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4072)

作品数:13 被引量:25H指数:3
相关作者:赵越郭丽冰徐文雅刘文秀陈凯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药学院广东药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篇地黄
  • 4篇六味地黄
  • 4篇斑蝥
  • 3篇制剂
  • 3篇色谱
  • 3篇色谱法
  • 3篇相色谱
  • 3篇六味地黄生物...
  • 3篇类球红细菌
  • 2篇多糖
  • 2篇液相色谱
  • 2篇液相色谱法
  • 2篇正交
  • 2篇正交试验
  • 2篇生物制剂
  • 2篇生物转化
  • 2篇水提
  • 2篇水提液
  • 2篇提液
  • 2篇响应面

机构

  • 10篇广东药学院
  • 3篇广东药科大学

作者

  • 12篇赵越
  • 6篇郭丽冰
  • 5篇刘文秀
  • 5篇徐文雅
  • 4篇杨霞
  • 4篇翁志平
  • 4篇陈凯
  • 3篇李德和
  • 3篇王君为
  • 3篇贾真
  • 2篇丁建新
  • 2篇杨银凤
  • 1篇陈艳芬
  • 1篇汤佩莲
  • 1篇余满
  • 1篇林勤
  • 1篇董斌
  • 1篇易志波

传媒

  • 4篇广东药学院学...
  • 3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食品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中药新药与临...
  • 1篇广东药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斑蝥经光合细菌生物转化后的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研究斑蝥经光合细菌生物转化后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等多种分离方法对乙酸乙酯萃取部位进行分离纯化,采用现代波谱技术结合文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斑蝥经光合细菌生物转化后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共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N-羟乙基斑蝥胺(1)、N-hydroxyethyl exo-4a-methyl-7ahydroxymethyl-4,7-oxabicyclo[2.2.1]-heptanes-1,3-dicarboximide(2)、N-[亚甲基-4'-(2'-羟基吡啶)]斑蝥胺(3)、N-[2'-(3',4'-二羟基苯基)乙酮基]-斑蝥胺(4)、N-乙酰基酪胺(5)、N-乙酰多巴胺(6)、2-(3',4'-二羟基苯基)-3-乙酰氨基-6-(N-乙酰基-2″-氨基乙基)-1,4-苯并二恶烷(7)。结论化合物2、3、4为新化合物。
易志波贾真赵越郭丽冰
关键词:斑蝥光合细菌化学成分
六味生物制剂有效组分片剂中马钱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六味生物制剂有效组分片剂中马钱苷含量。方法采用Ultimate Platisil C18色谱柱(250mm×4.6 mm,5μm),以乙腈-水(15∶85)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236 nm,柱温为35℃。结果马钱苷在质量浓度为50~350μg·ml^-1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平均回收率(n=6)为98.8%,RSD为2.3%。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快速简便,可作为六味生物制剂有效组分片剂中马钱苷含量测定的方法,为六味生物制剂有效组分片剂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杨霞翁志平杨银凤丁建新陈凯赵越
关键词:马钱苷高效液相色谱
类球红细菌中辅酶Q_(10)含量的测定及其动态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以液体培养为基础,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测定辅酶Q10含量的方法,测定类球红细菌中辅酶Q10的含量,进而测定在生长过程中单位质量的湿菌体中辅酶Q10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菌体中辅酶Q10的相对含量在对数期表现出增长趋势,并在稳定期趋于稳定,而在菌体衰亡期则表现出相对含量减少的趋势。在利用类球红细菌进行发酵生产辅酶Q10时,应在菌体生长的稳定期进行提取分离。
李德和王君为徐文雅郭丽冰贾真赵越
关键词:类球红细菌辅酶Q10高效液相色谱法
斑蝥水提液中总斑蝥素提取工艺的优化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对斑蝥水提液中总斑蝥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以斑蝥素质量分数为指标,通过调节水提液p H值使结合型斑蝥素转化为游离型,并采用正交设计法对斑蝥水提液的p H值、水提液与三氯甲烷的体积比、萃取次数3个因素进行优化,确定提取斑蝥水提液中总斑蝥素的工艺条件。结果确定的最优提取条件是:水提液p H值为1,水提液与三氯甲烷的体积比为1∶3,萃取3次。3次验证试验得到的总斑蝥素平均质量分数为10.69 mg/g,RSD为1.04%。结论斑蝥水提液中存在少量游离型斑蝥素以及大量结合型斑蝥素,该工艺可以更准确地反映斑蝥水提液中总斑蝥素的质量分数。
王君为陈凯余满徐文雅赵越
关键词:斑蝥素正交试验
经PBS生物转化后的斑蝥代谢液对Lewis肺癌小鼠的抑瘤作用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研究经PBS生物转化后的斑蝥代谢液对Lewis肺癌小鼠的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经PBS转化后的不同浓度的斑蝥代谢液对小鼠Lewis肺癌进行治疗,考察斑蝥代谢液对模型小鼠的一般情况,体重增加率,瘤重抑制率,胸腺和脾脏系数的影响,同时与代谢前的斑蝥水煎液作比较。结果:(1)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斑蝥水提液与斑蝥代谢液的体重增加率显著提高,具有显著性差异性(P 〈0. 01);其中斑蝥代谢液组较水提液组小鼠的体重增加率提高更明显,具有显著性差异(P 〈0. 01);(2)在瘤重抑制率方面,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药物对斑蝥代谢液组小鼠的抑制率增强,与斑蝥水提液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 〈0. 01);(3)在对胸腺和脾脏系数的改善方面,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斑蝥代谢液的低、中剂量组作用明显,具有显著性差异(P 〈0. 01),与斑蝥水提液相比,该方面的改善作用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 〈0. 01)。结论:斑蝥代谢液较水提液对Lewis肺癌小鼠的抑制作用增强,其作用的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实现的。
贾真徐文雅陈艳芬赵越
关键词:斑蝥抗肿瘤肺癌生物转化
响应面法优化类球红细菌中番茄红素提取工艺被引量:4
2015年
利用响应面法研究有机溶剂提取类球红细菌中番茄红素的工艺。以每克菌体提取所得番茄红素的量作为响应值,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皂化时间、料液比、超声时间及提取次数为自变量,采用响应面法研究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类球红细菌番茄红素提取量的影响并建立了番茄红素提取的回归模型,确定了番茄红素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为以丙酮为提取溶剂、皂化时间28 min、料液比1∶86(g/m L)、超声时间11 min、提取次数2次。在此条件下,番茄红素提取量为9 326.48μg/g。本实验所得工艺方法切实可行,为类球红细菌工业化发酵生产番茄红素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技术参考。
李德和王君为赵越
关键词:类球红细菌番茄红素响应面法
六味生物制剂有效部位残留正丁醇去除工艺优选及正丁醇残留量检测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建立六味生物制剂有效部位正丁醇残留量的检测方法,确定六味生物制剂有效部位残留正丁醇的最佳去除工艺。方法运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正丁醇残留量,以正丁醇残留量为考察指标,结合正交试验设计,优选最佳的残留正丁醇去除工艺。结果正丁醇残留量检测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9.62%,RSD为2.05%。六味生物制剂有效部位残留正丁醇的最佳去除工艺为每次加入0.5倍量水,80℃旋转蒸发3次,测得正丁醇残留量符合《中国药典》规定限量标准。结论本试验所建立的正丁醇残留量检测方法准确可靠,优选的正丁醇去除工艺简便可行,为后续产品研发奠定基础。
杨霞郭丽冰翁志平杨银凤丁建新陈凯赵越
关键词:正丁醇残留量气相色谱法
响应面法优化类球红细菌中辅酶Q_(10)超声提取工艺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优选类球红细菌中辅酶Q_(10)的最佳超声提取工艺。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辅酶Q_(10)质量浓度,以菌体中辅酶Q_(10)的质量浓度作为响应值,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超声波输出功率、超声波每次提取时间和超声波每次辐射时间这3个因素进行响应面试验设计。结果类球红细菌中辅酶Q_(10)的最佳超声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波输出功率为250 W,超声波每次提取时间为10 min,超声波每次辐射时间为8 s。在该条件下,辅酶Q_(10)质量浓度的预测值为11.535 1μg/m L,实测平均值为11.451 8μg/m L。结论本文所得工艺方法切实可行,为类球红细菌发酵生产辅酶Q_(10)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林勤徐文雅董斌陈艳芬赵越
关键词:类球红细菌辅酶Q10响应面法
六味地黄生物制剂的醇沉工艺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优选六味地黄生物制剂最佳醇沉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丹皮酚含量、多糖含量及浸膏得率为指标,考察六味地黄生物制剂的药液浓度、醇沉浓度、醇沉时间对醇沉工艺的影响,对试验结果进行综合评分。结果最佳醇沉工艺为:药液浓度为0.25g/ml,在温度为25℃时加入适量的乙醇使含醇量为65%,醇沉24 h。结论优化的醇沉工艺稳定可行,保证六味地黄生物制剂质量稳定可控。
刘文秀杨霞翁志平王计长汤佩莲赵越
关键词:六味地黄生物制剂丹皮酚多糖浸膏正交试验
六味地黄生物制剂总多糖的精制工艺优选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优化六味地黄生物制剂总多糖的精制工艺,为该制剂的开发提供参考。方法:以粗多糖质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醇沉浓度、醇沉时间、药液相对密度对总多糖醇沉工艺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蛋白质清除率和总多糖保存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三氯乙酸(TCA)-正丁醇法脱蛋白工艺。以色素清除率和总多糖保存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利用正交试验优化活性炭除色素工艺。结果:最佳醇沉工艺为醇沉浓度85%,醇沉时间6 h,药液相对密度1.05;粗多糖质量8.92 mg。最佳脱蛋白工艺为粗多糖溶液与TCA-正丁醇体积比1∶2,TCA-正丁醇(1∶15),振荡时间20 min,静置时间0.5 h;蛋白质清除率80.23%,总多糖保存率85.45%。最佳除色素工艺为脱色温度40℃,活性炭加入量6%,脱色时间40 min;色素清除率74.84%,总多糖保存率78.69%。结论:优选的精制工艺稳定可行,适用于六味地黄生物制剂总多糖保健产品的开发。
陈凯郭丽冰王计长刘文秀徐文雅赵越
关键词:六味地黄生物制剂总多糖醇沉工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