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0350)

作品数:8 被引量:43H指数:5
相关作者:徐岚刘丽萍李薇薇郭云昌裴晓燕更多>>
相关机构:镇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6篇副溶血性
  • 6篇副溶血性弧菌
  • 4篇食源
  • 4篇食源性
  • 4篇食源性致病菌
  • 2篇电泳
  • 2篇血清型
  • 2篇中毒
  • 2篇食物
  • 2篇食物中毒
  • 2篇同源性
  • 2篇脉冲场
  • 2篇脉冲场凝胶电...
  • 1篇多酚
  • 1篇抑制物
  • 1篇溶血性
  • 1篇生姜
  • 1篇生姜提取物
  • 1篇生物膜
  • 1篇提取物

机构

  • 6篇镇江市疾病预...
  • 3篇江苏大学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国家食品安全...
  • 1篇江苏农林职业...

作者

  • 6篇徐岚
  • 5篇刘丽萍
  • 2篇裴晓燕
  • 2篇郭云昌
  • 2篇郭钦
  • 2篇徐海棠
  • 2篇李薇薇
  • 1篇操庆国
  • 1篇陈盛霞
  • 1篇刘涵
  • 1篇李东成
  • 1篇杨龙平
  • 1篇苏春燕

传媒

  • 4篇中国卫生检验...
  • 2篇食品工业科技
  • 2篇中国食品卫生...

年份

  • 3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三种食源性致病菌挥发性代谢产物谱快速检测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主要采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SPME-GC-MS)技术,检测了副溶血弧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三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挥发性代谢产物谱(MVOCs),研究其变化规律和代谢特征性产物。结果表明,65μm PDMS/DVB纤维头萃取30min效果最好,三种致病菌MVOCs谱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变化,其中,两株副溶血弧菌出峰数在30h达到最大值,可检出数分别为28和31个,特征性成分为2-氯-4-(4-甲氧基苯基)-6-(4-硝基苯基)嘧啶、二叔丁基过氧化氢、3-甲基-1-丁醇等;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12h和8h出峰数最多,可检出数为42和47个,特征性成分分别为环十二烷、2-甲基-1-丁醇和吲嗪、3-甲基丁酸和4-甲氧基苄腈等。实验结果为寻找三种食源性致病菌挥发性标志物和快速检测提供研究基础。
操庆国郭钦刘涵徐海棠李东成
关键词:食源性致病菌
不同条件下副溶血弧菌生物膜形成规律及其天然抑制物质的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主要研究了副溶血弧菌在不同培养务件下生物膜形成规律以及天然产物茶多酚、生姜提取物、大蒜提取物对其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副溶血弧菌菌株形成生物膜能力不同,其中VP—S17形成量最高。一般在培养48~72h时,生物膜达到成熟阶段,之后形成量开始下降。高温、高盐有助于提高副溶血弧菌生物膜的形成,3%盐浓度比1%浓度形成生物膜能力更强;盐浓度相同时,37℃条件下副溶血弧菌形成生物膜含量明显高于25%。茶多酚、大蒜提取物和生姜提取物能有效抑制副溶血弧菌生物膜的形成,较合适的抑制浓度分别为0.5%、1%和1%。
郭钦徐海棠杨龙平苏春燕葛占兵
关键词:副溶血弧菌生物膜大蒜提取物生姜提取物茶多酚
脉冲场凝胶电泳在一起副溶血性弧菌所致食物中毒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查明镇江市42人聚餐时发生食物中毒的病因,为今后预防类似群体性事件提供参考方法。方法采用实验室检测,分离出病原微生物为副溶血性弧菌,并对其毒力(耐热相关溶血素)基因tdh、trh和血清进行检测,并对所有菌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对图谱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食物和病人体内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均带有毒力基因,tdh阳性率为100.0%(13/13),trh阳性率为7.7%(1/13),病人株均tdh阳性,其中1株trh阳性,2株食品株均tdh阳性、trh阴性,血清型均为O3:K6,且各菌株间具有高度同源性。结论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进行同源性分析,成功找到本次食物中毒的污染源,应加强对该类食品的监测,防止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徐岚刘丽萍李薇薇裴晓燕郭云昌
关键词:脉冲场电泳食物中毒副溶血性弧菌
8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调查并分析镇江及周边部分地区8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经API生化鉴定的40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毒力基因(tdh和trh)及功能基因(toxRS/new和orf8)测定、血清学分型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结果 tdh阳性率为85.0%(34/40),trh阳性率为5.0%(2/40),toxRS/new阳性率为50.0%(20/40),orf8阳性率为42.5%(17/40);血清型以O3∶K6为主;PFGE分型显示A^B群间相似度>80%。结论镇江及周边部分地区8起食物中毒事件中的副溶血性弧菌主要为O3∶K6大流行克隆,且具有高度同源性。
刘丽萍徐岚李薇薇裴晓燕郭云昌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脉冲场凝胶电泳食源性致病菌食物中毒
江苏及周边地区副溶血性弧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研究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了解江苏及周边地区副溶血性弧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10年江苏及周边地区食物中毒事件中分离的、经API生化鉴定的63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毒力基因(tdh、trh)测定、血清学分型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结果 tdh阳性率79.4%(50/63),trh阳性率1.6%(1/63);病人株血清型以O3∶K6为主(26/57),食品株以O1∶KUT为主(4/6);PFGE分型显示A-E群间相似度大于60%。结论江苏及周边地区中不同地区的副溶血性弧菌具有高度同源性,该地区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可能具有相同的污染源。
刘丽萍陈盛霞徐岚李薇薇裴晓燕郭云昌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型同源性食源性致病菌
江苏省副溶血性弧菌同源性研究
2012年
目的:了解江苏省副溶血性弧菌的指纹图谱的同源性。方法:对2009年-2010年江苏省食源性疾病中分离的、经API生化鉴定的79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毒力基因(tdh、trh)测定、血清学分型和脉冲场电泳(PFGE)分型。结果:tdh阳性率82.3%(65/79),trh阳性率为3.4%(3/79);病人株血清型以O3:K6为主(44/75),食品株以O1:KUT为主(3/4);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显示优势群A群-B群间相似度大于60%。结论:江苏省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副溶血性弧菌具有高度同源性,该地区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可能具有相同的污染源。
徐岚周戴鸣刘丽萍李薇薇裴晓燕郭云昌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型同源性食源性致病菌
江苏地区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及大流行克隆的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通过对江苏地区副溶血性弧菌分析,了解副溶血性弧菌致病株及大流行克隆存在状况,为制定相应控制措施减少食物中毒事件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分离及收集水产品、食品及食物中毒病人、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患者的463菌株进行toxRS/new及毒力基因tdh、trh基因分析。结果:食物链中存在大流行株及致病株;腹泻病人分离株主要是大流行株,其次是致病株。结论:食品中的大流行株及致病株的出现是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控制食物链中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尤其是大流行克隆株,是减少食物中毒事件的关键措施。
周丽萍王艳徐岚巢国祥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
副溶血性弧菌系统性功能基因分布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研究副溶血性弧菌系统性功能基因tdh、toxRS/new、orf8、HU-а、VP2905、MTase在大流行克隆、致病株、非致病株中的分布规律。方法:用定性PCR检测922株副溶血性弧的系统性功能基因tdh、toxRS/new、orf8、HU-а、VP2905、MTase。结果:180株大流行株绝大部分有系统性功能基因,700株非致病菌中6株拥有少部分系统性功能基因。结论:系统性功能基因主要出现在大流行株中,对大流行克隆的形成过程以及致病机制起到了重要作用,致病株及非致病株只拥有系统性功能基因中的个别基因。副溶血性弧菌拥有六个系统性功能基因中的四个及以上,可判定为副溶血性弧菌大流行株。
徐岚周丽萍王艳刘丽萍巢国祥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