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2)

作品数:15 被引量:285H指数:9
相关作者:刘吉平赵亮田学智刘家福赵丹丹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师范大学南昌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5篇天文地球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土地利用
  • 4篇GIS
  • 3篇三江平原
  • 3篇生态
  • 2篇生态系统
  • 2篇生态系统服务
  • 2篇生态系统服务...
  • 2篇驱动力
  • 2篇环鄱阳湖城市...
  • 2篇城市
  • 2篇城市群
  • 1篇地理
  • 1篇地学信息
  • 1篇地学信息图谱
  • 1篇豆田
  • 1篇信息图谱
  • 1篇信息熵
  • 1篇灾害
  • 1篇沼泽
  • 1篇质心

机构

  • 13篇吉林师范大学
  • 2篇南昌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3篇刘吉平
  • 4篇刘家福
  • 4篇田学智
  • 4篇赵丹丹
  • 4篇于佳
  • 4篇赵亮
  • 3篇马冲亚
  • 2篇刘耀彬
  • 1篇卢明珠
  • 1篇王宗明
  • 1篇吕宪国
  • 1篇武海涛
  • 1篇戴璐
  • 1篇宋洋
  • 1篇马海超
  • 1篇管强
  • 1篇王英
  • 1篇谢非
  • 1篇李宁

传媒

  • 3篇生态学报
  • 3篇浙江农业科学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2篇湿地科学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湖泊科学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经济地理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7篇2014
  • 4篇201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吉林省西部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图谱与驱动力分析被引量:14
2015年
基于地学信息图谱分析理论,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马尔柯夫空间概率模型,以吉林省西部1980年,1995年,2010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构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图谱。结果表明,1980—2010年吉林省西部地区土地利用格局发生显著变化:耕地大幅度增加,净增5 552.3km2,其主要由草地、沙地、盐碱地、湿地转化而来,转化而来的耕地呈条块状分布在研究区域中东部及西北部;草地大幅度减少,净减3 708.3km2,主要转化为耕地、林地、沙地及盐碱地,占区域总面积的7.9%,草地转出部分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域中西部及西北部;居民和工矿用地增加,净增加区域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城镇周边及矿区;水域和未利用土地波动变化,变化区域分布在研究区东北部和中南部;湿地也呈显著减少的趋势,转出区域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北部和西南部。与常规转移矩阵法相比,地学信息图谱方法在土地利用变化方面有着明显优势,能够展示研究区的空间位置分布,表达出多维空间信息。
马海超刘吉平
关键词:地学信息图谱GIS土地利用
近60年挠力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被引量:24
2013年
根据1950—2005年挠力河流域土地利用数据,利用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当量表,对近60年挠力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自1950年至2005年,挠力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逐渐减少,由749.84亿元降低至308.82亿元,损失约58.82%;价值空间格局由以高价值区为主导的状态逐渐转化为以低价值区为主导的状态,且价值质心由北向南发生转移;挠力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全局自相关指数逐渐减小,高-高自相关类型沿河流主干道逐渐萎缩,且呈现破碎化趋势,低-低自相关类型呈先减少后增加的"V"趋势,呈现不显著连片化趋势。人为垦殖活动是该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动态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赵亮刘吉平田学智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GIS挠力河流域
基于GIS和信息熵的洮儿河流域土地利用结构演化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以洮儿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1986-2010年的5期土地利用数据,在SPSS、Arc GIS和Crime Stat软件的支持下,采用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土地利用结构均衡度、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及热点分析等方法,对1986-2010年洮儿河流域的土地利用结构及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86-2010年,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和均衡度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的高值区由流域的中下游向下游区转移,上游低值区消失;土地利用结构均衡度的高值区由中下游地区向上游和下游地区转移;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热点地区集中位于洮儿河流域上游和下游,其中下游面积较大;气候、水文及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政策的综合作用对洮儿河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起着决定性作用;除了2005-2010年信息熵变化率与综合动态度、均衡度变化率与综合动态度呈不相关性,1986-2010年,在0.01水平上显著,信息熵变化率、均衡度变化率和综合动态度三者之间均呈相关性。
赵丹丹刘吉平马冲亚刘家福
关键词:信息熵GIS土地利用结构
基于SNA的环鄱阳湖城市群网络结构的经济联系分析被引量:28
2013年
借鉴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城市引力模型,从网络的基本形态、结构属性和网络特征3个维度对环鄱阳湖区城市群整体和分区的经济联系进行研究。研究表明:(1)从网络中心性角度看,整体网络中的中介程度不高,城市之间资源交换的程度不高,而各个圈层网络表现为南昌市的中心度很高,在城市群经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2)从小团体分析的角度看,整体网络被划分为两个联系紧密的团体,而核心区网络则出现了结构洞。(3)从角色分析角度看,整体网络角色可大致分为经济领导、辐射输出、接受辐射以及普通角色,而整体网络优势尚未发挥。由此,依据网络分析结果进一步提出实现环鄱阳湖城市群网络化优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刘耀彬戴璐
关键词:社会网络分析经济联系角色分析
霍林河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及热点地区被引量:1
2014年
以地形图与遥感影像为信息源,采用ArcGIS和Fragstats软件,结合热点分析方法,对1970-2012年霍林河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70-2012年霍林河流域土地利用的综合动态度呈先减小后增加,而空间变异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斑块密度呈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的趋势,而邻近指数的变化与斑块密度相反;景观分离度和Simpson’s多样性指数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流域破碎化程度较高地区由下游逐渐向中游地区转移,而上游地区破碎化程度一直较低;流域下游地区斑块形状较单一,景观聚集度较低,景观多样性较高的地区主要位于流域的中下游;流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热点地区的数目逐渐减少,流域上游热点地区的面积逐渐减少。
马冲亚刘吉平赵丹丹
关键词:土地利用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东北地区气温变化影响因素定量分析被引量:17
2015年
利用地理探测器,结合Arc GIS技术及线性倾向率方法,对东北地区1960-2011年气温变化情况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60-2011年东北地区气温线性倾向率介于0.22~0.64℃/10 a之间,气温呈升高趋势,升温幅度由南向北逐渐增大;影响因子贡献量由大到小为植被类型、地貌类型、湿地率、GDP、土壤类型、人口密度、农田率、气候类型、海拔高度、森林率,自然因子影响气温变化的贡献量大于社会因子;因子之间具有交互作用,主要表现为协同作用和非线性协同作用,社会因子增强了自然因子的贡献量,共同导致气温变化。本研究为更加准确认识气温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制定有效预防气候变化的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于佳刘吉平
关键词:气温变化
三江平原孤立湿地的形成及主要类型被引量:10
2014年
在地质因子、气候因子和人为干扰因子等的共同作用下,三江平原形成大量的孤立湿地。新构造运动的沉降或隆起间接地影响到孤立湿地的形成和发育,质地黏重的第四纪沉积物为孤立湿地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环境条件,古冰丘融化和古河道变迁直接导致孤立湿地的形成。气候变化(气温逐渐升高,降水量逐渐减少)和水文条件的改变(水位降低)造成湿地生态系统的逆向演替和退化,湿地退化后以"孤立湿地"形式残存下来。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三江平原开展了几次大规模的农业开发活动,导致大面积连片湿地的破碎化,在农田中的地势较低处残留下来的沼泽,形成大量的孤立湿地。按孤立湿地形成和发育的地貌部位,将孤立湿地划分为阶地碟型洼地型、古河道型、河漫滩型、湖滨型和山前倾斜平原型孤立湿地。其中,分布在河流阶地地貌中的孤立湿地数量最多;按孤立湿地的形态可以分为碟型、线型和不规则型孤立湿地;按孤立湿地与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关系可划分为自然湿地中的孤立湿地、林地中的孤立湿地、居民用地中的孤立湿地、水田中的孤立湿地和旱田中的孤立湿地,其中,旱田中的孤立湿地数量最多。孤立湿地的结构和功能多样,生态环境效应明显,应对其进行合理保护与规划。
刘吉平李艾玉田学智赵亮
关键词:三江平原
2000-2010年东北地区湖泊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分析被引量:16
2014年
以2000、2005和2010年的Landsat TM和ETM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利用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提取3期东北地区湖泊数据;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分析了过去10年东北地区湖泊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对导致湖泊面积变化的自然和人文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0年间,东北地区湖泊面积由12234.02 km2减少至11307.58 km2,其中,2005-2010年间湖泊萎缩剧烈程度大于2000-2005年;湖泊数量先增加后减少,10年间共减少了4092个;10年间天然湖泊面积大幅减少,人工湖泊面积略增加;研究区内西北方向湖泊萎缩程度小于东南方向,质心向西北偏移;湖泊变化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人类活动叠加在自然因素之上,对湖泊变化产生了放大作用.
李宁刘吉平王宗明
关键词:湖泊面积驱动力RSGIS
近30年吉林省西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变化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根据1980、1995和2010年吉林省西部土地覆盖类型数据,利用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当量表,对近30年吉林省西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1980—2010年,吉林省西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5 002 413万元减少至4 408 862万元,变化率-11.9%;由1980年中间高四周低的格局逐渐转变为北部高南部低的格局;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格局由以高价值区为主导的状态逐渐转化为以低价值区为主导的状态,高-高自相关类型呈减少趋势,而低-低自相关类型呈增加趋势,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先增加后减少;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质心1980—2010年总体向东北移动了12.5 km。人为开垦活动是吉林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动态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赵丹丹刘吉平刘家福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GIS技术
中国自然湿地螺类生态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16年
螺类是软体动物腹足纲的通称,是湿地生态系统大型无脊椎动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湿地螺类在维持湿地生物多样性和复杂食物网结构,保障湿地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从基本组成、生活型、功能群方面归纳了螺类群落结构特征;分析了螺类的时空分布格局;重点讨论了影响螺类群落结构的温度、盐度、底质等非生物因子和植被、物种间影响等生物因子以及人类对螺类的影响;概述了湿地演替过程中螺类群落的变化和螺类的环境指示功能。依据目前中国自然湿地螺类的研究特点和国际研究动态,展望了未来我国螺类群落的生态学研究的重点。
管强刘吉平武海涛吕宪国卢明珠宋洋
关键词:软体动物腹足纲自然湿地生态学环境因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