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3YJA752009)
- 作品数:6 被引量:1H指数:1
- 相关作者:刘朝晖雷艳妮王璇更多>>
- 相关机构: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中山大学龙岩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福建省教育厅B类科技/社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 形式是内容的延伸——论投射派诗歌的形式观被引量:1
- 2017年
- 形式在西方哲学传统中具有本体论上的优先性,但是投射派诗歌的代表罗伯特·克里利则提出"形式向来不过是内容的延伸","形式就是发生的事"。这就意味着形式失去了本体论上的优先性。该观点被投射派首领查尔斯.奥尔森采用,成为了投射诗三法则之核心。投射派的形式观并非要削减形式的重要性,而是追求形式上的创新。在这样的创作理念下,"内容"也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概念,它不再是某个有待表现的主题或思想,而是创作过程中即刻涌现的感知。克里利的《疯子》一诗很好地体现了形式如何成为内容的延伸,诗人如何追求形式上的创新,以及投射派的形式观与投射诗其它两个法则如何关联。
- 刘朝晖
- 试比较投射派、浪漫派和自白派的情感表达——以克里利、华兹华斯和洛维尔为例
- 2014年
- 投射派诗歌的代表人物克里利认为,情感是诗歌举足轻重的元素。在英语诗歌史上,以华兹华斯为代表的浪漫派诗人,和以洛维尔为代表的自白派诗人,都强调情感之于诗歌的重要性。比较克里利与华兹华斯、洛维尔的情感表达方式可以发现,克里利不像华兹华斯那样在沉思中回忆后再主观地抒发情感,而是即兴自然地流露情感;克里利也不像洛维尔那样,用修辞语言粗放直白地表达情感,而是利用语言本身的节奏、声音、构词法等特质,准确而细腻地表达情感。克里利与华兹华斯、洛维尔的情感表达方式的差异,反映了投射派、浪漫派、自白派诗歌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
- 刘朝晖
- 关键词:华兹华斯情感
- 历史在于行动:论诗人奥尔森的历史观
- 2015年
- 诗人奥尔森对历史进行过一系列界定,在这些界定中,行动是关键。在奥尔森的体系中,历史和诗歌的界限变得模糊。诗歌是正在展开的历史,历史是昔日的诗歌。历史和诗歌的跨界在奥尔森的诗歌中得到充分体现,他不仅在诗歌中表达自己的历史观,而且用诗歌来书写历史。虽然奥尔森声称很难同时既是历史学家又是诗人,但在他自己的体系内,他却很好地兼任了历史学家和诗人的双重角色。他将诗歌与历史归因于行动,这样既让他的诗歌找到了不受欧洲传统限制的新的文化根基,也让他的历史成为了参与当下意义构塑的活的过去。
- 刘朝晖
- 关键词:神话诗歌
- “现在我是一棵植物,一株野草”——论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身份建构在其“植物诗歌”里的实现
- 2016年
-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终其一生处于痛苦的流亡状态,她总是在积极寻求自己的精神家园。她在其"植物诗歌"中积极建构自己的身份,缓解自己的身份焦虑。她的激情和焦虑被投射到对不同植物的细致描绘中。通过对植物的描写,诗人努力实现她的自我建构。在其"植物诗歌"中,一个充满了激情和焦虑的诗人形象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出来。
- 雷艳妮
- 关键词:凯瑟琳·曼斯菲尔德身份建构身份焦虑
- 论奥尔森诗学与诗歌的对话性
- 2019年
- 比较奥尔森诗学和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可以发现,二者存在诸多契合之处。奥氏诗学无论是在技术原则还是哲学指导上都具有对话性。这种对话性来自他与前辈和同辈诗人的对话。奥氏没有逃避正典或权威的声音,而是和这些声音对话,让它们在他的开放诗学中占有一席之地。奥氏的《翠鸟》一诗在受话性、需要回应的语言、引用他人话语和用典等方面,充分展示了对话性。该诗的对话性说明,奥氏的诗歌不是诗人自我的抒发,而是创作过程中各种声音的融合。
- 刘朝晖
- 关键词:奥尔森巴赫金
- 影响的焦虑 滑稽的外衣——纽约派诗人肯尼斯·科克评介
- 2014年
- 纽约诗派是二战后美国诗坛的重要流派,作为代表人物,肯尼斯·科克曾长期不被主流评论界所看好。科克往往被认为是个喜剧诗人,诗风荒诞、大胆,然而,在艾略特和新批评一统天下的时代背景下,其作品却极富创新精神,"影响的焦虑"在科克的诗中得到了最直接的体现;其先锋艺术创作最常采用的文学样式是"戏仿"。戏仿在后现代语境下的重要性越来越得以呈现,这正验证了科克超前的艺术创造力。
- 王璇刘朝晖
- 关键词:焦虑戏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