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75020)

作品数:13 被引量:275H指数:9
相关作者:白爱娟刘晓东李典程志刚范广洲更多>>
相关机构: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中国科学院陕西省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7篇降水
  • 4篇四川盆地
  • 4篇盆地
  • 4篇气候
  • 3篇日变
  • 3篇日变化
  • 3篇数值模拟
  • 3篇气候变化
  • 3篇青藏
  • 3篇青藏高原
  • 3篇降水日变化
  • 3篇值模拟
  • 2篇气温
  • 2篇强对流
  • 2篇强对流天气
  • 2篇个例
  • 2篇WRF模式
  • 1篇动力降尺度
  • 1篇灾害
  • 1篇蒸散

机构

  • 13篇成都信息工程...
  • 4篇中国科学院
  • 2篇陕西省气象局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气象局
  • 1篇青海省气象科...
  • 1篇西藏自治区气...
  • 1篇西安卫星测控...
  • 1篇化州市气象局
  • 1篇陕西省农业遥...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作者

  • 11篇白爱娟
  • 3篇刘晓东
  • 2篇范广洲
  • 2篇薛羽君
  • 2篇李典
  • 2篇程志刚
  • 1篇方建刚
  • 1篇瞿婞
  • 1篇董妍
  • 1篇李哲
  • 1篇彭艳
  • 1篇司林青
  • 1篇周筠珺
  • 1篇王炳赟
  • 1篇王红军
  • 1篇肖国杰
  • 1篇李星敏
  • 1篇王钊
  • 1篇徐维新
  • 1篇李昕翼

传媒

  • 3篇高原气象
  • 2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气象科技
  • 1篇Journa...

年份

  • 5篇2012
  • 6篇2011
  • 3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8/2009年冬季大气环流异常对我国东部严重干旱的影响被引量:5
2010年
文中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及NCC/CMA资料,分析了2008/2009年冬季东部干旱的成因。结果表明:前期LaNia现象造成沃克环流增强,导致我国北方偏北风盛行。2008年6月以后西太平洋暖池附近对流减弱、2008/2009年冬季青藏高原积雪偏少、中国中东部偏北风盛行、乌拉尔山至青藏高原地区的南北向高压带的存在等是2008/2009年冬季干旱的主要成因。
王红军白爱娟
四川盆地强暴雨过程诊断及中尺度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为了探索四川盆地暴雨天气发生发展的机制,利用云图和美国环境预报中心的全球再分析资料,针对2010年8月18-19日出现的暴雨过程进行环流形势、物理量场及中尺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暴雨过程中不断有低压槽东移,西太平洋副高西伸至盆地东部,暖湿气流通过低层绕流等方式进入盆地;在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和热力不稳定的条件下,随着干冷空气入侵,对流运动异常强烈,促使强降水发生,湿位涡等值线密集带对暴雨落区预报有较好的指示意义。中尺度对流系统各阶段特征明显,与中尺度气旋演变有很好的相关性。
司林青白爱娟
关键词:大气科学暴雨灾害中尺度对流系统
四川盆地降水日变化的个例模拟与诊断分析
四川盆地位于我国110°E以西的,南面是云贵高原,西面青藏高原,北邻秦岭高地,受特殊的地理环境影响,夜雨成了四川各地降水日变化的常见特征之一,由于盆地所属地形复杂,数值模式的预报效果较差,尤其是对降水过程的雨区和雨量的预...
薛羽君白爱娟薛林强
关键词:四川盆地降水日变化数值模拟WRF模式
文献传递
陕西近50年极端气温事件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为分析陕西极端温度事件的气候变化特征,选用陕西75站1961~2010年逐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资料,应用气候统计诊断分析方法,分析了陕西近50年极端气温事件的气候变化事实。结果表明:近50年陕西极端冷事件发生的频次呈显著减少趋势,其中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和黄土高原沟壑区的冷夜日数、冷昼日数、结冰日数、冬季寒冷日数、冬季严寒日数减少趋势尤为显著;关中平原霜冻日数、冷夜日数、冷昼日数呈明显减少趋势,秦岭南麓浅山区和汉江河谷及巴山山区冷夜、冷昼日数也呈现减少趋势。与此同时陕西极端暖事件发生频次呈显著增多趋势,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暖夜、暖昼日数线性增加率为6~7d/10a,秦岭南麓浅山区暖昼日数增加趋势显著,其线性增加率达到6.3d/10a,而关中平原炎热夜数也呈比较显著的增加趋势。
方建刚杜萌萌白爱娟
关键词:气候变化气候诊断极端气候事件
基于潜在蒸散量对青海湖流域干旱气候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被引量:24
2011年
通过分析青海湖流域及周边地区的潜在蒸散量及其水平分布与年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并与中国其它流域的蒸发皿观测和估算的蒸发量变化特征进行对比,得出了青海湖流域干旱气候特征与潜在蒸散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青海湖流域以西干旱沙漠地区是潜在蒸散量的高值区,流域以东是潜在蒸散量的低值区,青海湖是从干旱的高蒸发量区向半干旱的低蒸发量区的过渡地带,体现了其作为"我国西北生态保护的天然屏障"作用。总体而言,近37 a来青海湖流域潜在蒸散量有减弱的趋势,但在1985年以后呈上升趋势,这与黄河上游地区蒸发皿蒸发量和其它方法估算的蒸发量变化结果相似,与我国其它流域蒸发量变化特征也相似,与预期的随着西北地区气温显著升高,蒸发量相应增加的结论相反,与青海省西北部和东南部蒸发量的增加趋势也相反。虽然青海湖流域的潜在蒸发量与气温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降水量有负相关的关系,但青海湖流域蒸发量的变化是多个要素综合的结果,简单地从气温的升高得到蒸发量增强会引起谬误。青海湖流域潜在蒸散量减弱的趋势,以及降水量的增加,使青海湖流域的干旱气候有所缓解。
白爱娟假拉徐维新
关键词:青海湖流域潜在蒸散量气候降水量干旱
成都地区降水时空分布变化被引量:29
2011年
分析成都地区12个气象观测站50年(1960—2009年)逐日降水资料的时空分布变化规律得出:成都地区年降水量、汛期有雨日降雨强度、最大日降水量均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盛夏7、8两个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47%;降水空间分布的主要类型为东—西走向,即降水量的地区分布趋势是西部多于东部;对降水量的M-K突变检验表明,大部分地方存在年降水总量的突变。
李昕翼肖国杰白爱娟施娟
关键词:降水特征线性倾向估计
CHARACTERISTICS OF RAINFALL VARIATION OVER EAST CHINA FOR THE LAST 50 YEAR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DROUGHTS AND FLOODS被引量:10
2010年
With the precipitation data of 113 stations in East China during the last 50 years,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ecipitation,including Precipitation Concentration Degree (PCD) and Precipitation Concentration Period (PCP) and their tendencies,a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CD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region is marked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southern part,but the PCP in the south is much earlier than that in the north by about one and a half months,which displays significant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precipitation.With the global warming,precipitation over East China shows an increasing tendency,but PCD displays a trend that is neither increasing nor decreasing.At the same time,the PCP is later than before,which can be mainly found in Jiangxi and southern Henan provinces.As a result,there are strong associations between the precipitation,PCD and PCP,which can be shown in the years with more precipitation,stronger PCD and later-than-usual PCP.In a word,the abnormal distribution of precipitation,PCP,and PCD over East China results in more extreme events of precipitation and more droughts and floods.
白爱娟刘晓东
21世纪青藏高原气候时空变化评估被引量:29
2011年
在对比分析IPCC第4次评估报告所采用的23个气候模式输出、ERA40再分析气温资料和GPCP降水资料的基础上,运用选取的11个模式输出资料,以集合平均的方法,结合动力降尺度数据,分析中等排放情景下21世纪青藏高原气温和降水变化的时空分布。11个模式集合结果表明:相对于2008年而言,21世纪中期青藏高原年均气温和降水变化幅度为1.98℃和0.06 mm/d,而21世纪末,增温幅度达到3.93℃,年平均降水率变幅为0.24mm/d。动力降尺度资料分析显示,未来100年高原气候总体预估增温趋势明显,有显著变湿的趋势,但降水变化的空间分布十分不均匀,且模拟的不确定性较大。
程志刚刘晓东范广洲白爱娟王炳赟
关键词:动力降尺度气候变化气温降水青藏高原
21世纪长江黄河源区径流量变化情势分析被引量:12
2010年
以长江、黄河源区为研究对象,应用大尺度半分布式水文模型(VIC),结合江河源区气象站多年实测温度、降水数据,检验了VIC模型的适用性。模型能较好模拟江河源区地表径流,其Nash系数和相关系数分别达到了0.8533和0.9302(长江源区),0.8892和0.9248(黄河源区)。基于率定后的VIC模型,运用高分辨率的动力降尺度气象强迫资料,分析了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江河源区径流量可能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未来30~50a,长江、黄河源区年均径流量将分别增加8.58%、9.19%;未来80~100a,长江、黄河源区年均径流量将分别增加17.16%、7.21%。相对于2030~2049年而言,尽管年均降水增加0.06mm/d,但是黄河源区2080~2099年径流量却将减少1.98%。运用植被情景假设及2030~2049年动力降尺度气象资料,模拟分析了植被变化对江河源区地表径流的影响。从4种地表覆被情景假设可以看出,林地地表覆被产生径流量最小,裸地最大。
程志刚刘晓东范广洲白爱娟
关键词:气候变化径流量
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夏季降水日变化的对比分析被引量:55
2011年
采用2006-2008年自动气象站和2002-2008年TRMM(Tropical Rainfall Measurement Mis-sion)多卫星降水分析(Munti-satellite Precipitation Analysis,TMPA)的夏季(6~8月)逐时降水量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下称高原)及周边地区夏季降水的日变化特征,以及高原中部与四川盆地两个特殊地形区降水日变化上的差异。结果表明,高原中部与其以东的四川盆地在降水日变化上有明显不同,即两者的降水日变化具有不同的峰值时间,表现出从高原中部向外传播的特征,最显著的信号出现在高原东缘。同时涡度和垂直速度等物理量也发生变化,因此降水量日变化是各种物理量共同作用的结果。高原地形对周边地区降水日变化有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类似于热带地区海陆边界的影响,表现为高原中部的对流系统多在傍晚前后增强,随后向东传播,在后半夜到达高原以东的四川盆地,形成四川盆地显著的"夜雨",并可能影响到四川盆地以东长江流域的降水活动,这种作用类似于热带地区海陆边界附近的对流传播过程。
白爱娟刘晓东刘长海
关键词: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降水日变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