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90270)

作品数:14 被引量:47H指数:4
相关作者:吴开春刘洋刘惊涛惠晓丽梁树辉更多>>
相关机构:第四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血管
  • 6篇肿瘤
  • 6篇胃癌
  • 6篇靶向
  • 4篇血管靶向
  • 3篇显像
  • 3篇分子
  • 2篇新生血管
  • 2篇造影
  • 2篇上消化道
  • 2篇探针
  • 2篇肿瘤血管
  • 2篇胃肿瘤
  • 2篇消化道
  • 2篇瘤血管
  • 2篇化道
  • 2篇分子探针
  • 2篇成像
  • 1篇预后
  • 1篇预后影响

机构

  • 10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自...
  • 1篇宁波市医疗中...

作者

  • 10篇吴开春
  • 3篇梁树辉
  • 3篇惠晓丽
  • 3篇刘惊涛
  • 3篇刘洋
  • 2篇刘先平
  • 2篇印弘
  • 2篇乔瑞瑞
  • 2篇殷继鹏
  • 2篇康晓伟
  • 2篇方如塘
  • 2篇魏光全
  • 2篇高明远
  • 2篇李明
  • 1篇汪闻夕
  • 1篇郭汉青
  • 1篇李铤
  • 1篇樊代明
  • 1篇田捷
  • 1篇聂勇战

传媒

  • 5篇现代肿瘤医学
  • 3篇中国现代医生
  • 2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Scienc...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核医学与...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icroRNAs靶向肿瘤分子显像被引量:2
2014年
MicroRNAs (miRNAs)是一类非编码调节基因表达的RNA分子,其通过与靶基因完全或不完全互补结合,降解靶基因或抑制靶基因的翻译,实现对靶基因表达的调节.MiRNAs与肿瘤发生、发展、转移等关系密切,常在肿瘤组织中异常表达,是一种新型的肿瘤标志物.对肿瘤组织异常表达的miRNAs进行显像,有利于对肿瘤进行早期诊断、预后评估及疗效监测等.光学显像、核素显像及多模态显像均已成功用于miRNAs的检测,使得以miRNAs为靶点的分子影像有望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杨卫东田捷汪静
关键词:生物发光成像放射性核素显像MIRNAS
肿瘤血管内皮特异性靶向肽GX1与NGR在胃癌中显像差异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分析肿瘤血管内皮特异性靶向肽GX1与NGR在胃癌中显像差异。方法:构建人胃癌移植瘤裸鼠模型,99Tcm直接法制备99Tcm-GX1、99Tcm-NGR,由尾静脉分别注入荷瘤小鼠体内,SPECT显像连续追踪24h,观察两组小肽在胃癌中显像差异,计算机勾划肿瘤及心脏感兴趣区,比较两组T/NT比值差异。结果:99Tcm直接法标记NGR,所得标记率在90%以上,无需纯化,比活度大于200Ci/mmol,具有良好的体内外稳定性。两组荷瘤小鼠自8h起右后肢背侧肿瘤部位均可见放射性浓聚,T/NT比值随时间延长总体呈递增趋势。99Tcm-GX1组自8h起,肿瘤部位放射性浓聚即高于心血池本底,T/NT比值>1;99Tcm-NGR组8h-18h肿瘤部位放射性分布均低于心血池本底,T/NT比值<1,至24h其肿瘤部位放射性明显浓聚,并超过心血池本底,T/NT比值增高至1.34。比较两组T/NT比值,自8h至18h,99Tcm-GX1组其比值持续高于99Tcm-NGR组,但至24h小时,99Tcm-NGR组比值迅速升高并高于99Tcm-GX1组。结论:99Tcm直接法标记NGR,标记率大于90%,比活度高,体内外稳定性好,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完全可以满足SPECT显像的要求。99TcmGX1、99Tcm-NGR均能够靶向到荷瘤小鼠的肿瘤组织,具有肿瘤标志物的影像学特征,与99Tcm-NGR相比,99Tcm-GX1灵敏度更高,适合早期实时探测,而99Tcm-NGR在晚期实时探测方面具有更多优势。
刘惊涛惠晓丽刘秦元刘洋方如塘李明殷继鹏吴开春
关键词:肿瘤血管靶向胃癌NGR
胃癌新生血管靶向性双模态分子探针的制备与表征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构建靶向胃癌新生血管的特异性MR光学双模态分子探针,并初步研究其物理特征、体外细胞毒性及不同脉冲序列的磁化效应。方法将荧光标记的胃癌新生血管靶向性环肽GX1-Cy5.5与表面功能化的磁性纳米颗粒按照不同摩尔质量(1∶100、1∶500)共价耦合,获得双模态探针DPs100(简称DPs)和DPs500,测定其水合粒径和Zeta电位,并估算偶联结合率。采用二苯基四氮唑溴盐比色( MTT)法测定DPs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和胃癌细胞BGC823活性率的影响。配置不同浓度DPs溶液行MR扫描,观察在不同扫描序列下的相对信号强度(ΔSI )。不同浓度(0.00、1.25、2.50、15.00、50.00、100.00和150.00μg/ml) DPs处理HUVECs和BGC-823后测得的A值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FSE、快速扰相梯度回波( FSPGR )和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 SSFSE )序列间ΔSI的比较采用配对资料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结果靶向胃癌新生血管双模态探针构建成功。氧化铁颗粒、DPs100和 DPs500的平均水合粒径分别为(35.23±0.07)、(39.49±0.16)和(40.43±1.70)nm;平均Zeta电位分别为(0.31±0.20)、(-4.15±0.79)和(-10.51±2.37) mV。 DPs100和DPs500探针的多肽偶联率分别为92%和94%。不同浓度DPs对HUVECs细胞的A值分别为0.76±0.04、0.80±0.03、0.79±0.05、0.75±0.06、0.74±0.05、0.77±0.01和0.71±0.04,对BGC823细胞的A值分别为0.38±0.04、0.43±0.04、0.41±0.03、0.43±0.07、0.44±0.04、0.41±0.07和0.40±0.0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0.94、0.51,P值均>0.05)。 T1WI信号强度随DPs浓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FSPGR T1WI相对信号强度大于FSE T1WI(Z=-3.294,P<0.05);T2WI信号强度随DPs浓度的增大逐渐增加,当DPs>10μg/ml时,FSE T2 WI与SSFSE T2倡WI相对信号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7.110,P>0.05);当DPs≤10μg/ml时,SSFSE T2倡WI较FSE T2WI信号降低�
康晓伟乔瑞瑞梁树辉吴开春刘先平印弘高明远魏光全
关键词:胃肿瘤分子探针磁共振成像
上消化道造影和CT扫描诊断胃部肿瘤的应用价值比较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比较上消化道造影和CT扫描诊断胃部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胃外科收治的胃部肿瘤82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1例,采用上消化道造影技术诊断;实验组41例,采用螺旋CT扫描,进行胃部肿瘤诊断。对比两组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结果:1进行螺旋CT扫描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5.12%,39/41)明显高于上消化道造影技术诊断符合率(80.49%,3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较中,螺旋CT明显高于上消化道造影技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消化道造影和CT扫描在诊断胃部肿瘤的临床应用中,上消化道造影技术是早期胃部肿瘤的首选检查方法,但是螺旋CT对胃部肿瘤正确诊断率要高,螺旋CT对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能够给确定胃部肿瘤分期提供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冯赟周慧胡宝华吴春强成建明
关键词:上消化道造影CT胃部肿瘤
肿瘤血管内皮特异性靶向肽GX1在结肠癌与肺癌中显像差异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分析肿瘤血管内皮特异性靶向肽GX1在结肠癌与肺癌中的显像差异,探讨GX1在胃肠道肿瘤早期诊治的应用价值。方法:构建荷人结肠癌、肺癌移植瘤裸鼠模型,99Tcm直接法制备99Tcm-GX1,经尾静脉分别注入荷人结肠癌、肺癌小鼠体内,SPECT显像连续追踪24h,观察99Tcm-GX1在结肠癌与肺癌中显像差异,计算机勾划肿瘤及心脏感兴趣区,比较两组T/NT比值差异。结果:99Tcm直接法标记GX1,所得标记率在90%以上,无需纯化,比活度大于200Ci/mmol,满足显像要求。结肠癌组荷瘤小鼠自8h起右后肢背侧肿瘤部位即可见放射性浓聚,并高于心血池本底,T/NT比值>1,18h显影最清晰,随时间延长T/NT比值总体呈递增趋势;肺癌组荷瘤小鼠8h右后肢背侧肿瘤部位无明显显影,自12h起肿瘤部位开始出现放射性浓聚,并高于心血池本底,18h显影最清晰,T/NT比值随时间延长亦呈递增趋势。比较两组T/NT比值,自8h至24h,结肠癌组比值持续高于肺癌组。结论:GX1可靶向到结肠癌与肺癌荷瘤小鼠的肿瘤组织,并具有肿瘤标志物的影像学特征,与肺癌相比,GX1在结肠癌成像中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更高的体内肿瘤组织滞留率和更高的T/NT比率。结合早期胃癌中研究结果,GX1在胃肠道肿瘤早期时相探测方面较肺癌具有更多优势。
惠晓丽刘惊涛刘洋殷继鹏方如塘李明吴开春
关键词:肿瘤血管靶向结肠癌肺癌
胃癌肝转移预后影响因素及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胃癌肝转移预后的影响因素并对不同的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确诊的胃癌肝转移患者316例的临床资料,以采用的不同的治疗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其中手术组173例,采用胃切除辅以化疗进行治疗,化疗组143例,采用单纯化疗方式进行治疗;对相同期间我院进行胃癌切除术患者中的165例同时性胃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统计学方法对研究结果进行处理。结果①同时性胃癌肝转移患者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肝外转移、胃切除术及TACE,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②采用胃原发病灶切除术治疗同时性胃癌肝转移患者后的影响因素中淋巴结清扫范围、H、N及脉管癌栓为其预后因素,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③胃癌原发灶切除及肝转移灶手术治疗患者的影响因素中淋巴结清扫范围、H及N为其独立预后因子,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临床应该提高胃癌肝转移预后影响因素的重视程度,以达到提高胃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的目的。
经剑锋吴开春
关键词:胃癌肝转移预后
上消化道钡餐造影与螺旋CT对胃底贲门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比较上消化道钡餐造影与螺旋CT对胃底贲门癌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其临床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由手术病理证实的胃底贲门癌患者,手术前均行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和CT增强检查,分为钡餐组与CT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黏膜病变、胃泡内软组织肿块、恶性龛影、胃壁增厚及食管下端变窄的检出率。结果与CT组相比,钡餐组患者的黏膜病变(χ2=21.361,P=0.006)、胃泡内软组织肿块(χ2=11.423,P=0.015)、恶性龛影(χ2=13.217,P=0.012)的检出率均明显增加,而胃壁增厚(χ2=19.124,P=0.008)的检出率减少,食管下端变窄(χ2=5.498,P=0.063)的检出率无差异。结论胃底贲门癌患者应结合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和螺旋CT检查,从而提高贲门癌的临床诊断与愈合价值。
洪振刚张团委吴开春
关键词:胃底贲门癌螺旋CT
胃癌干样细胞向内皮细胞分化的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研究胃癌肿瘤干样细胞(cancer stem like cells,CSLC)向内皮细胞的分化,以期发现抗肿瘤血管治疗新靶点,并降低抗血管靶向治疗的耐药性。方法:用长春新碱(VCR)筛选胃癌低分化腺癌SGC7901细胞系,加生长因子无血清培养的方法诱导胃癌CSLC,并对其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刺激下向内皮细胞分化的生物学行为进行观察。结果:成功诱导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胃癌CSLC。Western blot、immunofluorescence检测证实:内皮细胞的分子标记物CD31,CD34在经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刺激后的CS-LC中呈阳性表达。成管实验结果显示CSLC在内皮环境中培养后较SGC7901细胞和无刺激的CSLC具有明显的成管能力。SGC7901和CSLC分别裸鼠皮下成瘤后,移植瘤免疫组化分析检测证实,肿瘤干样细胞移植瘤的组织切片用人源性血管内皮标志CD31、CD34抗体行免疫组化染色,可明确观察到人源性微血管形成。结论:胃癌CSLC具有向内皮分化的潜能;裸鼠移植瘤中含有人源性内皮细胞,提示胃癌CSLC可能参与胃癌肿瘤血管生成过程。
郭汉青严惠李铤聂勇战樊代明吴开春
Effects of cannabinoid receptor type 2 on endogenous myocardial regeneration by activating cardiac progenitor cells in mouse infarcted heart被引量:3
2014年
Cannabinoid receptor type 2(CB2)activation is recently reported to promote proliferation of some types of resident stem cells(e.g.,hematopoietic stem/progenitor cell or neural progenitor cell).Resident cardiac progenitor cell(CPC)activation and proliferation are crucial for endogenous cardiac regeneration and cardiac repair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MI).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role and possible mechanisms of CB2receptor activation in enhancing myocardial repair.Our results revealed that CB2receptor agonist AM1241 can significantly increase CPCs by c-kit and Runx1 staining in ischemic myocardium as well as improve cardiomyocyte proliferation.AM1241 also decreased serum levels of MDA,TNF-αand IL-6 after MI.In addition,AM1241 can ameliorate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and fractional shortening,and reduce fibrosis.Moreover,AM1241 treatment markedly increased p-Akt and HO-1 expression,and promoted Nrf-2 nuclear translocation.However,PI3K inhibitor wortmannin eliminated these cardioprotective roles of AM1241.In conclusion,AM1241 could induce myocardial regeneration and improve cardiac function,which might be associated with PI3K/Akt/Nrf2 signaling pathway activation.Our findings may provide a promising strategy for cardiac endogenous regeneration after MI.
WANG YaBinMA SaiWANG QiangHU WenXingWANG DongJuanLI XiuJuanSU TaoQIN XingZHANG XiaoTianMA KeCHEN JiangWeiXIONG LiZeCAO Feng
核仁素在胃癌组织芯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核仁素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检测胃癌、癌旁良性组织及正常组织中核仁素及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的表达。分析胃癌与非癌组织中核仁素的表达定量和定位的差异,统计学分析其与临床病例参数之间的关系及与Ki-67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组织和非癌组织中均有核仁素及Ki-67阳性表达于细胞核,但核仁素在胃癌组织的部分细胞的胞膜和/或胞质中亦有阳性表达。核仁素和Ki-67蛋白在胃癌组织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良性组织及正常组织(P<0.01)。两者在癌旁良性组织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核仁素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临床病理分期有关(P<0.05)。核仁素与Ki-67的蛋白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r=0.292)。结论:胃癌组织中核仁素的表达增高,检测核仁素的表达可作为临床判断胃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韩亚楠周林刘常浩王敏吴开春
关键词:胃癌核仁素组织芯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