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09ZQ026-006)
- 作品数:14 被引量:151H指数:9
- 相关作者:付修根冯兴雷谭富文陈文彬王剑更多>>
- 相关机构: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生物学理学更多>>
- 羌塘盆地胜利河地区雀莫错组地层及其古环境被引量:22
- 2010年
- 在羌塘盆地胜利河地区实测了多条雀莫错组地层剖面,在区块南部剖面中采集到大量的硅化木以及一定含量的双壳类Astarte delicata Fan,A.cf.voltzii Goldfuss,Pleuromya sp.,Protocardia sp.,Modiolus sp.,Neomiodon sp.,Chlamys sp.等和孢粉化石Cyathidites,Deltoidospora,Neoraistrickia,Classopollis等。雀莫错组地层之下广泛沉积了一套那底岗日组火山-火山碎屑沉积,其火山岩喷发年龄为205~220Ma。雀莫错组地层之上与中侏罗统布曲组整合接触,依据上述特征确定了雀莫错组地层的时代为早-中侏罗世。雀莫错组地层沉积早期,以冲积扇-辫状河砾岩沉积为特征,之上沉积了一套三角洲相碎屑岩地层及局限台地相灰岩沉积,表现为一个向上变深的海侵序列。雀莫错组沉积期,胜利河地区处于偏潮湿的热带-亚热带环境。
- 付修根王剑吴滔何江林
- 关键词:沉积环境古气候羌塘盆地
- 北羌塘盆地索瓦组上段的时代、古气候及石油地质特征被引量:15
- 2012年
- 索瓦组上段是羌塘盆地演化晚期的一套潮坪—潟湖相沉积,分布于北羌塘盆地中部。通过对索瓦组上段区域地层对比,发现索瓦组上段在盆地东部、西部和南部的岩性变化较大,海相油页岩的出露地仅分布于北羌塘坳陷南部胜利河—长蛇山—托纳木一线的局限海湾—潟湖的边缘带,其形成明显受到了古地理条件的控制。根据索瓦组上段以及其下伏地层产出的生物化石组合,并结合油页岩的Re-Os同位素年龄,认为索瓦组上段的时代可能为早白垩世。对该组产出的孢粉化石组合和硅化木分析表明,索瓦组上段在沉积早期和晚期的古气候条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早期为温暖和湿润气候,而晚期为半干旱—干旱气候,这种垂向上的古气候变化特征不仅仅局限于胜利河地区,可能在整个北羌塘盆地都普遍存在。索瓦组上段发育的油页岩及其上部膏岩沉积组合的发现,对于评价羌塘盆地演化晚期的石油地质条件具有重要的意义。
- 曾胜强王剑陈明付修根吴滔熊兴国
- 关键词:地质时代古气候孢粉组合羌塘盆地
- 羌塘盆地上三叠统土门格拉组烃源岩生物标志物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19
- 2014年
- 首次对羌塘盆地上三叠统土门格拉组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进行了研究,揭示了生物标志化合物对该地区有机质生源构成、沉积环境和成熟度的指示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土门格拉组烃源岩中的有机母质为混合来源,既有陆生植物来源,又有低等水生生物来源,烃源岩的沉积环境为具有一定盐度的还原环境。烃源岩成熟度参数显示,土门格拉组烃源岩有机质演化程度已达到高成熟阶段。生物标志化合物的这些特征进一步证实了土门格拉组烃源岩具有较好的生烃潜力。
- 陈文彬付修根谭富文冯兴雷
- 关键词: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地球化学上三叠统羌塘盆地
- 羌塘盆地那底岗日组火山岩地层时代及构造背景被引量:21
- 2010年
- 野外地质调查发现,在羌塘盆地中央隆起带及其两侧的南、北羌塘拗陷中,那底岗日组及其同沉积地层之下广泛发育了一套古风化壳,古风化壳覆盖了石炭系、二叠系以及前人已确定的三叠系肖茶卡组,具有区域性展布的特点。结合在那底岗日组底部识别出来的底砾岩,证实了那底岗日组与下伏地层之间存在沉积间断。那底岗日组的沉积标志着新一轮盆地演化的开启。取自北羌塘中部胜利河地区英安岩SHRIMP锆石U-Pb年龄为(217.1±4.9)Ma,北羌塘西部冈玛错地区辉绿岩角闪石的40Ar/39Ar坪年龄为(197±4)Ma。结合近年来在羌塘盆地东部以及西部地区获得的那底岗日组火山岩喷发年龄,表明羌塘盆地那底岗日组火山岩的喷发年龄为205~220Ma,这一年龄也代表了羌塘中生代盆地的开启年龄。那底岗日组火山岩具有高的Nb/Zr(0.039~0.058),Ta/Hf(0.095~0.15)和Zr/Y(3.57~6.01)比值,在构造环境判别图(如Zr-Zr/Y和Th/Hf-Ta/Hf)上,那底岗日组火山岩大多位于板内玄武岩区。结合中生代盆地早期沉积演化特征,认为羌塘中生代盆地形成于伸展的构造环境。
- 付修根王剑陈文彬冯兴雷
- 关键词:古风化壳火山岩盆地演化羌塘盆地
- 北羌塘盆地那底岗日剖面中上侏罗统碳酸盐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沉积环境分析被引量:7
- 2012年
- 北羌塘盆地那底岗日剖面中上侏罗统碳酸盐岩发育,其中以布曲组和索瓦组最为发育,对研究该区中上侏罗统沉积环境具重要意义。通过对稀土元素分布规律、分布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值分析,表明该套碳酸盐岩中稀土元素平均总含量(ΣREE)较低,为35.305μg/g;ΣLREE/ΣHREE比值为7.769~9.046,轻重稀土分馏明显,且稀土总含量(ΣREE)与SiO2和Al2O3含量呈正相关,与CaO含量呈负相关,说明沉积期有大量陆源碎屑注入。δCe平均值为0.966,基本无异常,但不同地层中有一定变化,布曲组到索瓦组一段、二段沉积水体氧化性显示为强-弱-强演化过程。LaN/YbN比值为1.124~1.493,其中索瓦组二段数值最小,沉积时期水体酸性最弱。表明研究区沉积水体具弱还原性,沉积时期有大量陆源碎屑注入,为近岸碳酸盐岩沉积。
- 冯兴雷付修根谭富文陈文彬
- 关键词:北羌塘盆地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青藏高原北羌塘盆地中部发现晚巴通期-早卡洛夫期菊石被引量:6
- 2012年
- 最近在北羌塘盆地中部半岛湖地区索瓦组下段中发现了丰富的中侏罗世晚巴通期—早卡洛夫期菊石。这些菊石保存好,特征明显,可以与西特提斯地中海区菊石带进行精细对比。根据区域菊石化石群的对比,含菊石的地层可能不是索瓦组下段,而是夏里组。早卡洛夫期大头菊石的出现与同期全球海平面的上升同步,而地方性的含大头菊石的层序通常也指示了区域性的海侵。羌塘盆地早卡洛夫期大头菊石生物群的发现,证明羌塘盆地在早卡洛夫期还存在区域性的海侵,北羌塘盆地中部的半岛湖地区处于相对较深的广海碳酸盐台地环境,而不是前人所认为的羌塘盆地在卡洛夫期即发生大规模的海退,发生海退的时间应该在早卡洛夫期之后。晚巴通期—早卡洛夫期菊石生物群的发现对于重新认识羌塘盆地沉积构造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 曾胜强王剑陈明付修根吴滔熊兴国
- 关键词:菊石中侏罗世北羌塘盆地
- 北羌塘盆地沃若山剖面上三叠统土门格拉组沉积岩地球化学特征与构造背景分析被引量:22
- 2010年
- 沉积岩中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对沉积环境、沉积物的物源和构造背景具有十分重要的指示作用(示踪)。对采自北羌塘盆地钙质泥岩样品中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门格拉组微量元素中的深源元素(如N i、Cu、Ga等)普遍低于地壳粘土岩中的平均值,纵向上逐渐减小,而典型陆源元素Zr等的平均含量远高于地壳粘土岩中的平均含量,反映了大量的陆源物质的沉积且随着沉积作用的进行从底部到顶部陆源性质逐渐增强的特征;此外,Cr/Zr、Th/Sc、Th/U、Rb/Sr、Cr/Th等微量元素比值的特征还表明沉积物物源具有浅源、长英质、风化严重的特点。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和纵向变化规律表明土门格拉组从底部到顶部,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上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反映了沉积作用分异度低—高—低—高的特点及其沉积环境的还原—氧化—还原—氧化的变化过程。通过沉积岩La-Th-Sc、Co-Th-Zr/10和Sc-Th-Zr/10构造环境判别图、La/Th-H f和Th/Sc-Sc关系图解以及Th/U源岩判断分析,综合说明沃若山剖面土门格拉组沉积物源区主要以大陆岛弧构造背景为主,同时也有类似于被动大陆边缘构造背景的因素。
- 冯兴雷付修根谭富文陈文彬
- 关键词:北羌塘盆地稀土元素
- 藏北羌塘盆地胜利河油页岩干酪根特征及碳同位素指示意义被引量:18
- 2009年
- 胜利河油页岩位于北羌塘盆地南部,走向长超过34km,宽9km。笔者对该油页岩各岩系干酪根进行了分离、镜鉴、元素分析和碳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该油页岩干酪根为Ⅱ型干酪根,油页岩中干酪根含量较高,介于15.79%~20.37%,具有富氢少氧的特征,其H/C和O/C比率分别为1.11~1.19和0.08~0.25,为胜利河地区非常好的烃源岩。油页岩层干酪根13C相对富集,具有相对较高的δ13CPDB值(-20.79‰^-21.78‰),与胜利河地区油页岩母源为较单一的藻类有关。藻类的大量繁殖造成了该类生物死亡埋藏速率远大于氧化速率,在还原环境下大部分藻类还未被氧化就被埋藏,从而保留了原始藻类略富13C的特征。胜利河油页岩的空间展布以及规模明显受古泻湖环境的控制。
- 付修根王剑汪正江何江林
- 关键词:羌塘盆地干酪根碳同位素
- 南羌塘侏罗系烃源岩氯仿沥青“A”组分碳同位素特征被引量:8
- 2010年
- 对南羌塘侏罗系布曲组和夏里组烃源岩氯仿沥青"A"组分碳同位素分析表明,碳同位素主要受有机母质及沉积环境影响,夏里组烃源岩氯仿沥青"A"组分的碳同位素较重,而布曲组烃源岩氯仿沥青"A"中族组分的碳同位素组成相对较轻。并且它们普遍存在碳同位素逆转现象,夏里组烃源岩氯仿沥青"A"组分的碳同位素逆转表现为:δ13C饱和烃<δ13C非烃<δ13C芳烃<δ13C沥青质,主要受有机质母源控制;布曲组烃源岩氯仿沥青"A"组分的碳同位素逆转表现为:δ13C非烃>δ13C沥青质>δ13C饱和烃>δ13C芳烃,主要与生物降解作用有关。
- 陈文彬伊海生谭富文廖忠礼付修根杜佰伟冯兴雷
- 关键词:烃源岩碳同位素
- 羌塘盆地那底岗日地区布曲组碳酸盐岩烃源岩稀土元素分布特征及意义被引量:9
- 2011年
- 对采自羌塘盆地那底岗日地区布曲组碳酸盐岩烃源岩进行了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海相碳酸盐岩烃源岩稀土总量(ΣREE)最大值75.21μg/g,最小值20.58μg/g,平均值为36.67μg/g。稀土元素北美页岩标准化后具有相对富集轻稀土,亏损重稀土的特点。布曲组碳酸盐岩烃源岩Ce/Ce*值为0.83~0.93,平均为0.88,显弱负异常;Eu/Eu*值为0.68~1.58,大部分样品的Eu/Eu*为弱负异常,少部分样品显正异常。稀土元素的这些特征大体反映了那底岗日地区布曲组沉积期总体为弱氧化的沉积环境,由于海侵的扩大和水体分层影响,部分底层水体由于缺氧而变为还原环境。
- 陈文彬谭富文伊海生付修根冯兴雷
- 关键词:羌塘盆地布曲组碳酸盐岩稀土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