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项目(2005Y296)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高志明更多>>
相关机构:襄樊学院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学

主题

  • 3篇史记
  • 3篇《史记》
  • 1篇修辞
  • 1篇言志
  • 1篇艺术
  • 1篇艺术价值
  • 1篇音韵美
  • 1篇语言
  • 1篇语音
  • 1篇语音修辞
  • 1篇诗经
  • 1篇诗言志
  • 1篇司马迁
  • 1篇《诗经》

机构

  • 2篇襄樊学院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高志明

传媒

  • 2篇襄樊学院学报
  • 1篇襄樊职业技术...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史记》语音修辞例谈
2009年
司马迁在写作《史记》中,为配合抒发强烈的主体情感而在语音修辞上下过功夫。它主要表现为《史记》语言形式上的节奏、韵律与太史公主体思想情感之间的同构关系。
高志明
关键词:《史记》司马迁修辞音韵美
从“诗言志”到“史言志”——《史记》文学发生论
2006年
司马迁在《史记》中发愤抒情,为中华民族写心。他自觉将“诗言志”的艺术观念移植到《史记》中,完成了从“诗言志”到“史言志”的转变。这正是《史记》文学性得以产生的根本。
高志明
关键词:《史记》《诗经》
《史记》语言的四字格结构被引量:3
2006年
《史记》中四字格结构类型广泛,主要有主谓格、动宾格、向心格、并并格、四并格、后补格、虚字格、象声格、叠字格等九种。这些四字格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是构成《史记》民族化、大众化语体风格的重要成因。
高志明
关键词:《史记》艺术价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