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22B0401)

作品数:16 被引量:42H指数:5
相关作者:董然才燕刘晓嘉赵春莉顾德峰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农业大学学研究院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栽培
  • 6篇培苗
  • 6篇组培
  • 6篇组培苗
  • 5篇栽培技术
  • 5篇种苗
  • 3篇栽培基
  • 3篇栽培基质
  • 3篇种苗生产
  • 3篇基质
  • 2篇幼苗
  • 2篇田间
  • 2篇田间管理
  • 2篇鸢尾
  • 2篇物候
  • 1篇顶空
  • 1篇顶空固相微萃...
  • 1篇冻害
  • 1篇野菜
  • 1篇野生百合

机构

  • 15篇吉林农业大学
  • 6篇学研究院
  • 4篇吉林省经济管...

作者

  • 14篇董然
  • 10篇才燕
  • 9篇刘晓嘉
  • 7篇赵春莉
  • 6篇赵超
  • 6篇顾德峰
  • 5篇严海燕
  • 4篇齐园
  • 1篇冯倩倩
  • 1篇刘美彤
  • 1篇王阳
  • 1篇李香君

传媒

  • 9篇北方园艺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黑龙江农业科...
  • 1篇北华大学学报...
  • 1篇长春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园艺学会...

年份

  • 1篇2020
  • 8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朝鲜淫羊藿繁育栽培技术被引量:10
2016年
以朝鲜淫羊藿为研究对象,阐述了朝鲜淫羊藿种子繁育技术、播种时间与方法、病虫害防治、采收时间等关键栽培技术,以期实现朝鲜淫羊藿规模化育苗、栽培与管理,满足人们对优质朝鲜淫羊藿种苗栽培技术的需求,以提供大量优质的朝鲜淫羊藿植物材料用于药用开发与商品化生产。
才燕董然赵春莉刘晓嘉齐园
关键词:朝鲜淫羊藿栽培技术种苗
东北对开蕨适宜栽培基质筛选的研究
东北对开蕨是国家二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为提高育苗质量,研究了不同栽培基质对其1a生组培苗生长的影响。在以草炭、山皮土、园土、菌渣和珍珠岩为材料按照不同比例配置的7种栽培基质[T1(CK1):草炭;T2(CK2):山皮土;...
赵超董然王克凤严海燕桑翰旭
关键词:组培苗幼苗栽培基质
文献传递
空气湿度对对开蕨组培苗光合特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对开蕨是国家二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为提高育苗质量,研究了不同空气湿度对其3年生组培苗光合特性的影响,设置4种空气湿度处理,即T1(CK,RH35%~45%);T2,RH65%±2%;T3,RH75%±2%;T4,RH85%±2%。结果表明:各处理净光合速率(Pn)均在09:00达到最大,之后持续下降,高温可能是主要制约因素;增湿可以有效降低叶片温度(TL),使经加湿处理的各组Pn日均值均显著高于对照,光补偿点(LC,P)显著降低;其中T2的Pn日均值、水分利用率(WU,E)显著高于其他处理,LC,P显著低于其他处理。认为4组处理中T2对环境的适应性最好,增加空气湿度至65%时有利于增强对开蕨组培苗的光合作用。
赵超刘晓嘉才燕黄祥童顾德峰董然严海燕
关键词:组培苗光合特性
长春市八种彩叶树种冻害调查研究
2016年
为促进长春彩叶树种有效利用,选取寒地城市长春市8种常用的彩叶树种(紫叶稠李、紫叶水蜡、金叶风箱果、金叶山梅花、金叶榆、紫叶李、金丝龙爪柳和金山绣线菊)为试验材料,以乡土树种水蜡作对照,初春取茎尖作超薄切片电镜透射观察,测定其相关生理指标,并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冻害级别和受冻情况。第二年天气回暖时对其材料采集地的实际生长情况进行观察调查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8种彩叶树种冻害情况为紫叶水蜡<紫叶李<紫叶稠李<金叶风箱果<金山绣线菊<金叶榆<金丝龙爪柳<金叶山梅花。
才燕董然刘晓嘉赵春莉齐园
关键词:彩叶树种冻害膜透性
紫叶水蜡种苗生产栽培技术被引量:1
2016年
以紫叶水蜡为研究对象,在紫叶水蜡种苗繁育与生产技术、观赏性栽培技术、养护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栽培技术方面进行了研究,以期实现紫叶水蜡规模化育苗、栽培与管理,满足人们对优质紫叶水蜡种苗技术上的需求。
才燕董然赵春莉刘晓嘉李香君
关键词:栽培技术种苗生产
对开蕨组培苗适宜栽培基质的筛选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筛选对开蕨组培苗的适宜栽培基质,为其推广栽培提供技术指导。【方法】以3年生对开蕨组培苗为试材,在以草炭、山皮土、园土、菌渣和珍珠岩为材料按照不同比例配制的7种栽培基质[T1(CK1):草炭;T2(CK2):山皮土;T3:V(园土)∶V(草炭)=2∶1;T4:V(园土)∶V(山皮土)=2∶1;T5:V(园土)∶V(山皮土)∶V(菌渣)=2∶1∶1;T6:V(草炭)∶V(山皮土)∶V(菌渣)=2∶1∶1;T7:V(草炭)∶V(珍珠岩)∶V(菌渣)=2∶1∶1]中进行试验,从植株的形态、生理和光合特性3个方面选取9项指标(株高、冠幅、单叶面积、新增叶片数、新增带孢子囊叶片数、比叶质量、叶绿素、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率)综合考察评价,在此基础上对各生长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再用隶属函数求出各处理的综合评价值,按该值对各基质排序,最后结合各基质配方的理化性质确定最佳基质。【结果】各基质配方的理化性质基本均在适合对开蕨组培苗生长的理想范围之内,只有T4的体积质量略高,通气孔隙略小;T1的pH值略低。除株高、冠幅和比叶质量外,单叶面积、新增叶片数、新增带孢子囊叶片数、叶绿素、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6项指标在不同基质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综合分析结果表明,T3处理的综合评价值最高,达到0.924,表明该基质配方较其他处理更适宜对开蕨组培苗生长,其余依次为T7、T2、T5、T6、T4和T1。【结论】对开蕨组培苗的适宜栽培基质为V(园土)∶V(草炭)=2∶1,该基质配方简便易行,适合推广应用。
赵超董然顾德峰黄祥童严海燕包文慧潘兰慧
关键词:组培苗栽培基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
濒危珍稀植物对开蕨组培苗的光适应性研究
2016年
【目的】研究适宜国家二级濒危珍稀植物对开蕨(Phyllitis scolopendrium)组培苗生长的光照条件,为其推广栽培提供技术指导。【方法】通过盆栽试验,在温度25~36℃,相对湿度55%~65%条件下,于温室内设置4种光照处理T1(CK)无遮光,T2遮光56%,T3遮光78%,T4遮光97%,对应光照强度分别为17 863~18 322,7 520~8 253,3 788~4 020,342~435lx。通过测定不同光照强度下3年生对开蕨组培苗的形态指标及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光合-光照强度响应曲线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等指标,筛选适宜对开蕨组培苗生长发育的光照条件。【结果】经遮阴处理(除T4处理外)的对开蕨组培苗较对照组叶片变薄,比叶重降低,单叶面积增大,叶绿素含量增多。随光照强度减小,Pn日均值、L_(UE)、P_(max)、A_(QY)和ΦPSⅡ均表现出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并在T2处理下达到最大,T4处理最小;Chl a/b、L_(CP)、L_(SP)、R_d、Fv/Fm、Fv/Fo、Fv′/Fm′、qP及NPQ均呈下降趋势。T1处理的Pn日变化呈"双峰"曲线,T2、T3、T4处理呈"单峰"曲线。【结论】4组处理中以T2处理的植株生长状态最好,故认为对开蕨组培苗生长的最适光照强度是7 520~8 253lx。
赵超才燕黄祥童董然顾德峰严海燕
关键词:组培苗光照强度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特性
两种溪荪鸢尾氮、磷、钾吸收量变化规律分析
2016年
以溪荪鸢尾品种"紫霞""紫蝶"为试材,分析了2种鸢尾干物质积累的规律,同时研究了氮(N)、磷(P)、钾(K)的吸收利用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干物质积累情况存在差异,"紫霞"整体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8月10日出现最高值;而"紫蝶"干物质积累整体呈现出S型曲线变化;氮、磷、钾积累量在2种鸢尾体内差异性显著,同时2种鸢尾在氮、磷、钾养分的积累规律均呈现出N>K>P的特点;2种鸢尾干物质积累规律明显与氮、磷、钾积累显著正相关,相关性系数大小顺序均为N>K>P。
才燕董然赵春莉刘晓嘉
长白山野生百合迁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技术被引量:6
2012年
对长白山野生百合进行了资源调查和引种驯化,结果发现:百合的病害较多,大多数品种喜肥并需遮阴;可进行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卷丹可利用腋球繁殖,有性繁殖种子需进行暖温处理.无性繁殖种球形成时间短,退化现象少于有性繁殖.培育基质为沙壤土.人工栽培的长白山野生百合在鳞茎的生长、观花、赏叶方面明显优于自然生长的野生百合.研究结果可为开发利用长白山野生百合资源提供技术支持.
崔凯峰黄祥童赵莹尹航赵伟金慧李江楠秦立武李晓杰范宇光肖颖黄利亚
关键词:野生百合资源分布物候田间管理
东北对开蕨孢子体诱导技术的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以东北对开蕨孢子为试材,采用无菌培养及常规繁殖的方法,研究了常规条件和无菌条件对孢子体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孢子最佳萌发培养基为1/4MS无糖培养基;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15g/L蔗糖;最佳孢子体无菌诱导培养基为MS培养基;最适宜的常规诱导条件是以草炭为最适宜基质,温度20~30℃,空气湿度95%。
王阳董然顾德峰刘美彤
关键词:孢子繁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