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西省教育厅青年科学基金(GJJ13652)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朱秀榕周斌杜艾李晓芬余意更多>>
相关机构:赣南师范大学同济大学重庆光电技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教育厅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理学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核科学技术
  • 1篇电气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聚变
  • 4篇惯性约束
  • 4篇惯性约束聚变
  • 3篇气凝胶
  • 2篇调制
  • 2篇旋涂
  • 2篇碳气凝胶
  • 2篇微加工
  • 1篇单相
  • 1篇单相光伏
  • 1篇旋涂法
  • 1篇亚胺
  • 1篇验用
  • 1篇乙烯
  • 1篇溶胶
  • 1篇溶胶-凝胶
  • 1篇逆变
  • 1篇逆变器
  • 1篇酰胺
  • 1篇酰胺酸

机构

  • 6篇赣南师范大学
  • 4篇同济大学
  • 1篇重庆光电技术...

作者

  • 6篇朱秀榕
  • 4篇杜艾
  • 4篇周斌
  • 2篇李晓芬
  • 2篇张宪科
  • 2篇苑举君
  • 2篇余华军
  • 2篇余意
  • 1篇袁新娣
  • 1篇曾祥华
  • 1篇张文
  • 1篇陈春霞
  • 1篇陈建萍

传媒

  • 3篇强激光与粒子...
  • 2篇赣南师范学院...
  • 1篇半导体光电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ICF分解实验用双介质调制靶的研制被引量:4
2014年
为了研究惯性约束聚变(ICF)实验用靶丸不同密度界面的流体力学不稳定性增长,设计并制备了聚苯乙烯(CH)/碳气凝胶(CRF),CRF/硅气凝胶(SiO2)和CH/Al三种双介质调制靶。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了密度分别为250和800mg/cm3的CRF气凝胶薄片;采用激光微加工工艺分别在两种不同密度的CRF薄片和工业用纯Al箔上引入调制图形;采用旋涂工艺在Al箔和CRF薄片(250mg/cm3)的调制表面制备一层CH薄膜,得到CH/Al和CH/CRF双介质调制靶,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在CRF薄片(800mg/cm3)表面制备一层低密度SiO2气凝胶,得到CRF/SiO2双介质调制靶。采用电子天平、扫描电子显微镜、工具显微镜和台阶仪对所制备的CH/CRF,CRF/SiO2和CH/Al三种双介质调制靶进行靶参数测量。结果表明:三种双介质调制靶层与层之间结合紧密,界面清晰,调制图形为正弦,靶参数测量准确。
朱秀榕周斌杜艾李晓芬
关键词:惯性约束聚变碳气凝胶激光微加工
ICF流体力学不稳定性实验用柱状激波管的研制被引量:3
2014年
在惯性约束聚变(ICF)实验中,点火靶丸表面(界面)的粗糙度和缺陷所产生的流体力学不稳定性是决定点火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设计和研制流体力学不稳定性分解实验用靶是解决该问题的主要技术手段。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神光-Ⅱ激光装置的特点,设计并研制了一种新型柱状激波管。该靶型由三种介质组成,分别为调制聚苯乙烯(CH)圆片、柱状碳气凝胶(CRF)和CH微套管。调制CH圆片和柱状CRF通过微加工技术装配到CH微套管内,封装后形成柱状激波管。介绍了该靶型的设计原理和详细的制备工艺,并对相应的靶参数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柱状CRF气凝胶具有较好的成型性,长度、直径和密度分别为1000μm、730μm和250mg·cm-3;CH圆片的厚度和直径分别为15μm和730μm,表面调制图形的周期和峰谷差分别为100μm和4.3μm;实验得到的柱状激波管的轴向和径向最大装配误差分别为2μm和3μm。
朱秀榕周斌杜艾李晓芬
关键词:惯性约束聚变微加工
单相光伏逆变器的改进型并网控制方法
2014年
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通常采用双闭环控制和电网电压前馈控制的策略,其中双闭环的外电压环为采用PI恒压控制逆变前直流侧电压,分析比较了准比例谐振调节和PI调节两种电流内环的输出外特性,通过对电流内环采用准比例谐振控制的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建模,建立了逆变器的单相并网仿真模型。仿真结果显示电流内环采用准比例谐振控制能实现并网电流的无静态误差控制,并减小电网频率偏移对并网电流的影响。仿真及实验得到的输出正弦电流波形良好,基于该并网控制策略的光伏逆变器能以高功率因数向电网发电,动态响应快、鲁棒性强、跟踪精度高、并网电流的THD明显优于传统方法,从而验证了改进后模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张文陈建萍陈春霞袁新娣朱秀榕
关键词:光伏逆变器并网
旋涂法制备ICF分解实验用薄膜靶被引量:1
2015年
采用旋涂工艺,以K9玻璃为衬底,制备低表面粗糙度的惯性约束聚变(ICF)分解实验用的聚苯乙烯(CH)和聚氯乙烯(PVC)平面薄膜靶,对它们的厚度、宽度和表面光洁度等靶参数进行测量.结果表明,CH和PVC平面薄膜靶的厚度分别为18μm和6μm,对应的宽度分别为200μm和300μm.CH和PVC平面薄膜靶都具有较好的表面光洁度,它们平均粗糙度Ra的最大值分别3.7 nm和4.5 nm,TIR表面最高点与最低点差值TIR的最大值分别58.4 nm和56.8 nm.
朱秀榕余意苑举君余华军张宪科周斌杜艾
关键词:惯性约束聚变聚苯乙烯聚氯乙烯旋涂
聚酰亚胺平面/调制薄膜的制备与测量
2016年
采用联苯四羧酸二酐(PMDA)和对苯二胺(PDA)为二酐和二胺,以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制备了聚酰胺酸溶液(PAA).采用旋涂工艺,以K9玻璃或调制模版为衬底,制备了聚酰亚胺(PI)平面/调制薄膜.对其厚度、结构、表面粗糙度和表面调制图形进行了测量,研究了其厚度与旋涂速度和PAA溶液浓度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PAA溶液在马弗炉中进行370℃热处理,可以完全转化为PI;通过旋涂法制备PI平面薄膜的平均粗糙度Ra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3.7 nm和3.1 nm;PI平面薄膜最小厚度为1μm,且其厚度随着旋涂速度增大而减小,随着PAA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PI调制薄膜的周期和振幅分别为100μm和4.8μm,在调制图形转移过程中,周期不变,而振幅存在0.2μm的转移误差.
曾祥华朱秀榕
关键词:聚酰亚胺聚酰胺酸旋涂惯性约束聚变
溶剂对块体La基气凝胶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采用溶胶-凝胶工艺,以氯化镧(LaCl3·7H2O)为前驱体,以甲醇和乙醇为溶剂,聚丙烯酸为分散剂,环氧丙烷为凝胶促进剂,分别合成两种性能不同的稀土La基气凝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比表面积与孔径分析仪、力学性能测试仪对不同溶剂制备的两种稀土La基气凝胶的微观结构、成分、比表面积、孔径分布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表征。结果表明,以甲醇和乙醇为溶剂制备的稀土La基气凝胶都具有纳米多孔材料的典型特征,由大量nm量级的球形和长条形颗粒胶连而成,孔洞结构丰富。以乙醇为溶剂制备的稀土La基气凝胶的网络骨架更纤细,孔洞更大,比表面积达到220m2·g-1,密度约为160mg·cm-3,但力学性能较差。而以甲醇为溶剂制备的稀土La基气凝胶的网络骨架更强壮,孔洞更小,比表面积达到95m2·g-1,密度约为350mg·cm-3,力学性能较好。样品性能上的差异可能是由甲醇的极性比乙醇的极性强引起的。
朱秀榕周斌杜艾余意苑举君余华军张宪科
关键词:稀土气凝胶溶胶-凝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