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Z121107001012006)

作品数:6 被引量:61H指数:5
相关作者:王满宜滕星杨胜松王陶赵刚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武警北京总队第二医院北京航天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外固定
  • 3篇外固定架
  • 3篇固定架
  • 2篇愈合
  • 2篇髓内
  • 2篇髓内钉
  • 2篇缺损
  • 2篇外固定器
  • 2篇骨缺损
  • 2篇骨折
  • 2篇骨折不愈
  • 2篇骨折不愈合
  • 2篇股骨
  • 2篇固定器
  • 2篇关节
  • 2篇不愈
  • 2篇不愈合
  • 1篇带血管
  • 1篇带血管蒂
  • 1篇带血管蒂腓骨

机构

  • 5篇北京积水潭医...
  • 2篇武警北京总队...
  • 1篇北京医院
  • 1篇北京航天总医...
  • 1篇新汶矿务局

作者

  • 5篇杨胜松
  • 5篇滕星
  • 5篇王满宜
  • 4篇王陶
  • 3篇赵刚
  • 2篇夏志林
  • 1篇苏闻
  • 1篇蔡晓杰
  • 1篇陈海波
  • 1篇金莹
  • 1篇李淑华

传媒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应用单边重建外固定架骨运输并保留原钢板治疗股骨骨缺损被引量:3
2015年
下肢大段骨缺损的治疗是临床常见且棘手的难题,单纯应用松质骨移植,面临骨量不够、植入骨愈合困难等问题难以解决[1-2].目前治疗此类疾病的金标准是带血管蒂腓骨骨移植和骨运输术.但前者对手术技术要求较高,有供区损伤、易发生应力骨折及骨不连的风险[3-4],一旦手术失败,患者难以接受;而后者需要患者长时间带外固定架,造成生活不便并存在针道感染等难以避免的并发症.有学者采用骨运输结合内固定治疗大段骨缺损,认为具有固定可靠、保持力线、有效维持肢体长度及可以早期拆除外架的优势.我们采用保留原有接骨板,以单边重建外架进行骨运输的方法治疗股骨骨缺损1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黄雷夏志林滕星杨胜松王满宜
关键词:大段骨缺损外固定架股骨
外固定架辅助髓内钉技术治疗股骨畸形和股骨干骨折不愈合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辅助髓内钉(fixator assist nailing,FAN)技术治疗股骨畸形、股骨十骨折不愈合伴畸形和畸形愈合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FAN技术治疗8例股骨干骨折不愈合伴畸形、3例维牛素D抵抗性佝偻病性股骨畸形、2例股骨干骨折畸形愈合..男11例,女2例;年龄16-50岁,平均33岁。10例采用一期手术,3例采用二期手术。12例采用单边外固定架,l例采用环形外固定架。8例采用顺行髓内钉,5例采用逆行髓内钉。2例患者采用自体髂骨植骨,l例骨痂剪碎后植骨。结果12例患者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21个月。7例股骨干骨折不愈合的患者骨折在术后3-6个月愈合,平均3.8个月。5例股骨畸形行截骨术的患者截骨端在术后3-5个月(平均3.5个月)愈合。根据Paley评分标准,9例为优,2例为良,1例为可。术前下肢不等长(48.2±23.0)mm,术后为(27.3±24.6)mm,肢体长度增加4.6-41.0mm(平均23.3mm)。术前机械轴偏向(27.5±24.4)mm,术后(6.3±8.3)mm。末发生感染和神经、血管损伤。结论FAN技术结合了外固定架安全、微创、便于调节,可准确矫正畸形优点和髓内钉固定患者依从性高特点,可有效地治疗代谢性骨病引起的股骨畸形、股骨干骨折不愈合伴畸形和畸形愈合。
杨胜松黄雷滕星赵刚王陶王满宜
关键词:股骨骨折不愈合外固定器髓内
应用混合式外固定支架骨搬运技术治疗胫骨干骺端骨缺损被引量:21
2013年
目的探讨应用混合式外固定支架骨搬运技术治疗胫骨干骺端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3年2月收治并获完整随访的9例男性胫骨干骺端骨缺损患者资料,年龄25~66岁,平均45.0岁;骨缺损部位:胫骨近端4例,远端5例;感染性骨缺损5例,非感染性骨缺损4例。双侧胫骨长度差异平均为13.0mm(-2-30mm),胫骨缺损长度平均为8.3cm(4-13cm)。对于非感染性骨缺损患者,一期行外固定支架固定、缺损端修整术,一期或二期于胫骨正常干骺端行截骨延长术。对感染性骨缺损患者先行扩创、混合式外固定支架固定、抗生素骨水泥或抗生素人工骨植入术,二期于正常干骺端行截骨延长术。结果9例患者术后获平均22.4个月(16-35个月)随访。所有患者的延长端和对合端均达骨性愈合,延长长度平均为8.9cm(5-13cm)。除1例合并短缩、马蹄足畸形的患者拒绝矫正外,其余8例患者术后胫骨短缩平均为4mm(1-14mm)。外固定指数平均为1.8个月/cm(1.2-2.6个月/cm),无感染复发。末次随访时,根据Paley等提出的评分标准评定疗效:骨性结果:优7例,良2例;功能结果:优4例,良5例。并发症发生情况为1.4种/例。结论应用混合式外固定支架骨搬运技术可成功治疗胫骨干骺端骨缺损,保留邻近关节的功能,可靠地固定胫骨两端的小段松质骨。但需谨慎应用对合端加压的方法促进愈合,建议积极进行自体骨植骨。
滕星黄雷杨胜松王陶赵刚王满宜滕星
关键词:胫骨伊利扎罗夫技术骨延长术
牵拉成骨技术结合胫距或胫跟融合术治疗踝关节周围感染性骨折不愈合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 总结应用混合外固定架进行胫骨运输术和延长术结合胫骨距骨融合术或胫骨跟骨融合术治疗踝关节周围感染性骨折不愈合的结果.方法 2003年4月至2013年3月对26例胫骨远端合并距骨和跟骨感染性骨折不愈合的患者实施混合式外固定架固定术、清创术.清创术后胫骨远段及踝关节前内侧创面2 cm×4 cm~4 cm×8 cm.二期行胫骨近段截骨运输术,待胫骨与距骨或跟骨对接后行胫距或胫跟融合术.对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2 ~ 38个月,平均32个月.胫骨近段截骨区新生骨长度为4~15 cm,平均8 cm.18例在对接端实施清创术,其中14例附加自体骨植骨术,3例合并腓骨缺损者直接短缩肢体,使胫骨与距骨加压,术后延长肢体至双下肢等长.待对接端骨折愈合、胫骨近段截骨运输处新生骨成熟后去除外固定架.平均带外固定架时间15个月.所有融合术均成功,感染无复发.2例在融合区出现6°内翻畸形.结论 胫骨牵拉成骨术结合胫距融合术或胫跟融合是治疗踝关节周围感染性骨折不愈合特别是大段骨缺损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黄雷王慎东滕星杨胜松夏志林赵刚王陶王满宜
关键词:骨髓炎关节融合术外固定器
外固定架辅助髓内钉治疗膝外翻或膝内翻畸形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股骨远端截骨(distal femur osteotomy,DFO)和外固定架辅助髓内钉(fixator assist nailing,FAN)技术治疗股骨侧膝外翻或膝内翻畸形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采用FAN技术治疗的14例17侧下肢畸形患者,包括12例膝外翻和5例膝内翻畸形。手术方法采用单边外固定架固定股骨,股骨髁上部位微创截骨,矫正畸形后逆行髓内钉固定,所有患者均未植骨。测量患肢术前和术后的股骨远端外侧角(lateral distal femur angle,LDFA)、机械轴偏离度(mechanical axis deviation,MAD)、膝关节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并进行分析。结果:14例患者均得到完整随访,随访时间12-72个月,平均34个月。患者截骨端在术后3-5个月(平均3.5个月)愈合。根据Paley功能评分标准,12例为优,2例为良;12例患者的15侧肢体术后MAD在膝关节中心内侧15 mm至外侧10 mm之间,患肢力线得到满意矫正;17侧肢体有11侧LDFA达到正常范围(84°-90°)。没有患者发生感染和神经血管损伤,术后膝关节活动范围同术前无显著差异。结论:FAN技术结合了外固定架安全、微创、便于调节、可准确矫正畸形的优点,以及髓内钉固定时患者依从性高的特点,可有效地治疗年轻患者的股骨侧膝外翻或膝内翻畸形。
杨胜松黄雷滕星王陶王满宜
关键词:外固定架截骨术
中老年人帕金森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 了解帕金森病(PD)患者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情况,分析HP感染与PD症状、病程、运动并发症等的相关性. 方法 在我院门诊随机选取PD患者(PD组)72例,记录基本资料,并进行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Hoehn-Yahr(H-Y)分期、39项PD调查表(PDQ-39)、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简明精神状态评定量表(MMSE)、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等量表评分,同时选取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100例,所有入组者做13C-尿素呼气试验. 结果 HP感染率分别为37.5%(27例)和32.0%(3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PD患者根据起始症状不同分组,以强直少动起病者HP感染率52.2%(12例)略高于以震颤起病者30.6%(15例),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HP感染者的HY分期为(2.6±0.7)期,高于非感染者(2.2±0.9)期(P=0.03).且H-Y分期≥2期的患者HP感染率46.4%(26例),高于<2期的患者6.25%(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HP感染与PD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年龄、UPDRS总分、UPDRS-Ⅲ、PDQ-39、病程、剂末现象、异动症均无相关性. 结论 HP感染以中晚期PD患者为著,HP可能与疾病的进展存在相关性,是否影响运动并发症的产生,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验证.
种红苏闻李淑华金莹蔡晓杰陈海波
关键词:帕金森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