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WKJ2007-2-005)

作品数:7 被引量:31H指数:4
相关作者:孙爱华严杰樊欢夏肖萍李向阳更多>>
相关机构:杭州医学院浙江大学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耐药
  • 5篇球菌
  • 5篇抗生素
  • 5篇肺炎
  • 5篇肺炎链球菌
  • 4篇耐药性
  • 3篇内酰胺
  • 3篇内酰胺类
  • 3篇酰胺类
  • 3篇类抗生素
  • 3篇基因
  • 3篇Β-内酰胺类
  • 2篇抗生素耐药
  • 2篇Β-内酰胺类...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类
  • 1篇新型疫苗
  • 1篇药物
  • 1篇药物作用

机构

  • 6篇杭州医学院
  • 4篇浙江大学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徐州医学院附...
  • 1篇嘉善县第一人...

作者

  • 6篇孙爱华
  • 4篇严杰
  • 3篇樊欢
  • 2篇夏肖萍
  • 1篇徐银海
  • 1篇李向阳
  • 1篇孙琦
  • 1篇叶云飞

传媒

  • 3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徐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年份

  • 4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2005—2009年徐州地区341株肺炎链球菌耐药性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了解近年徐州地区肺炎链球菌对不同抗生素耐药性的变化。方法采集徐州地区2005年至2009年341株肺炎链球菌临床菌株,二倍微量稀释法检测其对11种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 341株肺炎链球菌临床菌株对青霉素敏感(PSSP)145株、中度耐药(PISP)80株、高度耐药(PRSP)116株,分别占42.5%、23.5%和34.0%,从2005年至2009年耐药率由35.9%逐渐上升至77.8%。5年中,万古霉素未见耐药株;左氧氟沙星和氯霉素总耐药率分别为10.6%和12.9%;阿奇霉素、四环素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程度高,总耐药率分别为86.8%、85.9%和77.7%。145株PSSP对3代头孢菌素较敏感,耐药率仅为4.1%~8.3%,青霉素不敏感株(PNSP,包括PISP和PRSP)对3代头孢菌素耐药率为26.5%~58.7%。红霉素对PSSP与PNSP的耐药率分别为22.8%和91.8%。结论肺炎链球菌临床菌株对青霉素耐药率逐年上升,万古霉素、氯霉素和左氧氟沙星对肺炎链球菌临床菌株较敏感,阿奇霉素、四环素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程度高。
徐银海孙爱华
关键词:肺炎链球菌耐药性抗生素
肺炎链球菌comD/E/C基因重组表达及ComD/C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相关性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构建肺炎链球菌调控感受态形成的二元信号传导系统(TCS)基因comD/comE/comC的原核表达系统,探讨ComD和ComC封闭后细菌耐药性变化。方法:采用PCR扩增全长comD、comE和comC基因,并用常规基因工程技术建立其原核表达系统。采用SDS-PAGE及Bio-Rad凝胶图像分析系统检测目的重组蛋白rComD、rComE和rComC表达量。免疫家兔制备rComD、rComE和rComC抗血清。检测肺炎链球菌菌株ComD和ComC被抗血清封闭后对青霉素和头孢胺噻耐药性的变化。结果:与报道序列比较,所克隆的comD、comE和comC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8.4%-99.3%和99.1%-100%。所构建的工程菌E.coli BL21DE3pET42a-comD、E.coliBL21DE3pET42a-comE和E.coli BL21DE3pET32a-comC能有效表达目的重组蛋白rComD、rComE和rComC,其产量分别为细菌总蛋白的28%、25%和35%。rComD、rComE和rComC抗血清免疫双扩散效价分别为1∶4、1∶4和1∶8。ComD和/或ComC被抗血清封闭后,头孢胺噻敏感菌株可出现耐药性,但耐药菌株耐药性无明显改变,也不影响各菌株对青霉素的耐药性。结论:本研究成功地构建了肺炎链球菌comD/come/comC基因原核表达系统,为深入研究感受态形成相关TCS与耐药性关系奠定了基础。ComD和ComC与肺炎链球菌对头孢胺噻耐药性有关。
樊欢孙爱华夏肖萍孙琦严杰
关键词:Β内酰胺酶类基因表达重组蛋白质类
肺炎链球菌ciaH/R基因重组表达及CiaH/R与β-内酰胺类耐药相关性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构建肺炎链球菌ciaH和ciaR基因的原核表达系统,探讨CiaH和CiaR封闭后细菌耐药性变化。方法:采用PCR扩增全长ciaH和ciaR基因,以常规基因工程技术建立其原核表达系统。采用SDS-PAGE及Bio-Rad凝胶图象分析系统检测目的重组蛋白rCiaH和rCiaR表达量。制备rCiaH和rCiaR兔抗血清及其IgG。检测IgG胞外或胞内封闭肺炎链球菌菌株CiaH和CiaR后,细菌对青霉素和头孢噻肟耐药性的变化。结果:与报道序列比较,所克隆的ciaH和ciaR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9.9%~100%和100%。所构建的工程菌E.coli BL21DE3pET42a-ciaH和E.coli BL21DE3pET42a-ciaR能高效表达目的重组蛋白rCiaH和rCiaR,其产量分别高达细菌总蛋白的33%和45%。rCiaH、rCiaR抗血清及其IgG免疫双扩散效价分别为1∶4、1∶4和1∶1、1∶1。CiaH-IgG胞外或胞内封闭CiaH、CiaR-IgG胞内封闭CiaR后,青霉素及头孢噻肟敏感菌株可出现对两种抗生素的耐药性,但对耐药菌株耐药性无明显影响。结论:成功地构建了肺炎链球菌ciaH/ciaR基因原核表达系统,为深入研究该TCS与耐药性关系奠定了基础。CiaH和CiaR均与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及头孢噻肟耐药性有关。
孙爱华樊欢夏肖萍李向阳严杰
关键词: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性
问号钩端螺旋体致病机制和新型疫苗及细菌耐药性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8年
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病是重要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之一,但其致病机制至今不明,目前也无可预防所有问号钩体血清群、型感染的通用型疫苗。细菌耐药性一直是医学微生物学和传染病学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近年发现二元信号传导系统(TCS)与某些细菌耐药性密切相关。根据近年国内外有关研究资料,文中就问号钩体致病物质及其作用机制、相关信号传导通路及其致病意义以及TCS在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和头孢胺噻耐药性形成、结核分枝杆菌对异烟肼和乙胺丁醇耐药性影响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简要介绍。
严杰
关键词:致病机制基因工程疫苗
肺炎链球菌pbp2B、pbp2X和pbp1A基因突变与β-内酰胺类耐药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临床菌株pbp2B、pbp2X和pbp1A基因编码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的青霉素结合区(PBD)中SVVK、SSN和KTG基序及其邻近序列的突变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相关性。方法:采用二倍稀释法检测36株肺炎链球菌临床菌株对4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concentration,MIC)。采用PCR扩增各菌株DNA中pbp2B、pbp2X和pbp1A基因片段并测序。根据药敏试验及测序结果,分析上述基因PBD或附近序列突变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相关性。结果:36株肺炎链球菌临床菌株中,10株为青霉素敏感株(penicillin-susceptible SP,PSSP)、10株为青霉素中介耐药株(penicillin-intermediate SP,PISP)、16株为青霉素耐药株(penicillin-resistance SP,PRSP)。4株PSSP、9株PISP及16株PRSP菌株PBP2B中SSN的C端T445A/S突变,其余6株PSSP和1株PISP菌株无突变。MIC≥0.5 mg/L的7株PISP及16株PRSP菌株PBP2X中STMK出现T338A突变、KSG的N端出现L546V突变,2株PISP菌株SSN的N端分别出现H394Y/L突变,另有2株高度耐药PRSP菌株STMK的C端发生M342I突变。所有36株菌株PBP1A的SRN和KTG、10株PSSP菌株STMK序列均未发生突变,所有MIC≥1 mg/L的PISP和PRSP菌株PBP1A的STMK均出现T371A/S突变、SRN的C端出现P432T突变。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肺炎链球菌临床菌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性与PBP2B、PBP2X和PBPA的PBD中SVVK、SSN和KTG及其邻近序列突变密切相关。
俞春松吴学虹黄琴美孙爱华
关键词:肺炎链球菌突变耐药性
肺炎链球菌耐药性检测及其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的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了解浙江地区肺炎链球菌临床菌株对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性以及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方法从浙江省不同地区病人临床标本中分离并鉴定肺炎链球菌138株。采用K-B纸片法和E-test检测上述肺炎链球菌临床菌株对9种抗生素的敏感性。采用PCR检测上述菌株中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性密切相关的ermB和mefE基因携带情况。分析ermB和mefE基因携带、分布状况与红霉素耐药性关系。结果138株肺炎链球菌临床菌株中,对红霉素耐药率高达93.5%(129/138),对头孢噻肟、头孢呋辛、阿莫西林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低(2.9%-4.3%)。上述菌株er-mB基因检测阳性率(91.3%,126/138)明显高于mefE基因(33.3%,46/138)(P〈0.05),其中27.5%菌株(38/138)同时携带。不携带ermB和mefE基因菌株均对红霉素敏感,仅携带mefE基因菌株对红霉素耐药率(62.5%)明显低于同时携带两种基因菌株耐药率(100%)及仅携带ermB基因菌株耐药率(97.7%)(P〈0.05)。结论红霉素已不适合作为治疗肺炎链球菌感染性疾病的药物。ermB基因是肺炎链球菌临床菌株携带的红霉素耐药相关优势基因。ermB基因可使肺炎链球菌产生较mefE基因更强的红霉素耐药性。
潘方平吴璐怡叶云飞孙爱华
关键词:肺炎链球菌耐药性基因基因
二元信号系统ComD/ComE与肺炎链球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 构建肺炎链球菌comD基因敲除突变株,了解comD基因与细菌β-内酰类抗生素耐药性的相关性,探讨氯氰碘柳胺下调comD、comE和comC基因mRNA的作用.方法 构建用于comD基因敲除的自杀质粒pEVP3comD,通过同源重组及插入失活获得肺炎链球菌ATCC6306株comD基因敲除突变株comD-.采用PCR及免疫荧光法对comD-突变株进行鉴定.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氯氰碘柳胺处理前后comD-突变株及野生株comD、comE和comC基因mRNA水平变化.采用二倍琼脂稀释法测定comD-突变株及野生株对青霉素G和头孢噻肟的敏感性.结果 测序及免疫荧光试验结果证实,所构建的comD-突变株染色体DNA中comD基因被插入失活.50μmol/L或100 μmol/L的氯氰碘柳胺能明显下调comD、comE和comC基因mRNA水平(P<0.05),25μmol/L的氯氰碘柳胺则否.comD-突变株对青霉素及头孢噻肟最低抑菌浓度(MIC)值均为32μg/ml,明显高于野生株的0.06 μg/ml和1 μg/ml.结论 本研究成功地构建了肺炎链球菌comD基因敲除突变株.comD基因与细菌对β-内酰类抗生素耐药性密切相关.氯氰碘柳胺可通过下调comD、comE和comC基因的转录水平,从而对细菌感受态形成产生影响.
樊欢严杰孙爱华
关键词:肺炎链球菌Β-内酰胺类抗生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