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2010SJB880031)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2
相关作者:王淼方文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云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大学生
  • 2篇动力论
  • 2篇主义
  • 1篇当代大学生
  • 1篇运行条件
  • 1篇政治
  • 1篇政治教育
  • 1篇治教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发展动力
  • 1篇社会发展动力...
  • 1篇社会主义
  • 1篇社会主义核心
  • 1篇社会主义核心...
  • 1篇思想政治
  • 1篇思想政治教育
  • 1篇思想政治教育...
  • 1篇同价
  • 1篇马克思主义
  • 1篇教育

机构

  • 4篇苏州大学
  • 2篇云南农业大学

作者

  • 4篇王淼
  • 2篇方文

传媒

  • 2篇学术评论
  • 1篇技术经济与管...
  • 1篇毛泽东邓小平...
  • 1篇甘肃社会科学
  • 1篇黑河学刊

年份

  • 6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运行条件被引量:1
2011年
机制构建必将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生机和活力。只有以激发受教育者的自觉能动性,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美好精神家园,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舆论环境为条件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才能有效运行,发挥其积极的推动力量。
方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科学发展动力论及其当代价值被引量:1
2011年
科学发展动力论是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其科学性在于其自身强烈的问题意识。科学发展观为科学发展动力论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全面指导。科学发展动力论改变了以往见物不见人的理论认知,在动力主体、矛盾的认知方式和阶段性目标的设立等方面为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新的视野。
王淼
当代大学生就业困境——表征·原因·对策被引量:11
2011年
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大学生就业出现了就业环境、就业观念、就业心理以及职业前景等困境。高校招生人数的急剧增加与市场刚性需求之间的强烈对比,以及各产业之间发展不平衡,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突出带来的岗位相对不足;价值多元的发展格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引发的伦理道德领域的问题,使大学生在就业的理想与现实之间产生了巨大的矛盾,陷入职业规划困境。一直以来高等教育管理上受行政干预较多,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方面与市场信息不对称,人才培养规格与市场发展要求不配套,学校和家庭教育引导不到位,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等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境的主要原因。当前,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理念,增加就业岗位的刚性需求,缓解结构性矛盾,加快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增进教育主体的价值目标共识,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建设和成长动力教育是逐步走出困境的基本路径。
王淼
关键词:就业观念就业困境共同价值观
推动延安精神进课堂的理论思考——以云南农业大学为研究对象
2011年
扎实推动延安精神进课堂、大力开展延安精神教育,是社会主义大学教育的内在要求,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推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动力源泉。云南农业大学历来高度重视,并以多种形式传播延安精神,以班级活动弘扬延安精神,在课余生活中渗透延安精神,社会实践中锤炼延安精神,发挥研究生和学生党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探索推动延安精神进课堂的有效路径,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云南农业大学的成功经验表明,推动延安精神进课堂必须在抓紧抓好各项具体工作的同时,着力构建长效机制体系。
方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的当代演进及其价值被引量:2
2011年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由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社会发展动力论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两部分组成。经典马克思主义动力论主要包括根本动力论、直接动力论和合力论等三部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在继承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中国发展实际,经历了统筹发展动力论到改革开放动力论、创新动力论,再到科学发展动力论四个阶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内涵,实现了其自成一体的发展。科学发展动力论从方法论视角吸纳改革开放动力论、创新动力论等实践成果,在更高层次上回应了统筹发展动力论,对推进当代中国乃至全球发展都有积极价值。
王淼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
试论大学生成长动力教育的外因合力
2011年
在大学生成长动力外因合力来源中,亲情是第一来源,家庭教育的力量会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大学精神感召力、知识传承穿透力、人际交往感染力是学校培养人和塑造人的重要外部推动力量。社会主导价值观的传播要求、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要求以及先进文化的感染力则时刻对社会的人才规格提出新的要求,是促进大学生成长的时代号角。成长动力教育是大学生实现从客体向主体转变的重要手段,须不断予以研究和实践。
王淼
关键词:大学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