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1203111) 作品数:4 被引量:45 H指数:3 相关作者: 王丹丹 孙岩 孙建伟 张家洁 高瑛 更多>> 相关机构: 郑州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剂量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影响。方法:选取毛细支气管炎患儿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每组30例,三组均行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和布地奈德治疗,低剂量组加用1μg/kg干扰素α1b治疗,高剂量组加用2μg/kg干扰素α1b治疗。比较三组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血清炎性因子的变化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高、低剂量组与对照组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对照组,高、低剂量组的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CRP、TNF-α、IL-6水平相比于治疗前均降低,相比于对照组,高、低剂量组的上述指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低剂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不良反应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效果显著,但不同剂量对疗效影响不大,综合经济效益及不良反应情况,低剂量的干扰素α1b更值得推介。 李树林 许江山关键词:干扰素 雾化吸入 毛细支气管炎 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治疗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治疗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安全性。方法在患儿家属知情同意下,采用开放设计,疗前、疗后对照研究的方法,选择有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患儿240例,除常规治疗外,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治疗,疗程7 d,1个疗程后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 240例患儿治疗前红细胞、血小板、尿粪常规、肝肾功能、心肌酶谱正常,1个疗程后,除7例心肌酶谱升高外,其他各项指标均未发现异常,且用药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治疗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未发现不良反应,临床用药安全。 王丹丹 史长松 王彦利关键词:重组人干扰素Α-1B 雾化治疗 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 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分析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辅助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将138例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9例。两组患儿均进行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规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5 d后的临床治疗效果及退热情况、咳嗽程度、生命体征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过5 d治疗后,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及退热率均高于对照组;中重度咳嗽率、生命体征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辅助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效果显著,用药安全性高,于患儿的转归有利。 骆战辉关键词:重组人干扰素Α-1B 雾化吸入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枸橼酸咖啡因与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分析 被引量:31 2016年 目的探讨枸橼酸咖啡因与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apnea of prematurity,AOP)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AOP患儿8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0例给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氨茶碱治疗。比较2组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2.5%)与对照组(7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动过速(5.0%)、喂养不耐受(10.0%)、高血糖(7.5%)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5.0%)低于对照组(22.5%、27.5%、25.0%、20.0%)(P<0.05),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率(5.0%)与对照组(7.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枸橼酸咖啡因治疗AOP疗效与氨茶碱相似,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张磊 高瑛 孙建伟 赵子艳 王丹丹 王席娟 孙岩 张家洁关键词:原发性呼吸暂停 氨茶碱 早产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