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1CB512103)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1
相关作者:梁波杨森丁延涛张学军汤华阳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易感
  • 1篇易感基因
  • 1篇中国汉族
  • 1篇中国汉族人
  • 1篇全基因组
  • 1篇全基因组关联...
  • 1篇系统性红斑
  • 1篇梅毒
  • 1篇梅毒患者
  • 1篇抗HIV抗体
  • 1篇抗体
  • 1篇狼疮
  • 1篇狼疮易感基因
  • 1篇基因
  • 1篇基因组
  • 1篇共感染
  • 1篇汉族
  • 1篇汉族人
  • 1篇红斑
  • 1篇SLE患者

机构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1篇丁延涛
  • 1篇汤华阳
  • 1篇杨森
  • 1篇梁波
  • 1篇张学军

传媒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梅毒患者抗HIV抗体的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采集1 303例梅毒确诊患者的血样进行HIV检测,同时对HIV感染者进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凝集试验(TPPA)检测,并分析结果。结果显示,1 303例梅毒患者中,合并HIV感染8例,占所有梅毒患者的0.6%,在8例患者中男4例,女4例;二期梅毒4例,潜伏期梅毒4例。2012年新确诊的18例HIV感染者中,合并梅毒感染的HIV患者8例,占所有HIV感染者的44%。
梁波丁延涛杨森
关键词:梅毒HIV共感染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meta分析搜寻中国汉族人系统性红斑狼疮易感基因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在中国大陆汉族人群和中国香港汉族人群的两项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研究基础上,利用GWAS meta分析方法搜寻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关联的遗传变异,进一步鉴定中国汉族人SLE的易感基因/位点。方法利用中国大陆汉族人SLE GWAS数据[1 047例SLE患者和1 205例正常对照,493 955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和中国香港汉族人SLE GWAS数据(612例SLE患者和2 193例正常对照,514 221 SNPs),参照HapMap和千人基因组计划中国汉族人数据,分别进行基因型推测后利用METAL软件进行meta分析,与既往报道SLE的GWAS结果进行比较,初步发现与SLE关联的候选SNP。选取最有统计学意义的一些SNPs,在其他独立的中国大陆汉族人群中验证(1 104例病例和3 312例正常对照),并通过连锁不平衡分析和重组率作图指示出SLE遗传易感区域或者易感基因。结果通过全基因组关联研究meta分析,既往报道易感基因/区域HLA(6p21)、TNFSF4(1q25.1)、STAT4(2q32.3)、TNFAIP3(6q23.3)、IRF5(7q32.1)、BLK(8p23.1)、WDFY4(10q11.23)和ETS1(11q24.3)的30个SNPs达到全基因组关联水平(P_meta<5.0×10-8),进一步在中国汉族人群中证实以上基因对SLE的易感性。通过与高加索人群比较,WDFY4、ETS1、DDX6、SLC15A4、RAS-GRP3、HIP1和ZNF689/PRR14与SLE的关联性仅在亚洲人群报道,其中WDFY4和ETS1在meta分析中达到全基因组关联水平。根据meta分析结果,选择非MHC区域并且尚未报道区域中较为显著的31个SNPs(P<5.0×10-4)在独立的中国汉族人群中进行验证,发现11个SNPs在验证人群显示与SLE可能存在关联(P<0.05)。合并3个独立人群的数据分析后显示rs6804441(3q13.3)和rs6705628(2p13.1)与SLE显著关联(Pcombined<5×10-8);另外发现rs2785197(11p13)、rs2252996(10q22.1)、rs11717455(3p22.2)、rs10892301(11q23.3)和rs4622329(12q23.2)与SLE提示关联(5.38×10-7≤Pcombined≤5.98×10-6)。深入分析新发现的2个关联信号和5个提示关联信号,对每个关联SNP周�
汤华阳张学军
关键词:META分析方法中国汉族人狼疮易感基因全基因组SLE患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