间位置,使光束实现微距离上平行,并分别照射在阵列梁的相邻微梁上。用位置敏感探测器对两个微悬臂梁尖端反射的激光信号进行检测,实现系统传感功能。实验验证该光路设计简单易行,针对这一方案实现了两个微梁的信号分离。在微梁上修饰对应的抗体,系统就可以对其抗原行检测。该方案对微梁多阵列传感器研制开发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
薛长国张广平张青川伍小平
关键词:微机电系统生化传感器
光学读出热型红外成像的新进展
<正>红外成像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军事、航天、医学等诸多领域,我国在其核心部件——焦平面阵列(FPA)的研制上,虽然投入了巨额研究经费,但仍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国防建设的重大需求。本课题组于2003年提出了一种光学读...
程腾张青川陈大鹏高杰史海涛钱剑陈焕斌焦彬彬
关键词:光学读出红外探测器焦平面阵列
文献传递
无基底焦平面阵列的红外成像性能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利用提出的光学读出非制冷红外成像系统,先后制作了单元尺寸各不相同的单层膜无基底焦平面阵列(focal plane array,FPA),获得了室温物体的热图像.分析发现,当FPA的单元尺寸从200μm逐渐减小到60μm时,基于恒温基底模型的理论响应与实验结果的偏差逐渐增大.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模拟分析了不同尺寸的微梁单元在无基底FPA中的热学行为,发现了当单元尺寸逐渐减小时恒温基底模型偏差逐渐增大的原因,即无基底FPA的支撑框架不满足恒温基底条件,受热辐射后支撑框架的温升从基底上抬高了单元的温升.论文还分析了无基底FPA的红外成像性能.当单元尺寸为60μm时,其热探测灵敏度比传统的有基底FPA高一个数量级.
程腾张青川陈大鹏伍小平史海涛高杰
关键词:光学读出非制冷红外成像焦平面阵列
Thermal and mechanical characterizations of a substrate-free focal plane array
2010年
We propose a substrate-free focal plane array (FPA) in this paper. The solid substrate is completely removed, and the microcantilevers extend from a supporting frame. Using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the thermal and mechanical characterizations of the substrate-free FPA are presented. Because of the large decrease in thermal conductance, the supporting frame is temperature dependent, which brings out a unique feature: the lower the thermal conductance of the supporting frame is, the higher the energy conversion efficiency in the substrate-free FPA will be. The results from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es are consistent with our measurements: two types of substrate-free FPAs with pixel sizes of 200×200 and 60×60 μm 2 are implemented in the proposed infrared detector. The noise equivalent temperature difference (NETD) values are experimentally measured to be 520 and 300 mK respectively. Further refinements are considered in various aspects, and the substrate-free FPA with a pixel size of 30×30 μm 2 has a potential of achieving an NETD value of 10 mK.
程腾张青川陈大鹏史海涛高杰钱剑伍小平
关键词:焦平面阵列基片能量转换效率噪声等效温差
光学读出非制冷红外成像的最新进展被引量:11
2007年
针对以前红外成像中红外图像的噪声等效温度差(NETD)较大和空间分辨率不高的问题,本文在制作工艺改善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单元尺寸分别是50μm×50μm和60μm×60μm的红外焦平面阵列(FPA),它是由0.5μm厚的SiNx和0.2μm厚的Au构成的双材料微悬臂梁阵列构成。微梁单元倾斜角的变化利用在谱平面刀口滤波的光学方法测量。FPA是利用基于体硅的表面微加工工艺制作的,利用制作的FPA的60μm×60μm单元区域和12bitCCD,得到了室温物体的热像。讨论了60μm×60μm单元区域的性能,给出了NETD在100mK左右。和以前的工作相比,红外图像的温度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都得到了明显改善。
董凤良焦斌斌张青川陈大鹏缪正宇熊志铭
关键词:非制冷红外成像光学读出焦平面阵列
光学读出红外成像及其FPA性能分析
2007年
针对已提出的光学读出非制冷红外成像系统,设计研制了一种单元尺寸分别是50 μm×50μm和60 μm×60 μm的新型双材料微悬臂梁红外焦平面阵列(FPA),进行了人体红外热成像实验,并对光学读出非制冷红外成像系统的温度-灰度响应曲线及噪声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该微梁结构FPA构成的红外成像系统的噪声等效温度差(NETD)约100 mK.和课题组之前的研究结果(微梁单元尺寸120μm×120μm,NETD约300 mK)相比,红外图像的温度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都得到了明显改善.
高杰焦斌斌陈大鹏董凤良张青川缪正宇熊志铭伍小平
关键词:非制冷红外成像光学读出焦平面阵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