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201102003)

作品数:3 被引量:17H指数:2
相关作者:程琳张子钦王成林丁贺宇谢婷婷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汕头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胆道
  • 1篇胆道梗阻
  • 1篇胆道梗阻性疾...
  • 1篇胆道造影
  • 1篇胆管
  • 1篇胆系
  • 1篇胆胰
  • 1篇胆胰管
  • 1篇胆胰管成像
  • 1篇胰胆管
  • 1篇胰管
  • 1篇胰腺
  • 1篇影像
  • 1篇影像解剖
  • 1篇影像解剖学
  • 1篇影像学
  • 1篇造影
  • 1篇体层摄影
  • 1篇体层摄影术
  • 1篇解剖学

机构

  • 3篇北京大学深圳...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汕头大学

作者

  • 3篇王成林
  • 3篇张子钦
  • 3篇程琳
  • 1篇余永强
  • 1篇谢婷婷
  • 1篇丁贺宇

传媒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胰胆管汇合部影像解剖学研究现状被引量:2
2012年
过去对胰胆管汇合部解剖的临床意义及其与胰胆系疾病的关系关注较少,随着各种影像设备的开发及成像技术的发展,为清楚显示胰胆管汇合部的解剖提供了保证,也为临床研究其与胰胆系疾病的发生、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了便利。本文就胰胆管汇合部的研究历史、生理发生、影像解剖、胰胆管汇合部的分型及影像学诊断做一综述。
张子钦程琳王成林
关键词:解剖学影像学
胰胆管汇合MRCP解剖与胰胆系疾病关系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胰胆管汇合的分型、发生率及异常汇合与胰胆系疾病的关系。方法统计来我院进行磁共振胆胰管成像检查,符合测量和诊断要求的69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单次激发FSE序列,采用最大密度投影获得MRCP图像。结果根据胰胆管汇合部解剖形态,将胰胆管汇合分为正常型和异常型,其中异常型又可分为P-B型、B-P型及分别开口型。在正常型和异常型两组之间,胆系结石和胆囊炎、胰腺炎、胆系肿瘤、胰腺肿瘤的发生率有明显差异(P<0.05),异常型更易发生胰胆系疾病。异常型中的各型合并胰胆系疾病的发生率,经fisher精确检验显示胆系结石、胆囊炎和胰腺肿瘤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B-P型和P-B型的胰腺炎明显高于分别开口型(P<0.05),而B-P型胆系肿瘤明显高于P-B型、P-B型明显高于分别开口型(P<0.05)。正常型和异常型合并先天性胆总管扩张的发生率相近(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PBM很容易合并胰胆系疾病,特别是胰腺炎、胰胆系肿瘤的发生明显增多,MRCP检查有利于胰胆管汇合部的分型诊断,可为该部位病变的定位和定性诊断、胰胆系疾病早期诊断与预防性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程琳余永强王成林张子钦谢婷婷丁贺宇
关键词:磁共振胆胰管成像胆系胰腺
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CT检查诊断胆道梗阻性疾病被引量:6
2011年
胆道梗阻性疾病的术前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且检查结果直接关系到临床疗效及患者预后。PTC是胆道梗阻性病变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在PTC基础上进行CT检查可提高胆道梗阻性病变的检出率¨0。近年来多层螺旋cT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图像后处理技术和软件的开发,为FFC+CT检查创造了条件。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我院采用PTC+CT检查诊断胆道梗阻性疾病8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张子钦程琳王成林
关键词:胆道梗阻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