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933001)

作品数:60 被引量:1,340H指数:21
相关作者:姚先国周明海郭继强米红肖文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浙江财经学院浙江工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0篇经济管理
  • 11篇文化科学
  • 7篇政治法律
  • 4篇社会学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劳动力
  • 9篇工资
  • 8篇资本
  • 8篇教育
  • 8篇就业
  • 7篇人力资本
  • 7篇农村
  • 6篇养老
  • 6篇养老保险
  • 6篇农民
  • 6篇户籍
  • 6篇保险
  • 6篇城乡
  • 5篇社会养老
  • 5篇社会养老保险
  • 5篇农村社会
  • 5篇农村社会养老
  • 5篇农村社会养老...
  • 5篇农民工
  • 5篇民工

机构

  • 53篇浙江大学
  • 5篇浙江财经学院
  • 4篇浙江工商大学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安徽财经大学
  • 2篇南昌大学
  • 2篇浙江经济职业...
  • 2篇浙江财经大学
  • 1篇北京信息科技...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扬州大学
  • 1篇浙江外国语学...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浙江经贸职业...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奇瑞汽车股份...
  • 1篇宁波诺丁汉大...

作者

  • 27篇姚先国
  • 7篇米红
  • 7篇郭继强
  • 6篇周明海
  • 5篇姜俪
  • 4篇肖文
  • 4篇黄志岭
  • 3篇张海峰
  • 3篇曾国华
  • 3篇陆利丽
  • 3篇胡凤霞
  • 3篇韩娟
  • 3篇吕晓兰
  • 3篇钱雪亚
  • 3篇叶荣德
  • 2篇王跃梅
  • 2篇叶赛仙
  • 2篇赵克勤
  • 2篇辜晓红
  • 2篇方昕

传媒

  • 3篇统计研究
  • 3篇管理世界
  • 3篇中国人口科学
  • 3篇经济学动态
  • 3篇世界经济文汇
  • 3篇浙江大学学报...
  • 2篇教育发展研究
  • 2篇数量经济技术...
  • 2篇人口与经济
  • 2篇经济与管理研...
  • 2篇财经论丛
  • 2篇数学的实践与...
  • 2篇经济学家
  • 2篇中国工业经济
  • 1篇商业时代
  • 1篇中国青年研究
  • 1篇世界经济
  • 1篇广东社会科学
  • 1篇经济论坛
  • 1篇农业经济问题

年份

  • 2篇2015
  • 5篇2014
  • 14篇2013
  • 15篇2012
  • 21篇2011
  • 8篇2010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农民工代际差异再研究——基于工资决定和留城意愿的视角被引量:17
2014年
文章利用2003年和2008年两轮城镇住户收入调查数据,对农民工的代际差异从工资收入决定和留城意愿两个维度进行了统计分析、实证检验与时点间的比较。回归结果表明,两代农民工在工资收入决定与留城意愿两个层面并不存在显著的代际差异,农民工整体仍倚重职业流动来提升其收入水平。具体来看,新生代农民工尤其是2008年的新生代农民工具有更高的教育水平,但其教育回报率并不存在显著的代际差异,也没有随时间而"水涨船高";两代农民工均倚重职业流动来提高其收入水平,在2008年表现得更为突出;两代农民工在两个调查年度均表现出很高的留城意愿;影响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因素主要表现为时点差异而非代际差异;迁移型职业流动不利于2008年新生代农民工留城意愿的提高;除城市可提供的收入水平外,养老、医疗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水平是影响农民工整体是否留在城市的重要因素。
吕晓兰姚先国
关键词:农民工代际差异留城意愿
农民工非正规就业选择研究被引量:24
2011年
本文利用200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进行的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研究调查数据,对农民工非正规就业的进入条件、就业影响因素以及就业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从事非正规就业的农民工相对具有更狭窄的社会资本和更少的工作初始投入;教育显著提高了农民工从事非正规就业的概率,滞后一期的市场状态对农民工非正规就业选择不会产生显著影响;就业分流并没有导致农民工就业市场出现内部分层,农民工非正规就业存在着强的自选择。
胡凤霞姚先国
关键词:农民工非正规就业
功能性与规模性收入分配:研究进展和未来方向被引量:12
2012年
收入分配研究是经济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不同时期收入分配的研究重点不尽相同。早期收入分配理论集中于功能性收入分配,主要探讨国民收入在各生产要素间的分配。新古典的边际主义解释以及劳动收入份额稳定使研究兴趣转移至规模性收入分配,探讨个体间收入差距及其扩大的原因。1980年代以来全球劳动收入份额下降使经济学界再次关注要素收入分配,形成了功能性和规模性收入分配研究并重的局面。然而,两种收入分配研究各自平行展开,却很少有研究关心两种分配的相互关系。本文在梳理收入分配研究脉络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功能性和规模性收入分配联系的理论和实证思路。
周明海姚先国肖文
市场的性质:从“无形之手”到“有形之网”被引量:3
2011年
市场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制度之一,自亚当.斯密以来经济学研究本质上就是围绕市场而展开的。然而,经济学家却一直未能提供一个关于市场本身的理论。本文从科斯范式出发,探讨"市场为何存在"这一基本问题以及识别市场存在的边界条件和替代条件。在市场存在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无处不在的、多维度的交易成本如何塑造市场宏观架构和市场微观结构、如何决定市场网络中企业的性质、市场网络劳动分工机制以及交易成本与市场网络如何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本文结论认为,现代经济学不仅应当研究作为"无形之手"的市场,更应当研究作为"有形之网"的市场。
赖普清姚先国
关键词:交易成本市场网络市场微观结构
教育质量对地区劳动生产率的影响被引量:64
2010年
借鉴Behrman & Birdsall(1983)的有效教育概念,本文利用1980—2005年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估计了平均教育年限(教育数量)和平均师生比率(教育质量)对地区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本文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以师生比率衡量的教育质量对劳动生产率有显著且稳健的正效应,在均值处师生比率每上升一个标准差(0.916)有助于提高地区劳动生产率约3.09%。教育数量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大小部分取决于教育质量的高低。教育质量越高教育数量对劳动生产率的促进效应越大。本文的结论暗示过于快速的教育数量扩张而不增加教师供给可能并不是最有效率的教育资源配置方式。
张海峰姚先国张俊森
关键词:教育质量有效教育劳动生产率
中国农村地区间收入极化及构成变动——一个新的动态分解公式及其应用被引量:7
2012年
对新发展的极化测度指标及其分解公式做进一步的分解,并分析了中国农村地区间人均纯收入的极化及其变动。结果表明:2006年之前极化程度波动上升,随后逐年下降;从收入来源的角度来看,工资性收入对极化程度的贡献最大,而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对极化程度的贡献逐年提高;收入变动的结构效应会导致极化程度的提高,而集中效应会导致极化程度的降低。
姚先国叶荣德
关键词:极化
基尼系数理论最佳值及相应的居民收入分配方式研究
2013年
本文对近年来研究基尼系数的文献进行了回顾,对胡祖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推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成员的收入应呈等差数列分布,并由此计算出了基尼系数的理论最佳值。同时,对相应的居民收入分配方式和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现状进行了分析。
刘汝良董秋仙朱向洪
关键词:基尼系数
中国经济非均衡增长和国民收入分配失衡被引量:70
2010年
本文重新测度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劳动收入份额,发现1998以后劳动收入份额持续下降。将劳动再划分为原始劳动和人力资本,同时利用城市住户调查数据,本文发现1988—2007年我国人力资本收入份额显著提升以及原始劳动收入份额持续下降。扩展MRW增长框架后,研究表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变动与经济增长过程要素的非均衡增长密切相关。物质和人力资本高增长带来相应要素收入份额的增长,原始劳动缓慢增加使其收入份额持续下降。利用1995—2007年要素增长数据,研究发现物质资本稳定增长、人力资本增速放缓以及原始劳动停滞增长是总体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原因。将原始劳动与最低工资相联系,研究认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与回报不匹配是理解国民收入分配向资本倾斜的关键。
周明海肖文姚先国
关键词:劳动收入份额人力资本要素收入份额非均衡增长
城乡分割、工资差异与就业机会不平等——基于五省城镇住户调查数据的经验研究被引量:26
2011年
文章基于5个省份的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计算了城镇劳动力市场不同层面的城乡分割程度,比较了分割程度大小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在工资回报层面,可观测到分割现象的省份显示,在各省份内部,相对高端领域的分割程度均弱于相对低端领域,在同一领域内,经济发达省份的分割程度均高于经济相对落后省份;而在就业机会层面,五省均可观测到分割现象,并且在行业角度观察到了分割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的强相关关系。
张昭时钱雪亚
关键词:户籍工资差异就业机会
高校扩招对大学毕业生工资的干预效应被引量:21
2014年
基于'控制-干预'的思想,文章使用1998~2009年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通过双差分模型和三次差分模型,分析了高校扩招政策对大学毕业生工资的干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大学毕业生群体中,受到扩招影响的新毕业生遭受了一定程度的工资损失;考虑高中毕业生的相对变化后,高校扩招对大学新毕业生年工资的负效应显著减弱。在扩招干预效应的变化上,本文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扩招对新毕业生工资的负效应逐渐减弱,受扩招影响的较年长大学毕业生的工资损失降低。
姚先国方昕钱雪亚
关键词: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干预效应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