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0943)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1
相关作者:张敬之方彧聃马海燕孙凤强张帆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慢病毒
  • 1篇滴度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实时定量
  • 1篇荧光实时定量...
  • 1篇嵌合
  • 1篇嵌合型
  • 1篇重组慢病毒
  • 1篇转录
  • 1篇转录本
  • 1篇慢病毒载体
  • 1篇内含子
  • 1篇假病毒
  • 1篇剪切
  • 1篇法检
  • 1篇艾滋病
  • 1篇艾滋病毒
  • 1篇PCR方法
  • 1篇PCR方法检...
  • 1篇病毒

机构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儿童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3篇张敬之
  • 2篇方彧聃
  • 1篇张帆
  • 1篇马海燕
  • 1篇孙凤强

传媒

  • 2篇生命科学研究
  • 1篇生命的化学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应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重组慢病毒滴度及其感染效率被引量:14
2009年
慢病毒载体已经广泛应用于动物模型中基因治疗的研究和转基因动物的制备,而准确地测定重组慢病毒的滴度和感染效率是其关键步骤.通过荧光实时定量PCR的方法定量分析重组慢病毒的颗粒数以及病毒的活性滴度,并以GFP报告基因的方法作为对照来验证定量PCR方法的准确性.研究结果显示,应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与GFP报告基因法测定得到的病毒活性滴度成正相关,而且前者可以更加准确地测定病毒滴度和病毒感染效率.
马海燕方彧聃张敬之
关键词:荧光实时定量PCR病毒滴度
以HIV-1为骨架的慢病毒载体在其假病毒的转录本中保留其内含子不被剪切
2011年
通过在FUGW中克隆入各外源基因表达盒,如红系特异表达人β珠蛋白(HBG),或山羊乳腺特异表达人血清白蛋白(pBLG-ALB)等,研究以HIV-1为骨架的慢病毒载体FUGW在其假病毒的转录本中内含子的剪切情况.将慢病毒载体制备成假病毒后抽提其病毒RNA,通过逆转录和PCR验证其内含子剪切保留情况;同时,在相对应的慢病毒假病毒介导的转基因小鼠中也进行类似的PCR验证.在制备假病毒的转录过程中,其外源基因所携带的內含子在病毒所包含的基因组RNA中被部分保护不被剪切,且优先保护5′端的内含子.此现象正好与野生型HIV-1的保护顺序相反.
张帆方彧聃张敬之
关键词:艾滋病毒慢病毒载体内含子剪切
寡核苷酸介导的基因原位修复
2009年
基因原位修复是指一种利用细胞的自身修复机制,定点修复靶基因中突变碱基的策略。目前,基因原位修复在大肠杆菌、酵母菌、哺乳动物细胞甚至动植物模型都有许多成功例子的报道。近年来,该技术在阐明其机制及提高其修复效率等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需要更深入地了解其潜力及局限性,使之成为治疗许多遗传性疾病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孙凤强张敬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