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D0241)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丛丽丹彭绍民张中宇孙大卫黎晓新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北京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海外学人科研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色素上皮
  • 5篇上皮
  • 5篇细胞
  • 4篇色素上皮细胞
  • 4篇上皮细胞
  • 4篇视网膜
  • 4篇视网膜色素
  • 4篇视网膜色素上...
  • 4篇网膜
  • 4篇网膜色素上皮
  • 3篇体外
  • 2篇视网膜色素上...
  • 2篇体外培养
  • 2篇兔眼
  • 2篇细胞培养
  • 1篇血-视网膜屏...
  • 1篇移植细胞
  • 1篇荧光
  • 1篇荧光染料
  • 1篇增殖

机构

  • 5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北京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5篇彭绍民
  • 5篇丛丽丹
  • 4篇张中宇
  • 3篇孙大卫
  • 2篇黎晓新
  • 1篇张忠宇
  • 1篇焦万秋
  • 1篇代丽丽
  • 1篇王绍伟

传媒

  • 2篇中华眼底病杂...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眼科新进展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活体染料羧基荧光素乙酰乙酸标记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体外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彭绍民丛丽丹张中宇黎晓新
关键词: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体外研究淋巴细胞增殖移植细胞继发性改变视力丧失
活体染料羧基荧光素乙酰乙酸对兔眼虹膜色素上皮细胞体外染色的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活体染料羧基荧光素乙酰乙酸琥珀酰亚胺酯(CFSE)标记兔眼虹膜色素上皮(IPE)细胞的可行性。方法使用酶消化加机械分离的方法分离培养兔眼IPE细胞,将传3~4代的IPE细胞用2.5、5、10、20、40μmol/L浓度的CFSE分别作用1、5、10min进行染色,通过观察染色后的细胞荧光强度和细胞贴壁率筛选出最理想的标记条件。采用流式细胞术追踪检测标记的IPE细胞的荧光强度变化。用免疫荧光抗体标记法检测此染色剂有无渗漏以及是否对周围细胞着染。结果浓度为20μmol/L的CFSE 37℃下水浴作用1min为IPE细胞染色、观测、研究的最适条件。流式细胞仪和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CFSE对IPE细胞染色可持续4周以上,未发生染料渗漏或转染其它细胞,且此浓度的CFSE不影响细胞的性状。结论活体染料CFSE是一种染色率高,追踪时间长,应用简便安全可靠的标记兔IPE细胞的新方法。
彭绍民张中宇黎晓新丛丽丹
关键词:荧光染料虹膜
一种体外培养兔眼色素上皮细胞的新方法
2009年
目的建立一种体外培养的兔眼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的新方法。方法采用Dispase对兔眼RPE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免疫组化通过MNF116和s-100鉴定细胞纯度。将细胞接种于铺有laminin的Transwell滤膜上,观察到细胞融合后对膜切面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并通过细胞ZO-1免疫荧光化学法了解紧密连接的形成情况。结果成功培养了原代兔眼RPE细胞并且无其它细胞污染。透射电镜可见细胞表面有大量微绒毛并形成紧密连接。ZO-1免疫荧光化学结果可见细胞形态基本呈多边形,紧密连接基本形成。结论兔眼RPE细胞能够用Dispase成功分离并培养。
代丽丽丛丽丹孙大卫焦万秋张中宇彭绍民
关键词: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培养
体外培养的成年兔眼色素上皮细胞屏障功能的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的成年兔眼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RPE)细胞的血-视网膜外屏障功能。方法对成年兔眼RPE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免疫组织化学通过MNF116和S-100鉴定细胞纯度。将细胞接种于铺有层粘连蛋白的Transwell滤膜上,分别于培养过程中不同时间点进行跨膜电阻测定,待电阻达到平台期后对膜切面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并通过细胞ZO-1免疫荧光化学法了解紧密连接的形成情况。结果成功原代培养了兔眼RPE细胞并且无其他细胞污染。接种于Transwell后,RPE细胞TER值3周达到最高值约88.14Ω·cm2,维持1周并开始下降。透射电镜可见细胞表面有大量微绒毛并形成紧密连接。ZO-1免疫荧光化学结果可见细胞形态基本呈多边形,紧密连接基本形成。结论成年兔眼RPE细胞通过培养于铺有层粘连蛋白的Transwell滤膜上可以成功建立细胞屏障功能模型。
丛丽丹孙大卫焦万秋张中宇彭绍民
关键词: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培养血-视网膜屏障
胚胎发育中神经视网膜对血视网膜外屏障结构形成的作用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研究胚胎发育中神经视网膜对血视网膜外屏障结构形成的作用。 方法 将孵化 7、10、14 d的鸡胚眼各 15 0、12 0和 90只 ,分批分别剥离视网膜神经上皮层 (RNE)和色素上皮层 (RPE)。 RNE用来制备不同条件的培养液 (7drc SF3、 10 drc SF3和 14 drc SF3) ,将 7d和 14 d的 RPE细胞分别培养到12 mm Transwell滤膜上 ,其顶房分别用 SF3或上述条件培养液 ,底房均用 SF2培养液。形成单层 RPE细胞后 ,测定此上皮层的电阻 (TER)。最后固定细胞 ,用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 RPE细胞间紧密连接形成的情况。 结果 不同培养液 (SF3/ SF2 ,7drc SF3/ SF2 ,10 drc SF3/ SF2 ,14 drc SF3/ SF2 )培养 7d和 14 d鸡胚眼的 RPE细胞 TER之间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的意义 (P<0 .0 1)。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神经视网膜条件培养液可以使 RPE细胞产生细胞极性 ,有效地促使紧密连接条带形成连续的网状结构。 结论 神经视网膜对血视网膜外屏障结构的形成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彭绍民孙大卫王绍伟张忠宇丛丽丹
关键词:胚胎发育神经视网膜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