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建项目(XK104910480)

作品数:3 被引量:139H指数:3
相关作者:余心起杜建国许卫戴圣潜邱瑞龙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安徽省地质调查院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建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裂带
  • 1篇断层
  • 1篇断裂带
  • 1篇逆冲
  • 1篇逆冲断层
  • 1篇逆冲构造
  • 1篇中生代
  • 1篇晚中生代
  • 1篇拉张
  • 1篇拉张作用
  • 1篇构造带
  • 1篇赣杭构造带
  • 1篇赣江断裂带
  • 1篇白垩纪
  • 1篇冲断层

机构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安徽省地质调...
  • 1篇中国地震局

作者

  • 2篇余心起
  • 1篇张达
  • 1篇李海龙
  • 1篇江来利
  • 1篇邱瑞龙
  • 1篇戴圣潜
  • 1篇吴淦国
  • 1篇徐德斌
  • 1篇张勇
  • 1篇戴凛
  • 1篇舒良树
  • 1篇张长厚
  • 1篇狄永军
  • 1篇许卫
  • 1篇杜建国

传媒

  • 2篇地学前缘
  • 1篇地质通报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皖浙赣断裂带的界定及其基本特征被引量:67
2007年
以往文献中及众多研究者所指的“皖浙赣断裂带”实际上包括了不同时代形成的、方向有变化的多组规模巨大的区域性断裂带;最早的断裂带形成于新元古代,最晚的形成于晚中生代。在地壳演化过程中,随着构造应力场的变化,不同时代的断裂带方向变化较大,新元古代晋宁期为北东向,早古生代加里东期为近东西向—北东东向,晚中生代为北北东向;每一期断裂带都有它们自己的大地构造背景和指示意义。文中认为,不同阶段形成的断裂带不能混为一谈。新元古代晋宁期的北东向断裂带南段基本上以赣东北蛇绿混杂岩带为代表,向北东延至皖南伏川断裂带,具有板块(或地体)边界断裂的性质;加里东期以近东西向祁门—歙县断裂带为代表,其西段被后期牵引成北东向,造成两侧的变质基底特征明显不同;二者均不属于皖浙赣断裂带的组成部分。而通常意义上所指的具有区域控岩控矿作用的皖浙赣断裂带,是晚中生代北北东向的赣东北—五城—歙县—绩溪—宁国断裂带,控制了侏罗—白垩纪红色盆地及燕山期岩浆岩的形成和分布,是一条具有控矿作用的重要的构造岩浆岩带。
余心起江来利许卫邱瑞龙杜建国戴圣潜
关键词:晚中生代
白垩纪时期赣杭构造带的伸展作用被引量:64
2006年
前人研究认为赣杭构造带在晚中生代有两个阶段拉张活动:第一阶段发生于晚侏罗世,造成中酸性-基性火山岩喷发;第二阶段发生于早白垩世晚期,形成断陷红盆带,伴随基性玄武岩喷溢。以白垩纪基性火山岩地球化学和同位素数据为依据,认为两个阶段玄武岩浆喷发均发生于白垩纪时期,但对早期构造-岩浆活动的认识与之不同,且赣江断裂带对这期活动有限制和转换作用。早期((143±1.1)^(139±0.7)Ma)在赣杭带西端没有酸性岩出露,赣江断裂带附近的玄武岩浆来自亏损地幔,没有地壳物质混染,属于碱性玄武岩系列,属于板内拉张作用的产物。晚期(105~98 Ma)的玄武岩浆来自于富集地幔,有俯冲陆壳成分的不均匀混染,岩石属于拉斑玄武岩和碱性橄榄玄武岩系列,玄武岩浆喷发伴随着强烈的区域伸展作用,形成一系列红层盆地。
余心起吴淦国舒良树颜铁增张达狄永军
关键词:白垩纪拉张作用赣江断裂带
河北东北部兴隆煤田区逆冲构造的特征及其区域构造意义被引量:9
2006年
兴隆煤田及邻区的逆冲构造系基底卷入变形的厚皮逆冲构造,并具有典型的断坪-断坡式几何学结构。断层上盘逆冲方向指向NNW,沿着主干逆冲断层发生的倾向位移量约为13.1km,逆冲断层及相关褶皱变形所造成的局部表层地壳缩短率约32.3%。对兴隆逆冲构造的几何学结构、运动学性质及其地层效应的分析表明,在申家胡同到黄土梁近东西向一线以南的区域,寻找到因逆冲断层作用导致的隐伏煤田的可能性是极小的。主干逆冲断层上、下盘地层大面积陡立乃至倒转的特征,更容易用断展褶皱,尤其是三角形剪切断展褶皱模型做出合理解释。该逆冲构造主要逆冲断层的上、下盘盖层岩系不整合于基底结晶变质岩系之上,地层序列发育完整而且可以一一对应,不存在沿着相对软弱层发育的大规模逆冲断层之断坪,因此,将该逆冲构造作为区域上承德逆冲构造的根带是不合适的。
张路锁张长厚张勇徐德斌戴凛李海龙
关键词:逆冲断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