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571170)

作品数:7 被引量:38H指数:5
相关作者:戴雪荣师育新付苗苗俞立中郑祥民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粘土
  • 3篇硬粘土
  • 3篇古环境
  • 2篇粒度
  • 2篇湖底
  • 2篇长江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特征
  • 1篇第四纪
  • 1篇粘土矿
  • 1篇粘土矿物
  • 1篇全新世
  • 1篇中全新世
  • 1篇晚第四纪
  • 1篇晚更新世
  • 1篇晚更新世晚期
  • 1篇粒度特征
  • 1篇矿物
  • 1篇矿物特征

机构

  • 6篇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

  • 6篇戴雪荣
  • 5篇师育新
  • 4篇付苗苗
  • 2篇俞立中
  • 2篇郑祥民
  • 1篇畅莉
  • 1篇梁丽
  • 1篇史凯
  • 1篇周晶
  • 1篇赵敏

传媒

  • 2篇沉积学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国土与自然资...
  • 1篇现代地质
  • 1篇湖泊科学
  • 1篇地球与环境

年份

  • 3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苏州澄湖湖底硬粘土粒度特征及成因初探被引量:7
2008年
澄湖是太湖平原上的一个浅水湖泊,湖底十分平坦,主要由硬粘土组成,同时发育有NW—SE横穿澄湖的古河道和泥沼洼地。在接近湖泊中心部位的古河道中打钻获得了4m长的岩芯,并进行了详细的粒度分析。结果表明,该岩芯下部的硬粘土主要由细粉砂、中粉砂和粘土组成,分别占26.7%~38.1%,26.9%~34.3%和19.7%~26.2%,可命名为粘土质粉砂;众数粒径为10~50μm,平均占57.9%;平均粒径为6.3~6.9。将其与上部的湖泊沉积、镇江下蜀黄土和中国北方各地黄土的粒度比较表明,苏州澄湖湖底的硬粘土原本也是风尘沉积。
付苗苗戴雪荣师育新郑祥民
关键词:硬粘土粒度长江
苏州澄湖SC1孔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古环境演变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通过对苏州澄湖SC1孔沉积物的粒度、磁化率、孢粉和有孔虫等的实验分析,并结合沉积物的岩性构造特征以及AMS14C测年数据,探讨了晚更新世晚期以来苏州澄湖地区的气候波动特征以及海侵、海退沉积巡回序列。研究发现该区域气候与世界气候波动性一致,具有温暖湿润—冷而略干—温暖湿润—暖热潮湿—温凉略干—温暖湿润的波动变化特征;晚更新世晚期以来具有两个海相沉积地层,一为晚更新世晚期海侵(约为34 kaBP),另一为全新世中期海侵((6 955±50)aBP);整个剖面缺失硬粘土层,与之对应的则是两海相地层之间的泥砂互层;沉积环境经历了晚更新世晚期海侵期河床、河漫滩相—末次冰期干冷期河流湖沼相—全新世早期河口湾亚相—全新世中期滨浅海相—全新世晚期淡水湖沼相的演变过程。
史凯
关键词:晚更新世晚期古环境
苏州澄湖湖底硬粘土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被引量:7
2010年
位于太湖平原的苏州澄湖,湖底十分平坦,主要由硬粘土组成。在湖底获得18.00m长的柱样,0~6.00m为长江三角洲东部平原区的第一硬粘土层。通过AMS14C测年、元素含量测定及物源判别函数DF、n(Na)/n(K)与CIA指数计算和A-CN-K三角模型图等分析,探讨了该硬粘土的成因及堆积后的后期改造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该硬粘土形成于大约29~10kaB.P,为晚更新世晚期的风成堆积物。湖底硬粘土自堆积后至澄湖形成,长期暴露于地表,经历了强烈的风化成土作用,为中等风化强度。且3.50m上下段化学风化过程明显不同,3.50m以下硬粘土段为早期去Na、Ca阶段;3.50m以上硬粘土段已经进入中期去K阶段,经历了比前期更加强烈的化学风化和成土作用。反映了对全球气候变化及区域气候条件的响应。与典型风成堆积物相比,化学风化强度从洛川黄土→洛川古土壤、西峰红粘土→镇江下蜀土→澄湖SC6硬粘土→宣城风成红土依次增强。
梁丽师育新戴雪荣付苗苗郑祥民
关键词:硬粘土地球化学特征
澄湖SC7孔沉积物粘土矿物特征及其古地理意义被引量:5
2010年
苏州澄湖湖底残留有一条NNW—SSE延伸且已被淤平的古河道。通过对湖心区古河道段SC7孔沉积物的粘土矿物XRD分析及与湖底硬粘土(Q3)、湖岸区沉积(Q4)和长江口滩地现代沉积的比较,表明古河道充填沉积中的粘土矿物主要为伊利石,其次为高岭石、绿泥石、蛭石,还有少量蒙皂石及蛭石/绿泥石混层矿物;其中的伊利石和绿泥石含量均明显偏高,高岭石含量则偏低,伊利石结晶度也较高。粘土矿物组合兼具太湖流域地带性粘土矿物和长江口沉积物的特点,表明古河道充填沉积既有来自本流域表层物质和澄湖扩大过程中的湖岸崩积,也受到长江物源的影响。这一沉积过程也说明古河道在最大海侵时涨潮流和洪水引起海水和江水的频繁倒灌,直至淤塞和淹废。
师育新戴雪荣付苗苗俞立中
关键词:粘土矿物中全新世晚第四纪
苏州澄湖SC7孔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被引量:10
2009年
苏州澄湖湖底主要由硬粘土组成,同时残留有湖沼洼地和古河道.古河道大致呈NNW-SSE延伸,与历史文献所载"古三江"之一的东江基本一致,保存着硬粘土平原形成后从河流到湖泊环境演化的良好沉积记录.通过对湖心区古河道SC7孔2cm间隔取样和AMS14C测年、粒度、磁化率等测试分析,初步探讨了该孔的沉积粒度特征及古环境意义.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粗粉砂含量极少或不含,中—细粉砂和粘土分别占53%-65.8%和19.7%-40.1%;与河床硬粘土相比,粉砂含量较低,粘土含量较高,平均粒径较小,为正偏(硬粘土为极正偏),磁化率也明显较高.多种粒度指标和磁化率指标均表明,澄湖的形成具有河流、河流—湖泊过渡到湖泊的阶段性演化特点,为太湖平原湖荡区湖泊的河泛成因提供了新的证据.现代澄湖则明显受到人类活动的扰动影响.
史凯戴雪荣师育新俞立中
关键词:粒度磁化率
沉积物磁性特征对物源指示作用的探讨被引量:4
2008年
利用快速发展的磁学技术对环境系统中的自然物质和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次生物质进行物质来源鉴别是当前环境磁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文在简要介绍了磁学物质鉴别分析原理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沉积物磁性特征对物质来源的指示作用及其在古环境演变研究和现代环境污染研究中的实际应用,最后指出磁学鉴别物质来源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努力方向。
周晶戴雪荣付苗苗
关键词:磁性特征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硬粘土及其成因被引量:2
2008年
从颜色、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和古生物等方面分析硬粘土的沉积特征,重点分析了硬粘土的沉积环境和成土过程。硬粘土成土母质为末次冰期最盛期陆架沙漠化吹扬的风尘沉积,沉积物堆积在长江三角洲两翼的河漫滩上。古季风的强弱变化,使洪、枯水期交替出现。洪水期水位升高,淹没堆积在河漫滩上的沉积物;洪水期过后,沉积物开始成土过程,同时接受新的沉积,沉积始于成土的整个过程;分析了硬粘土与该区其它土壤的区别与联系。
赵敏戴雪荣师育新畅莉
关键词:硬粘土长江三角洲风尘沉积古环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