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BSH011)
- 作品数:6 被引量:27H指数:4
- 相关作者:赵定东郑蓉王春霞王新李洁更多>>
- 相关机构:杭州师范大学浙江财经学院温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 突发事件治理中政府间的利益协作机制——以长三角为例被引量:2
- 2011年
- 地方政府间区域协作是带动形成区域间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互动机制,是实现区域利益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模式。地方政府利益由地方公共利益、地方政府组织利益、地方官员利益三部分构成。在长三角,利益主体机制存在着单一制与分权之间的矛盾、利益目标不明确和利益制度保障不完善是区域社会突发事件治理中政府间区域性协作机制不能生成且产生效能的主要因素。利益运行机制的关键在于统一协调的市场竞争规则的确立和执行。
- 赵定东
- 关键词:长三角区域
- 长三角区域社会突发事件的特点与演化根源探讨被引量:4
- 2010年
- 当前长三角区域社会突发事件的特点既有全国共同的诸如生成不确定性、演化突发性、成因复杂性与频繁性、外显时空性与演化性等基本特征,又体现出自我的一些特性,具体有:社会突发事件在长三角以区域性的形式表现出来;政治性的突发事件少,社会性突发事件多,且突发事件信息扩散的速度加快,突发事件波及的范围越来越广;突发事件的危害性呈增长态势,突发性事件的种类越来越多;社会安全形式严峻,各类突发事件影响增大;宏观经济性的突发事件成为主体,自然性和生产性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增大;社会性突发事件的演变与政府作为不当有密切关联。
- 赵定东李洁
- 关键词:长三角区域社会突发事件
- 政府间区域协作的机制与“中国实践”困境被引量:5
- 2011年
- 地方政府间区域协作是带动形成区域间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互动机制,是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和实现互惠共赢的重要途径。中国政府间区域协作存在着区域强制协作、区域利益协作、区域共识价值协作和区域惯性协作四种机制。区域性社会合作机制的缺失制约了经济合作的前进步伐,主要体现为诸如地方本位主义和个人本位主义的强大影响、利益的区域分化、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及地方官员政绩考核标准制约等"中国情境"。
- 赵定东王新
- 政府间区域共识价值协作的原则与“长三角”实践
- 2012年
- 政府间区域协作的价值共识基本原则主要是互惠共赢和平等互信。中国政府间区域共识价值协作的形成来源于中央政府的强制性引导、国际趋势的有力推动和国内区域结构的变迁需求。目前制度化的程度相对较低、区域合作的组织形式相对较为松散和缺乏统一的合作战略规划,导致长三角政府间区域共识价值协作机制还需要从基础做起,即在保证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具有约束力的共同政策和制度规范,实现组织体系内的超行政区的协调与管理。
- 赵定东沈燕维余知
- 关键词:长三角区域
- 本土社会工作价值观教育研究被引量:7
- 2010年
- 本土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教育应包括"普遍价值观"教育和"本土价值观"教育。利他主义作为社会工作的普遍价值观,自应是我国社会工作价值观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本土价值观"教育应由四部分组成:我国市场经济中形成的价值观;意识形态提倡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中国传统价值观;受西方影响的价值观。
- 王春霞
- 关键词:本土社会工作价值观利他主义
- 改革三十年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浅析被引量:11
- 2010年
- 改革30年来,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中国大陆获得了快速发展。在简单回顾社会工作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历程、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从专业教育的目标、专业人才的培养、专业教育的本土化等方面反思了社会工作教育在过去30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从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实现社会工作的职业化;探索本土化的教育模式、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人才培养结构、规范课程教育等方面进一步探讨了我国社会工作教育未来的发展的方向与出路。
- 郑蓉
- 关键词: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本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