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3YJC790030)

作品数:10 被引量:85H指数:6
相关作者:高丽娜蒋伏心朱舜刘亮李洁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7篇城市
  • 6篇城市群
  • 3篇长三角
  • 3篇长三角城市
  • 3篇长三角城市群
  • 2篇空间结构
  • 1篇地方化
  • 1篇地方化经济
  • 1篇地方政府
  • 1篇增长极
  • 1篇政府
  • 1篇数据分析
  • 1篇同创
  • 1篇区域创新绩效
  • 1篇区域经济
  • 1篇区域经济增长
  • 1篇区域经济增长...
  • 1篇外部性
  • 1篇协同创新
  • 1篇门槛

机构

  • 8篇南京中医药大...
  • 4篇南京师范大学
  • 4篇江苏师范大学
  • 2篇江苏省科技厅
  • 1篇南开大学

作者

  • 8篇高丽娜
  • 4篇蒋伏心
  • 4篇朱舜
  • 2篇颜姜慧
  • 2篇李洁
  • 2篇刘亮
  • 1篇高山
  • 1篇朱佩枫
  • 1篇熊季霞
  • 1篇马澜
  • 1篇张惠东
  • 1篇王钺

传媒

  • 2篇科技管理研究
  • 2篇工业技术经济
  • 1篇商业研究
  • 1篇华东经济管理
  • 1篇科技进步与对...
  • 1篇经济问题探索
  • 1篇学术论坛
  • 1篇西部论坛

年份

  • 2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集聚经济、创新溢出与区域创新绩效被引量:9
2015年
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由传统的劳动力、资本积累向创新要素数量与网络化程度转变。从来源看,区域创新源于区内自主创新与区外创新溢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直接受创新要素禀赋条件的影响,集聚经济因素通过空间外部性作用直接影响区域创新要素集聚能力与水平。同时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空间依赖产生区间创新溢出;对外开放过程中产生创新的国际溢出,都对区域创新绩效产生重要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集聚经济与创新溢出皆对区域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因此,应通过强化集聚经济效应,构建开放式创新环境,提高吸收能力以充分利用创新溢出效应,并促进企业价值网与区域创新网"两网合一",降低交易成本,不断提升区域创新绩效。
高丽娜张惠东
关键词:地方化经济城市化经济创新绩效
长江下游流域城市群集聚区的形成及空间特征被引量:1
2014年
长三角城市群经济空间扩展,以长江通道为"动力轴",逐渐与皖江城市群实现空间、经济一体化,区位紧邻与文化相通、集聚与扩散机制、快速交通束网络化运营等引致长江下游流域城市群集聚区战略格局显现。长江下游流域城市群集聚区城市集聚力差异明显,以上海、苏州、南京、杭州、宁波等为核心的圈层结构与沿江、沿海"双轴"扩展特征构成长江下游流域城市群集聚区空间结构的主骨架。协调空间发展战略、强化轴线功能、完善空间载体等策略将有力破解协调发展困境。
高丽娜朱舜颜姜慧
关键词:空间结构
区域协同创新的形成机理及空间特性被引量:9
2014年
创新扩散是推动区域经济生产率提高的重要源泉。区域协同创新是在创新要素的市场化流动基础上,以企业价值链网络为载体,实现区域创新要素共享,增强企业获取外部创新资源能力、进而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过程,是区域分工与合作的重要发展趋势。区域协同创新的形成,首要的推动力是创新主体的流动;其次是创新成果的市场交易与知识流动促成区域集体学习过程。创新要素空间分布"凸性"使协同创新伙伴选择具有地方化特征,进而区域协同创新过程中空间相互作用明显,是带动整体经济增长的重要机制。
高丽娜蒋伏心熊季霞
增长溢出渠道与长三角城市群增长格局演化被引量:2
2015年
核心城市经济增长的极化与扩散效应直接影响城市群增长格局变动,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城市增长极化效应的演化推动了该城市群由单核心向多中心发展。综合考虑经济规模权重的增长极化指数与经济增长溢出渠道的多元增长极化指数,及增长核心集中度指数等多指标的变化,本文对长三角城市群1995年以来增长格局特征及其演化的定量分析表明各指数基本呈现下降趋势,核心城市极化效应逐渐减弱,而核心城市增长的收敛性特征日益明显;长三角城市群均衡化发展的态势主要源于上海、苏州等地多核心的增长溢出效应带动了城市群内其他城市的快速发展;基于差异化的增长溢出渠道,不同城市发挥着增长核心作用。
高丽娜高山朱佩枫
关键词:长三角城市群
环境分权是否促进地方政府科技投入?被引量:3
2017年
在详细阐述环境分权对地方政府科技投入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在运用中国省际数据测算各省环境分权度的基础上,采用两步法GMM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其影响效应。结果表明,考察期内环境分权与地方政府科技投入之间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动态特征,随着环境分权度的提高,影响效应由"补偿效应"转变为"抵消效应"。
刘亮蒋伏心
关键词:地方政府科技投入
创新能力、空间依赖与长三角城市群增长核心演化被引量:8
2016年
城市群经济系统发展过程中,核心城市的增长极化与扩散作用是推动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关键机制。创新能力、要素集聚与扩散形成的区际空间外部性使得城市群增长核心不断演化,并形成系统协同发展的内在动力。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城市的极化效应呈现出下降趋势,对其主要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创新分工过程中创新要素集聚与创新溢出、空间依赖都对城市极化效应具有显著影响。因此,政策导向应从强化城市间创新分工、充分利用创新过程的空间外部性、推进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制度创新等方面着手。
高丽娜朱舜李洁
关键词:长三角城市群
规模效应、创新外部性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基于中国新世纪以来的数据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在要素区际流动性不断增强背景下,自然要素禀赋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趋于减弱,规模效应和创新外部性日益成为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及区间增长传递的重要因素。将规模效应和创新外部性纳入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分析框架,利用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分析表明:区域市场规模和创新外部性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产业规模对区域经济增长有正向影响但不显著。应建立和完善城市群主导的空间治理体系,强化区际创新溢出效应,提高区域空间关联网络化程度,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高丽娜蒋伏心马澜
关键词:区域经济增长城市群
创新集聚与溢出、空间效应与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发展被引量:9
2016年
核心城市极化与扩散效应的发挥是推动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关键机制。在要素集聚与扩散基础上形成创新集聚与溢出、城市间经济联系空间相互作用形成,引致城市间实现增长传递,是城市群系统协同发展的内生动力。长三角城市群主要核心城市经济规模集中度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对城市经济增长贡献主要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创新集聚与创新溢出、空间效应都对城市群协同发展产生显著影响。因此,政策导向应从强化城市间创新关联效应的政策激励、建立推进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协调机构等方面着手。
高丽娜朱舜李洁
关键词:长三角城市群
产业集聚对绿色创新的影响——抑制还是激励?被引量:29
2017年
通过构建综合考虑技术创新、环境、能源的绿色创新指标体系,从空间外部性的视角,探讨产业集聚水平对绿色创新的影响,并运用门槛面板模型进行实证考察。研究发现,产业集聚对绿色创新具有"U"型双门槛效应,集聚水平较低时,产业集聚抑制地区绿色创新;随着集聚水平的增加,产业集聚对绿色创新的负面作用逐渐减弱;当集聚水平跨过更高的门槛值时,产业集聚对绿色创新有激励作用。因此,应动态的处理产业集聚与绿色创新的关系,根据集聚水平的不同,制定差异化政策。
刘亮蒋伏心王钺
关键词:产业集聚空间外部性门槛效应
基于城市群协同发展的中国经济区划被引量:10
2014年
经济区划作为区域经济空间管治的重要战略工具,应与不同时期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相协调。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已呈现出区域城市化、城市集群化发展趋势,而且借助现代化、网络化的基础设施,城市间、城市群间空间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为城市群协同发展创造了条件。以城市群协同发展为战略思路,将我国国民经济区划分为泛长三角、泛珠三角与泛渤海等"三大泛经济区",拓展横向经济联系,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目标。政策应着力于解决外部性与协调问题。
高丽娜朱舜颜姜慧
关键词:经济区划空间结构城市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