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2009130)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相关作者:刘大群李星李亚宁杨静静潘阳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锈病
  • 3篇叶锈病
  • 3篇小麦
  • 2篇蛋白
  • 2篇小麦叶
  • 2篇小麦叶锈
  • 2篇小麦叶锈病
  • 2篇抗叶锈病
  • 1篇锈菌
  • 1篇亚基
  • 1篇叶锈菌
  • 1篇实时定量PC...
  • 1篇葡聚糖酶
  • 1篇小G蛋白
  • 1篇小麦抗叶锈病
  • 1篇小麦品种
  • 1篇聚糖酶
  • 1篇抗叶锈病基因
  • 1篇活性氧代谢
  • 1篇基因

机构

  • 3篇河北农业大学

作者

  • 3篇李星
  • 3篇刘大群
  • 2篇杨静静
  • 2篇李亚宁
  • 1篇李在峰
  • 1篇姜谓
  • 1篇闫媛媛
  • 1篇潘阳

传媒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作物学报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年份

  • 3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小G蛋白Rab2基因参与小麦抗叶锈病反应的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为了解叶锈菌侵染小麦后小G蛋白Rab2基因的表达情况,明确其与抗病性的关系,从分子水平上探讨小麦的抗叶锈病机制。以普通六倍体小麦近等基因系TcLr1和叶锈菌小种05-22-64①和05-8-63①为试验材料,构建小麦亲和与非亲和组合,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对小麦小G蛋白Rab2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小麦叶锈菌侵染过程中,Rab2基因主要在侵染的前期表达迅速,随着时间的推移表达量有所下降。非亲和叶锈菌菌株可以诱导小G蛋白Rab2基因表达量的升高,而亲和叶锈菌菌株抑制小G蛋白Rab2基因的表达。由此表明,小G蛋白可能与寄主和病原物的亲和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
杨静静李星李亚宁刘大群
关键词:小麦叶锈病小G蛋白实时定量PCR
小麦与叶锈菌互作体系中G蛋白α、β亚基的表达及其与抗病蛋白和活性氧代谢的关系被引量:1
2010年
为了从基因表达水平和抗病生理水平上了解小麦与叶锈菌互作过程中G蛋白的α、β亚基的作用,进一步揭示小麦的抗叶锈病分子机制和信号转导途径,以小麦抗叶锈病近等基因系TcLr1和叶锈菌05-22-64/05-8-63①为材料,构建了小麦与叶锈菌互作的亲和与非亲和组合,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对小麦G蛋白α、β亚基的基因表达量进行了检测。另外,以清水为对照,检测亲和与非亲和互作组合中,以及G蛋白抑制剂百日咳毒素PTX处理后再接种无毒性菌株的处理中,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以及活性氧产生速率的变化。结果发现,G蛋白的α亚基和β亚基都参与了小麦抗叶锈病的反应,并且可能在信号传递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无毒性叶锈菌可诱导G蛋白基因表达量的升高,而毒性叶锈菌会抑制G蛋白基因的表达。G蛋白α、β亚基在抗病反应信号传递过程中先后次序不同,β亚基基因的表达先于α亚基基因且表达量高于α亚基基因。另外,G蛋白可能通过诱导防卫酶和活性氧产生的增加来提高小麦对叶锈病的抗性。
杨静静李亚宁李星刘大群
关键词:小麦叶锈病葡聚糖酶
小麦品种周8425B抗叶锈病基因LrZH84的EST标记被引量:2
2010年
本研究利用周8425B与中国春杂交获得的F2和F3群体,采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SA),获得了与LrZH84紧密连锁的EST分子标记BF482555,并在F2和F3群体中检测的连锁距离分别为3.8cM和4.5cM,该标记在抗感品种间扩增出了共显性的多态性片段。这些研究结果证明,通过EST建立小麦抗叶锈病基因的分子标记是可行的,同时为周8425B抗叶锈病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了基础。
闫媛媛潘阳李星李在峰姜谓刘大群
关键词:小麦抗叶锈病基因EST标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