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庆市科技计划项目(2004-8449)

作品数:4 被引量:24H指数:3
相关作者:郭海燕张其中毛秀立孙力华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暨南大学铜梁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药物
  • 3篇沙星
  • 3篇诺氟沙星
  • 3篇氟沙星
  • 2篇药动学
  • 2篇药物动力学
  • 2篇草鱼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影响因素
  • 1篇色谱
  • 1篇色谱法
  • 1篇水产
  • 1篇水产动物
  • 1篇喹诺酮
  • 1篇喹诺酮类
  • 1篇喹诺酮类药
  • 1篇喹诺酮类药物
  • 1篇相色谱
  • 1篇类药

机构

  • 4篇暨南大学
  • 4篇西南大学
  • 2篇铜梁县水产技...

作者

  • 4篇张其中
  • 4篇郭海燕
  • 1篇孙力华
  • 1篇毛秀立

传媒

  • 1篇水产养殖
  • 1篇淡水渔业
  • 1篇水产科学
  • 1篇水生态学杂志

年份

  • 2篇2009
  • 2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氟喹诺酮类药物在水产动物体内的药动学和残留规律被引量:8
2008年
目前氟喹诺酮类药物已经成为水产养殖中普遍使用的高效抗感染药物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水产动物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概述了国内外对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恩诺沙星等氟喹诺酮类药物在水产动物体内的应用和研究现状,包括检测方法、模型研究、药物动力学(吸收、分布和消除)、生物利用度和残留消除规律等的研究情况,并总结分析了生理差异、药理、环境等各种因素对其在水产动物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和残留消除规律的影响。
郭海燕马跃岗朱林张其中
关键词:氟喹诺酮类水产动物药动学影响因素
诺氟沙星在草鱼体内的组织分布和药物动力学规律被引量:10
2009年
研究了口灌给药方式下诺氟沙星在草鱼组织中的分布及药物动力学规律,其血清、肌肉、肝脏和肾脏中的药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e-HPCL)测定。试验结果表明,水温(26±1)℃,以10 mg/kg剂量单次给草鱼口灌诺氟沙星后,肝脏和肾脏中的药物浓度明显大于肌肉和血液中的药物浓度,其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用一级吸收二室模型描述较为合适,吸收半衰期t1/2Ka、分布半衰期t1/2α和消除半衰期t1/2β分别为0.1468、0.5224、82.8811 h。
郭海燕陈元坤朱林张其中
关键词:草鱼诺氟沙星药物动力学
诺氟沙星在鲫体内的药动学及残留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研究了单剂量肌肉注射和多剂量混饲口灌给药方式下,诺氟沙星在鲫(Carassius auratus)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和残留情况。结果显示:在(25.4±0.3)℃水温条件下,以每千克鱼体重10 mg的剂量单次给鲫肌肉注射诺氟沙星后,药物几乎在瞬间吸收,0.0333 h时血液中达到6.6708μg/mL,其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用一级吸收二室模型描述较为合适,主要的药动学参数为:t1/2α、t1/2β、AUC和C l(s)分别为:0.4231 h、9.1613 h、17.8619μg.h/mL和0.5727 L/(kg.h)。在(23±1)℃水温条件下,以每千克鱼体重10 mg的剂量多次连续5 d混饲后,鲫停药后第8天肌肉、血清和肝脏中未检测到药物,此时肾脏中药物浓度已降到(0.0463±0.0134)μg/g,低于0.05μg/g。建议在(23±1)℃水温条件下,按每千克体重10 mg的剂量连续5 d混饲给鲫诺氟沙星,休药期至少为最后一次给药后的8 d。
郭海燕马跃岗陈元坤张其中毛秀立孙力华
关键词:诺氟沙星高效液相色谱法药物动力学
诺氟沙星在草鱼体内的残留规律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研究了多剂量混饲口灌给药方式下,诺氟沙星在草鱼体内的残留消除情况。结果显示:以每千克鱼体重10 mg连续5d混饲给药后,停药后第12天在草鱼肌肉中未检测到药物,此时血清、肝脏和肾脏中的药物浓度分别降为(0.0287±0.0015)μg/mL、(0.0181±0.0042)μg/g和(0.0369±0.0037)μg/g,均低于0.05μg/mL或0.05μg/g。因此初步建议在(19±1)℃水温条件下,以每千克鱼体重10 mg连续5 d混饲给草鱼诺氟沙星,休药期至少为最后一次给药后的12 d。
郭海燕张其中
关键词:草鱼诺氟沙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