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3553)

作品数:17 被引量:117H指数:7
相关作者:何琪杨陈阳张会鲜李海燕周辛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水利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4篇肿瘤
  • 4篇耐药
  • 4篇耐药性
  • 3篇多柔比星
  • 3篇多药
  • 3篇多药耐药
  • 3篇多药耐药性
  • 3篇生物标志
  • 3篇生物标志物
  • 3篇衰老
  • 3篇标志物
  • 2篇岩舒
  • 2篇岩舒注射液
  • 2篇药物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注射
  • 2篇注射液
  • 2篇精准

机构

  • 11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北京大学肿瘤...
  • 1篇北京市海淀医...
  • 1篇北京市密云县...
  • 1篇北京市密云县...
  • 1篇北京水利医院

作者

  • 11篇何琪杨
  • 5篇陈阳
  • 2篇李海燕
  • 2篇张会鲜
  • 1篇徐榕
  • 1篇秦龙
  • 1篇韩西娟
  • 1篇张颖萍
  • 1篇周静
  • 1篇周辛平

传媒

  • 3篇临床和实验医...
  • 2篇中国新药杂志
  • 2篇老年医学与保...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药学学报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河南中医
  • 1篇中国医药生物...
  • 1篇国际老年医学...
  • 1篇湖北中医药大...
  • 1篇药学研究

年份

  • 4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3年全球衰老研究的重要成果概述被引量:2
2013年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2013年各国研究者继续保持对衰老与老年病防治的强烈关注,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在长寿机制、表观遗传调节衰老、
何琪杨
关键词:衰老全球人口老龄化老年病
C型臂引导下微创介入联合整脊疗法及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观察C型臂引导下微创介入联合整脊疗法及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采用C型臂引导下靶点射频热凝术联合臭氧消融术联合整脊疗法及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治疗,对照组100例采用C型臂引导下靶点射频热凝术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日本骨科学会改良腰痛评分法(M-JOA)、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M-JOA评分、VA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且治疗组患者的M-JOA评分、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和77.00%,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结论给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C型臂引导下靶点射频热凝术联合臭氧消融术联合整脊疗法及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治疗的临床疗效较佳,能够降低患者的疼痛感。
杨立马海鹰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C型臂微创治疗整脊疗法
基于精准医学的抗肿瘤靶向药物敏感性预测及其研发应用被引量:9
2015年
抗肿瘤靶向药物已经成为临床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这些药物的广泛使用也促进了精准医学的快速发展。基因组学及相关生物医学技术的广泛应用、肿瘤免疫疗法的突破使精准地预测对抗肿瘤药物敏感的患者成为可能。利用生物标志物筛选敏感患者进行富集设计,使成功上市的靶向新药克唑替尼的临床评价模式,与传统细胞毒类药物的研发模式明显不同,开创了临床精准抗肿瘤评价的新时代。此外,本综述还探讨了肿瘤的异质性、耐药性与准确预测靶向药物敏感性的关系。通过上述问题的深入探讨,对抗肿瘤靶向药物敏感性的预测及其新药研发提供了新视角。
张会鲜何琪杨
关键词:药物敏感性生物标志物
血糖波动对危重外伤患者生存状况影响的研究
2015年
目的研究血糖波动对危重外伤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2月到2014年2月入住急诊重症监护病房(ICU)的60例危重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并记录第一个24 h的血糖情况,每隔2 h检测一次,计算患者血糖的平均值(MEAN)、标准差(SD)、变异系数(CV)、血糖不稳定指数(GLI)、日最大血糖波动值(LAGE)以及28 d病死率。根据患者的MEAN和GLI的中位数把患者分为高MEAN+高GLI组(A组,6例),高MEAN+低GLI组(B组,10例),低MEAN+高GLI组(C组,12例),低MEAN+低GLI组(D组,32例),观察并比较各组患者的血糖变化水平及生存状况。结果四组患者的血糖变化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MEAN,C、D组较低,A、B组较高;血糖波动水平SD、CV、GLI、LAGE等B、D组较低,A、C组较高;APACHEⅡ评分D组最低,A组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糖发生率以A、B组较高,D组最低;低血糖发生率以A组最高,B、D组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ICU住院时间、28 d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U入住时间D组时间最短,效果较好;28 d病死率D组最低,A组最高,总体死亡率为8.3%。结论较低血糖波动患者的高血糖和低血糖的发生率较低,同时患者的病死率的也较低。所以在临床治疗中应尽量降低患者的血糖波动,必要时可给予降糖治疗。
张颖萍秦龙
关键词:血糖波动
岩舒注射液影响人HL-60白血病耐药细胞耐药性的机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研究复方中药岩舒注射液能否抑制人白血病HL-60多药耐药细胞增殖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采用人白血病HL-60敏感细胞及其HR-20耐药细胞进行研究。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多柔比星的荧光强度变化,免疫印迹方法检测P-糖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岩舒注射液作用耐药和敏感细胞的IC50值相近,没有明显的交叉耐药性。岩舒注射液增加高三尖杉酯碱对耐药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增加多柔比星在耐药细胞内的积聚。免疫印迹法检测到:岩舒注射液处理后明显降低耐药细胞的P-糖蛋白水平。结论:岩舒注射液能克服人白血病HL-60细胞的多药耐药性,其机制与降低P-糖蛋白的水平有关。
陈阳何琪杨
关键词:岩舒注射液多药耐药性高三尖杉酯碱P-糖蛋白
2012年国外衰老与抗衰老研究的重要进展被引量:7
2012年
面对全球性老龄化的挑战,发达国家明显加强了衰老及其干预机制的研究。纵观2012年国外衰老与抗衰老的研究成果,无论是传统研究方向还是新开辟的研究领域均取得了明显的进展。神经系统衰老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仍然占重要的地位,端粒酶的调节功能研究依然取得快速的进展;而肠道微生物与衰老的关系研究,给我们提供了衰老发生与健康老龄化的新视角。本述评主要根据2012年国外最顶尖的基础研究杂志“Naturd’、“Science”和“Cell”上发表的研究文章,介绍衰老与抗衰老取得的重要进展;结合相关领域的持续关注问题,从而对全球衰老与抗衰老的研究方向有更为明确的了解。
何琪杨
关键词:抗衰老健康老龄化肠道微生物干预机制神经系统
苦参碱与粉防己碱逆转人MCF-7细胞耐药性的作用与机制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中药有效成分苦参碱与粉防己碱合用能否逆转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多药耐药性。方法:使用人乳腺癌MCF-7和耐多柔比星的MCF-7/DOX细胞进行研究。采用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罗丹明123荧光强度的变化;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糖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苦参碱作用耐药和敏感细胞的IC50相近,耐药细胞对苦参碱没有明显的交叉耐药性;流式细胞术分析发现苦参碱单独处理MCF-7/DOX耐药细胞,可以微弱地降低其耐药性,并且与粉防己碱有协同作用;苦参碱与多柔比星合用,可以增加多柔比星对MCF-7/DOX耐药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且与粉防己碱有协同作用;苦参碱和粉防己碱、多柔比星合用处理细胞,MCF-7/DOX耐药细胞株P-糖蛋白表达水平下降。结论:苦参碱与粉防己碱合用具有协同作用,能逆转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多药耐药性,降低P-糖蛋白的表达。
李海燕陈阳何琪杨
关键词:多药耐药性苦参碱粉防己碱多柔比星
岩舒注射液克服人乳腺癌MCF-7细胞多药耐药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岩舒注射液能否克服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多药耐药性。方法使用人乳腺癌MCF-7和耐多柔比星的MCF-7/DOX细胞进行实验。采用MTT法检测岩舒注射液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岩舒注射液处理后细胞内多柔比星的荧光强度变化,免疫印迹方法检测岩舒注射液处理后凋亡相关蛋白和P-糖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岩舒注射液处理耐药和敏感细胞的抑制率相近,没有明显的交叉耐药性(P>0.05)。原药1/16浓度的岩舒注射液能明显地引起两种细胞凋亡。5 nmol/L多柔比星和1/256、1/128浓度的岩舒注射液合用处理MCF-7/DOX耐药细胞,细胞的存活率分别从86.8%降低至74.6%(P<0.05)和71.6%(P<0.01),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此外,岩舒注射液还能增加多柔比星在耐药细胞内的积聚。免疫印迹检测显示:岩舒注射液处理使耐药细胞P-糖蛋白表达水平下降。结论岩舒注射液能够克服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多药耐药性,其机制是降低P-糖蛋白的表达。
李海燕陈阳何琪杨
关键词:多药耐药性岩舒注射液多柔比星中药药理
多基因表达计数技术及其生物医学应用被引量:1
2012年
许多慢性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或是慢性传染病如艾滋病、病毒性肝炎均涉及多种基因的相互作用,检测疾病和药物治疗过程中大量基因的表达变化,将为疾病的诊断和疗效评价提供可靠的分子标志物。除了共性变化之外,疾病的发生和治疗还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发展整合个体组学鉴定可能是揭示个体差异的重要途径,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Michael Snyder教授课题组首次报道了此方面的研究成果。使用基因芯片、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的方法,历时两年半跟踪监测了一名志愿者体内4万余种基因以及蛋白质水平的分子变化,比临床其他指标更早地发现了该志愿者已罹患糖尿病。
陈阳何琪杨
关键词:多基因表达生物医学心脑血管疾病MICHAEL计数
肿瘤异质性与抗肿瘤靶向药物的耐药性被引量:24
2016年
抗肿瘤靶向药物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肿瘤的治疗效果,但部分患者在治疗后6-12个月出现的耐药性往往导致治疗失败。产生耐药性的原因主要是肿瘤的异质性。肿瘤异质性与肿瘤干细胞的发生、遗传物质不稳定、细胞间竞争和随机性相关。有多种机制参与肿瘤细胞对靶向药物的耐药性。肿瘤异质性和耐药性对肿瘤精准治疗是一种挑战,需要在研发抗肿瘤新药中予以关注。
何琪杨
关键词:肿瘤异质性耐药性生物标志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