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0718)

作品数:10 被引量:87H指数:4
相关作者:董健李熙雷马易群周晓岗王会仁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上海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腰椎
  • 4篇脊柱
  • 3篇胸腰椎
  • 3篇胸腰椎爆裂
  • 3篇胸腰椎爆裂骨...
  • 3篇腰椎爆裂骨折
  • 3篇手术
  • 3篇脊柱骨
  • 3篇脊柱骨折
  • 3篇骨折
  • 3篇爆裂骨折
  • 2篇神经生长
  • 2篇神经生长因子
  • 2篇鼠神经生长因...
  • 2篇椎间盘
  • 2篇外科
  • 2篇外科手术
  • 2篇甲钴胺
  • 2篇甲钴胺治疗
  • 2篇骨折固定

机构

  • 10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大学

作者

  • 10篇董健
  • 9篇李熙雷
  • 8篇马易群
  • 6篇周晓岗
  • 5篇林红
  • 5篇王会仁
  • 4篇李超
  • 2篇姜允琦
  • 2篇赵明东
  • 1篇方涛林
  • 1篇张东升
  • 1篇袁维
  • 1篇李娟
  • 1篇蒋继乐
  • 1篇段平国
  • 1篇袁凤来
  • 1篇车武
  • 1篇周健
  • 1篇尹望平
  • 1篇曹盛生

传媒

  • 3篇中华创伤骨科...
  • 2篇中华骨科杂志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年份

  • 1篇2013
  • 7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椎弓根精确截骨治疗脊柱胸腰段后凸畸形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精确截骨治疗脊柱胸腰段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6月至2010年10月,脊柱胸腰段后凸畸形18例,男13例,女5例;年龄32~67岁,平均(48.6~15.4)岁。后凸顶椎T12:5例,L19例,L24例。陈旧性骨折11例、陈旧性结核4例、半椎体畸形3例。均采用“C”型臂X线透视引导下经椎弓根精确截骨。比较手术前后矢状面Cobb角、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腰痛视觉模拟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结果手术时间(247.0±29-3)min,出血量(708.5±34.5)ml。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4.5年,平均2.8年。截骨面均获得骨性融合;矢状面Cobb角由42.3°±5.7°矫正至术后3个月2.2°±1.9°,末次随访2.7°±2.1°;腰痛视觉模拟评分由(8.5±1.0)分降低至术后3个月(2.1±0.7)分,末次随访(1.9±0.6)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由72.8%±8.3%降至术后3个月21.6%±9.2%,末次随访19.3%±8.6%;术后3个月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改善1级7例、2级2例,末次随访改善1级5例、2级4例。2例术后出现一过性神经症状,其余病例均无明显神经损害、椎弓根钉松动、断裂及假关节形成。结论经椎弓根精确截骨治疗胸腰段后凸畸形矫形准确,截骨面融合率高,并发症少。
王会仁周晓岗董健李熙雷马易群
关键词:脊柱后凸X线透视检查
应用明胶海绵“三明治”法在硬脊膜缝合后预防脑脊液漏的作用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明胶海绵“三明治”法(医用胶+明胶海绵+医用胶)在加强硬脊膜后方裂口缝合预防脑脊液漏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54例椎管内硬脊膜下肿瘤患者资料,根据修复硬脊膜的方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常规修复组23例,男16例,女7例;年龄24-69岁,平均(45.2±7.2)岁;“三明治”组31例,男19例,女12例;年龄22-67岁,平均(44.2±6.4)岁。患者在切除椎管内硬脊膜下的肿瘤后,常规修复组采用连续锁边缝合硬脊膜后覆盖大小合适的明胶海绵;“三明治”组在连续锁边缝合硬脊膜后,加用医用胶喷涂缝合口及周缘硬脊膜,而后覆盖大小合适的明胶海绵,最后再次在明胶海绵表面及周缘喷涂医用胶。结果与常规修复组比较,“三明治”组术后当天、第1天、第2天、第3天引流量均明显下降。常规修复组在引流管拔除后7-10d仍有3例出现切口积液,经穿刺抽液、沙袋加压、俯卧体位等治疗后切口愈合。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63个月,平均26.5个月。常规组3个月后有5例伤口发生深部积液;“三明治”组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应用“三明治”法修复硬脊膜背部损伤裂口可明显提高缝合修复效果,有效减少术后引流量,降低脑脊液漏发生率。
赵明东傅云根林红曹盛生李熙雷李俊宁董健
关键词:硬膜下积液硬膜外肿瘤明胶海绵吸收性
酶预消化组织块贴壁法培养人退变椎间盘髓核细胞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采用胶原酶预消化组织块贴壁法培养人退变椎间盘髓核细胞,与单纯Ⅱ型胶原酶消化法比较培养效果。方法收集腰椎间盘退变患者的髓核组织分为A、B两组进行培养。A组:体积分数0.025%Ⅱ型胶原酶预消化30rain后组织块接种;B组:体积分数0.025%Ⅱ型胶原酶消化5h后过滤、离心、接种培养。比较两种方法培养成功率和原代细胞融合时间。HE、甲苯胺蓝、免疫细胞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及Sox-9、Ⅱ型胶原和蛋白聚糖的表达。结果A、B两组培养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融合时间A组显著短于B组(P〈0.01)。A组培养的髓核细胞可被甲苯胺蓝染成天蓝色,免疫细胞荧光检测Sox-9、Ⅱ型胶原、蛋白聚糖呈阳性表达。结论与单纯Ⅱ形胶原酶消化法比较,Ⅱ型胶原酶预消化后贴壁培养法培养人退变椎间盘髓核细胞成功率高,短时间内可获大量细胞,且强表达Sox-9、Ⅱ型胶原和蛋白聚糖。
王会仁袁凤来段平国曹露李熙雷董健
关键词:椎间盘髓核细胞免疫荧光技术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治疗合并足下垂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在合并足下垂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自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进行手术治疗的76例合并足下垂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按照术后处理方法不同分为2组:联合组36例(应用mNGF联合甲钴胺治疗1、单纯组40例f单纯应用甲钴胺治疗)。分析患者治疗后一般情况,比较2组治疗后1周、4周、12周、12个月时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神经功能(感觉功能和肌力1恢复情况。结果患者获得12~54个月(平均24.8个月)随访,无一例死亡,均无创口感染,平均8个月时植骨融合。治疗后1周、4周、12周及12个月时2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各时间点联合组VAS评分亦明显低于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4周、12周及12个月时联合组感觉功能改善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1周外其余时间点联合组肌力改善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NGF与甲钴胺联合使用能促进合并足下垂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林红姜允琦李超马易群李熙雷周晓岗董健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足下垂神经生长因子甲钴胺
经皮与开放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不完全胸腰椎爆裂骨折被引量:25
2012年
目的比较经皮及开放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不完全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3月至2011年1月脊柱胸腰段不完全爆裂骨折行单节段固定共44例,其中开放组20例,经皮组24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前术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伤椎后凸角等。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10)ml比(169±34)ml,P〈0.05];术前及术后1年两组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周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0.7)比(2.1±0.7),P〈0.05];术前、术后1周及1年测量伤椎后凸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现医源性神经损伤、内固定松动、断裂等相关并发症。结论对于A3.1或A3.2型脊柱胸腰椎骨折.经皮椎弓根螺钉单节段固定能够减少手术创伤.术后疗效宅今可靠.
马易群李熙雷董健王会仁周晓岗李超
关键词:脊柱骨折内固定器单节段固定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治疗未行激素冲击治疗的急性不完全性脊髓损伤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联合甲钴胺在对未行激素冲击治疗的急性胸腰椎骨折合并不完全性脊髓损伤(ISCI)患者中的直用价值。方法对2007年10月至2010年9月伤后8h未进行激素冲击治疗的急性胸腰椎骨折合并ISCI的56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术后处理方法不同分为2组:mNGF联合甲钻胺组(联合组,28例)和单纯使用甲钴胺组(单纯组,28例)。比较术后恢复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8周及12个月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标准的神经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及神经功能改善率。结果所有患者获12~48个月(平均20个月)随访,无患者死亡,无创口感染;术后平均10个月植骨获融合。治疗后1周、8周及12个月两组神经功能评分及ADL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除单纯组在1周时神经功能评分差肄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差片均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联合组各时间点评分均优于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8周及12个月联合组的神经功能改善率分别为32.1%(9/28)、82.1%(23/28)和92.9%(26/28),均优于单纯组的25.0%(7/28)、50.0%(14/28)和71.4%(20/28),其中8周和1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应用甲钻胺比较,mNGF与甲钴胺联合治疗ISCI可促进脊髓损伤的恢复,改善神经功能。
林红李超姜允琦马易群李熙雷周晓岗董健
关键词:脊髓损伤神经生长因子甲钴胺
经伤椎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33
2012年
目的通过生物力学测试验证经伤椎单节段固定脊柱胸腰椎爆裂骨折(AO分型A3.1型)的稳定性。方法选取6具T10—L2的人脊柱标本,通过落锤实验机建立AO分型A3.1型T12爆裂骨折模型,在伤椎及其相邻椎体上置入椎弓根螺钉,建立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MSPI)模型,每具标本均进行完整、骨折及MSPI固定3种状态的生物力学测试,分析MSPI固定与完整标本的稳定性差异。结果MSPI固定组的前屈、后伸、左侧弯及右侧弯时的活动度平均分别为0.14°±0.02°、0.07°±0.02°、0.73°±0.22°和0.74°±0.13°明显小于骨折组0.84°±0.10°、1.94°±0.30°、2.33°±0.56°和2.54°±0.44°及完整组0.46°±0.05°、1.01°±0.23°、1.34°±0.24°和1.30°±0.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扭转相同角度时,MPSI固定组所需的扭力(3103.00±213.11)N与完整组(2654.75±122.90)N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于骨折组(1519.60±100.82)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AOA3.1型胸腰椎爆裂骨折时,MSPI能重建脊柱的稳定性。
李熙雷车武董健马易群王会仁李娟张东升
关键词:脊柱骨折骨钉生物力学
经皮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经皮单节段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AO分型A3.1和A3.2)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3-12月收治的胸腰椎爆裂骨折(AO分型A3.1和A3.2)患者24例,采用经皮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计算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前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伤椎椎体前缘高度与正常椎体比值和伤椎后凸Cobb角。结果经皮单节段固定手术时间(904-25)min,术中出血量(20±10)ml。伤椎前缘高度与正常椎体比值术前为56.5±10.1,术后1周为92.3±12.2,术后1年随访时为90.2±11.1;伤椎后凸Cobb角术前为(16.5±5.2)°,术后1周为(7.3±2.4)°,术后1年随访时为(7.9±3.5)°;VAS术前为(7.0±1.2)分,术后1周为(1.2±0.7)分,术后1年随访时为(1.1±0.5)分。术后1周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值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1年随访时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值较术前也明显增高(P〈0.05),术后1周伤椎体前缘高度比值与术后1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伤椎后凸Cobb角术后1周及1年随访时较术前明显减小(P〈0.05)。术后1周及1年随访时VAS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后路经皮经伤椎单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AO分型A3.1和A3.2)安全、有效,但不适用于椎体压缩严重的胸腰椎爆裂骨折。
李熙雷马易群董健周晓岗林红李超蒋继乐
关键词:脊柱骨折外科手术微创性
骨髓基质干细胞联合血管束植入构筑血管化组织工程骨修复兔大段骨缺损
2010年
目的研究兔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联合动静脉血管束植入异种脱蛋白松质骨(XDCB)构筑血管化组织工程骨修复兔桡骨中远段完全骨膜骨缺损的能力。方法从兔髂嵴抽骨髓培养制备免BMSCs,将第5代BMSCs种植于多孔XDCB并进行成骨诱导2周制备组织工程骨,手术中分离兔桡动、静脉血管束。动物模型为制备24只兔双侧桡骨中远段完全骨膜骨缺损1.5cm共48侧,分4组修复(n=12),A组为空白术治疗组,B组为单纯材料+血管束植入组(XDCB+VB),C组为组织工程骨组(XDCB+BMSCs),D组为组织工程骨+血管束植入组(XDCB+BMSCs+VB),各组交叉配对。分别于术后4、8、12周行X线片、大体解剖、组织切片、生物力学等检查,观察各组骨缺损修复效能及移植物血管化情况。结果D组骨缺损修复效能(术后12周新骨面积比2.02%±0.16%)及血管化情况(术后12周血管面积比6.89%±0.32%)优于C组(1.50%±0.28%和3.17%±0.19%),而C组又优于B组(1.59%±0.19%和6.52%±0.23%),A组骨缺损未修复,各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MSCs联合动静脉血管束植入构筑的血管化组织工程骨能促进成骨过程和新生骨的血管化,显著提高组织工程骨修复大段骨缺损的能力.
赵明东周健马易群尹望平董健马易群尹望平董健
关键词:骨缺损血管束血管化
手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同时合并胸椎腰椎黄韧带骨化症1例报告被引量:1
2011年
患者女性,60岁。因"双下肢紧绷感、足底至大腿进行性麻木伴行走无力2年加重2个月"于2008年3月28日首次收入我院。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紧绷感,伴麻木,自足底发展至大腿,未予特殊处理。2个月前麻木进行性加重,并感乏力,在外院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行保守治疗无好转,半个月前出现大小便失禁.不能行走,出现不全瘫表现遂转入我院。
袁维王会仁董健周晓岗李熙雷方涛林林红马易群
关键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手术治疗进行性加重大小便失禁行走无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