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0704)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2
相关作者:罗云桑元俊甘云李祥王明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元件
  • 2篇接受腔
  • 2篇假肢
  • 2篇负刚度
  • 2篇刚度
  • 1篇电磁线圈
  • 1篇形状记忆
  • 1篇形状记忆合金
  • 1篇永磁
  • 1篇永磁体
  • 1篇元件设计
  • 1篇致动
  • 1篇设计原理
  • 1篇拮抗
  • 1篇拮抗作用
  • 1篇记忆合金
  • 1篇假肢接受腔
  • 1篇合金
  • 1篇恒力
  • 1篇仿生

机构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4篇罗云
  • 2篇李祥
  • 2篇马全超
  • 2篇王明
  • 2篇甘云
  • 2篇桑元俊
  • 1篇王明辉
  • 1篇张文光
  • 1篇王明辉

传媒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SMA超弹性的恒力结构设计及其在人工括约肌的应用
人工器官与周围组织的生物力学不匹配将导致组织萎缩、缺血坏死或植入体失效,是基于力学作用实现功能替代的人工器官保持其远期性能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以治疗便失禁的人工括约肌为对象,研究在大变形范围实现恒力稳定夹持的技术原理...
王明辉
关键词:形状记忆合金
文献传递
压握过程对球囊扩张支架性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12年
压握过程中支架发生塑性变形及加工硬化现象将对支架的后续变形行为产生影响.研究利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支架的完整变形过程,评价了扩张后支架的各项性能,并与未考虑压握过程的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压握过程不仅会导致扩张后支架的形状发生变化,同时会使回弹率和最大应力增大,支架最大可扩张直径变小.
王明马全超张文光罗云
可变式假肢接受腔的负刚度挤压腔体单元设计原理被引量:2
2014年
针对功能性假肢的功能传递与安全性之间的矛盾,提出了分时间歇承载的形状可变式假肢接受腔设计方案,以避免残肢软组织长时间承受过高载荷,导致组织缺血坏死.设计了一种负刚度挤压腔体单元,通过抽真空方式驱动腔体单元收缩,实现了对软组织的松紧夹持,且负刚度腔体单元具有松紧切换所需驱动力小和对软组织过载保护的功能.实验验证了该设计原理的可行性.
甘云李祥桑元俊王明辉罗云
关键词:假肢接受腔负刚度
界面压力可控式假肢接受腔设计被引量:6
2013年
功能性假肢接受腔需要同时具备穿戴舒适性与力及运动的传递功能,两者对人机界面提出刚柔特性相反的要求,对接受腔的设计形成了矛盾。针对这一矛盾,提出分时间歇和分区交替承载的界面压力可控式假肢接受腔设计概念,以最大化其功能传递性,并且避免残肢软组织长时间承受过高载荷。设计一种负刚度挤压腔体单元,通过抽真空方式驱动腔体单元收缩改变接受腔内壁形状,实现接受腔对残肢软组织适配界面的刚柔特性协调及快速转换。理论分析负刚度挤压腔体单元的力学特性,该特性使其对软组织松紧挤压转换所需的驱动力小,有利于小型化驱动单元,同时也使接受腔对软组织具有过载保护的功能。以该单元为基础构建假肢接受腔试验模型,并对其界面压力响应特性进行试验评价,初步实现了对接受腔界面压力的控制,并证明了该设计方案可以同时提高接受腔的功能传递性和舒适安全性。
甘云李祥桑元俊DANIEL S U罗云
关键词:接受腔负刚度
基于拮抗作用机制的仿生致动元件设计
2012年
为了减少致动元件的能量消耗,模拟自然肌肉高效驱动的拮抗作用机制,设计了以力学拮抗作用的能量转化而实现运动能量输出的新型致动元件.以高能量密度的磁体和具有良好伸缩性能的聚合物构建致动元件,分析了致动元件的磁场力与弹性力的拮抗特性及其运动触发机制,同时,实验分析了以电磁线圈为拮抗作用触发元件的力学特性.结果表明,电磁线圈能够有效触发具有磁场能和弹性势能元件的拮抗作用,以力学拮抗形式的能量转换方式可构建高效致动元件.
马全超王明罗云
关键词:永磁体电磁线圈拮抗作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