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科研项目(03JS041)

作品数:12 被引量:53H指数:5
相关作者:董玉云费良军任建民郭小雷朱兴华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兰州交通大学“青蓝”人才工程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2篇膜孔灌
  • 10篇肥液
  • 8篇入渗
  • 6篇肥液入渗
  • 3篇湿润体
  • 3篇湿润体特性
  • 3篇肥液浓度
  • 2篇单点
  • 2篇点源入渗
  • 2篇入渗特性
  • 2篇数学模型
  • 2篇尿素
  • 2篇交汇
  • 1篇氮肥
  • 1篇氮肥施用
  • 1篇氮素
  • 1篇氮素运移
  • 1篇施肥
  • 1篇施肥方式
  • 1篇施用

机构

  • 12篇西安理工大学
  • 9篇兰州交通大学

作者

  • 12篇费良军
  • 12篇董玉云
  • 3篇任建民
  • 2篇郭小雷
  • 1篇朱兴华
  • 1篇程东娟

传媒

  • 5篇干旱地区农业...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水利水电技术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灌溉排水学报

年份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膜孔灌条件下不同氮肥施用后的转化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通过室内入渗试验,研究了膜孔灌条件下不同氮肥的转化特性。结果表明,施入铵态氮肥后土壤铵态氮含量在膜孔中心垂向表层0~5.5 cm内变化,再分布15 d土壤铵态氮损失了68%,再分布20 d铵态氮基本完全转化;随再分布时间的延长,硝态氮的含量在土壤表层10 cm范围内逐渐增加,在10 cm以下,硝态氮的含量7 d前先增大再减小,7 d后一直增大。施入硝态氮肥后,硝态氮含量7 d内变化很小,7~10 d内明显减少,10 d以后减少缓慢。施入尿素后,土壤中铵态氮在5 d后达到峰值,20 d后下降至土壤的本底值;而土壤硝态氮一直平稳升高,于施肥20 d后达到最大值;土壤铵态氮含量和硝态氮含量均沿着远离膜孔中心的方向逐渐减小。
董玉云郭小雷费良军穆红文
关键词:膜孔灌氮肥
膜孔肥液多向交汇入渗湿润体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通过室内膜孔肥液多向交汇入渗试验,研究了肥液入渗下湿润锋的运移特性,建立了湿润锋运移距离与入渗时间的经验模型。试验显示,交汇界面处的垂直湿润锋运移速率大于膜孔中心处垂直湿润锋运移速率;膜孔多向交汇入渗交汇界面的湿润锋形状近似于半椭圆型,并建立了湿润锋形状的纵剖面方程,研究了湿润体内土壤含水率的分布规律。研究成果可为进一步进行膜孔灌溉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董玉云费良军
关键词:膜孔灌溉肥液入渗湿润体特性
单点源肥液入渗尿素的运移转化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通过室内入渗试验,研究了单膜孔入渗条件下尿素的运移与转化特性。结果表明:溶质运移的对流机理是尿素分子运移的主要机制。土壤胶体对尿素分子的吸附作用表现为尿素在膜孔中心附近范围内的含量较高。施肥5d后土壤铵态氮达到最高峰,随后的10d内迅速下降至土壤的本底值;而土壤硝态氮一直平稳升高,于施肥后15d达到高峰值。该成果为进行膜孔灌施肥技术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董玉云费良军穆红文
关键词:膜孔灌肥液入渗尿素
膜孔灌单向交汇肥液入渗湿润体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通过室内膜孔单向交汇肥液入渗试验,研究了肥液入渗下湿润锋的运移特性,建立了湿润锋运移速率与入渗时间的经验模型;分析了膜孔单向交汇面湿润锋形状,建立了交汇面湿润锋运移距离随时间变化模型;研究了湿润体内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水分再分布的规律。研究成果为进一步进行膜孔灌溉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雷雁斌董玉云费良军
关键词:膜孔灌肥液入渗湿润体特性
肥液浓度对膜孔单向交汇入渗NO3^--N运移特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08年
通过室内入渗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膜孔肥液单向交汇入渗NO3--N的分布特性。研究表明,不同肥液浓度的膜孔入渗湿润体膜孔中心和交汇界面中心垂向土壤NO3--N的浓度锋运移距离与土壤水分运动的湿润锋一致;肥液浓度越大,相同入渗时间的NO3--N浓度锋运移距离越大,土壤NO3--N浓度最大值越大,相同深度处土壤NO3--N浓度也越大。建立了肥液交汇入渗湿润体膜孔中心和交汇界面中心垂向土壤NO3--N浓度分布特征与湿润体深度之间的分段函数模型,经实测资料验证表明,该模型精度较高。入渗供水过程中,NO3--N浓度锋运移距离和浓度最大值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再分布过程中,NO3--N浓度前锋运移距离随时间延长而增大,而NO3--N浓度最大值逐渐减小。
董玉云费良军穆红文任建民
关键词:膜孔灌肥液浓度
膜孔单点源肥液入渗湿润体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23
2006年
该文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单点源肥液入渗的湿润体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湿润锋的纵剖面形状曲线符合椭圆方程;湿润锋运移距离随时间的变化符合幂函数方程;建立了湿润体纵剖面动态变化的数学模型和膜孔肥液入渗累积入渗量的经验模型以及湿润体平均含水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湿润体内土壤水分的分布特性。该研究为进一步进行膜孔灌溉技术研究奠定了基础。
费良军董玉云朱兴华
关键词:膜孔灌肥液入渗湿润体特性
肥液浓度对膜孔入渗水分运移特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06年
通过清水与不同肥液浓度的膜孔单点源室内入渗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肥液膜孔入渗量、湿润锋运移距离及土壤含水量分布。揭示了土壤膜孔入渗量和湿润锋运移距离随肥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大的规律;建立了不同肥液浓度膜孔入渗量和湿润锋运移经验模型;提出了由清水入渗参数、湿润锋运移参数和肥液浓度分别推求膜孔入渗量和湿润锋运移距离的理论模型,经实测资料验证表明,模型精度较高;随肥液浓度的增大,湿润锋运移距离越大,相同深度处的土壤含水量也增大。研究成果为进一步进行膜孔灌溉技术研究奠定了科学基础。
董玉云费良军程东娟
关键词:膜孔灌点源入渗肥液浓度
肥液浓度对膜孔单向交汇入渗水分运移特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通过清水与不同肥液浓度的膜孔单向交汇室内入渗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膜孔肥液单向交汇入渗量、湿润锋运移距离及土壤含水量分布。提出了土壤入渗量和湿润锋运移距离随肥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大的规律;建立了不同肥液浓度膜孔入渗量和湿润锋运移距离经验模型。经实测资料验证,模型精度较高;肥液浓度越大,相同时间的湿润锋运移距离越大,相同深度处的土壤含水量也越大。
董玉云费良军任建民
关键词:膜孔灌肥液浓度
土壤质地对单膜孔肥液入渗水分及氮素运移的影响被引量:17
2009年
为了探求特定条件下的水肥运移规律,该文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土壤质地对单膜孔肥液入渗水分运移及NO3--N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土壤质地的单膜孔肥液入渗累积入渗量均符合Kostiakov入渗模型;水平湿润距离和垂直湿润距离随时间的变化均符合幂函数方程;质地对土壤含水率的分布和再分布的影响均较大;供水结束时,不同土壤质地的NO-3-N含量在湿润土体表层10cm范围内的高含水率段分布均比较均匀,且NO3--N含量相差较小;NO3--N本底值对湿润体表层10cm范围内NO-3-N含量分布和再分布的影响不大。
董玉云费良军任建民
关键词:膜孔灌肥液水分运移NO3--N
膜孔肥液多向交汇入渗特性及数学模型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通过室内入渗试验,分析了膜孔肥液多向交汇入渗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4个膜孔肥液多向交汇入渗模型。减渗量模型建立在膜孔肥液自由入渗参数和减渗量参数已知的条件下,分段函数模型建立在膜孔肥液多向交汇入渗各阶段入渗模型均为幂函数的条件下,增渗率模型建立在膜孔肥液多向交汇入渗相对膜孔清水多向交汇入渗增渗率和清水入渗参数已知的条件下,减渗率模型建立在膜孔肥液单向交汇入渗相对膜孔肥液自由入渗的减渗率、膜孔肥液多向交汇入渗相对膜孔肥液单向交汇入渗的减渗率和膜孔肥液自由入渗参数已知的条件下。经实测资料验证,所提出的4个模型计算精度均较高。
董玉云郭小雷费良军
关键词:膜孔灌肥液入渗入渗特性数学模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