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100114)
- 作品数:3 被引量:49H指数:2
- 相关作者:杜维俊王敏杨万明李贵全侯燕平更多>>
- 相关机构:山西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不同类型大豆花荚期抗旱性形态指标及其综合评价被引量:38
- 2010年
- 利用相关、主成分、聚类和判别分析,对野生、半野生大豆和栽培品种抗旱相关的形态指标与抗旱性的关系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株高、株重、分枝数、株荚数、株粒数、百粒重、单株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叶片黄化脱落节位有所增加,且不同基因型存在差异;在干旱胁迫下抗旱系数与株高、株重呈显著正相关,与叶片黄化脱落节位呈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中的3个主成分,方差累积贡献率达88.38%;在聚类的基础上用判别分析确立了相对株高、叶片黄化脱落节位、背面茸毛密度、相对百粒重和抗旱系数5个对品种抗旱性分类有显著影响的指标,根据这些指标将供试15份大豆种质划分为高抗、抗、敏感、高度敏感4个类型;供试的野生、半野生大豆材料均划分在高抗旱类型中。优良的耐旱性种质和鉴定指标的发掘,为培育耐旱大豆新品种提供了必要的保证。
- 王敏杨万明侯燕平岳爱琴李贵全杜维俊
- 关键词:栽培大豆野生大豆抗旱性
- 大豆种质资源RAPD标记遗传多样性研究被引量:10
- 2010年
- 为深入研究并充分利用野生大豆资源,本文利用RAPD分子标记对40份大豆材料加以分析,旨在从DNA分子水平上探索野生大豆、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之间的遗传多样性状况。结果表明:50个RAPD引物筛选出具有多态性且扩增条带清晰的引物38个,共检测出407条带,其中多态谱带309条,多态性程度为75.92%。每个引物可扩增出2~14条多态性带,平均产生多态性谱带8.1条;平均多样性指数为2.3377,变幅范围为0.5865~4.2133。遗传相似系数变幅范围为0.44~0.92,平均为0.75。野生大豆的多态比例(94.35%)、多样性指数(2.2336)分别高于育成品种(87.47%、1.7331)和地方品种(83.54%、1.6198)。遗传相似系数为野生大豆(0.6498)<地方品种(0.7015)<育成品种(0.7177),育成品种与地方品种间为0.6599,育成品种与野生大豆间为0.6487,地方品种与野生大豆间为0.6045。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40份大豆材料聚为6类,育成品种和地方品种各自聚为一类,野生大豆聚为4类。野生大豆特异等位基因数远远高于育成品种和地方品种二者的相加之和。本研究从分子水平上揭示了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区别明显,宜作为一个独立的种,同时野生大豆变异幅度大,遗传基础广,是大豆育种实践中的优良基因资源。
- 王敏杨万明李润植杜维俊
- 关键词:大豆育成品种野生大豆RAPD
- 野生和地方大豆品种耐旱性初步评价被引量:1
- 2007年
- 供试材料为293份大豆材料,52个地方品种,228份野生和半野生资源,13个审定品种作为对照,采用了相对株高法,株高隶属函数法,调查了不同时期的萎蔫系数,利用综合目测法对材料耐旱级别总体排序,筛选出部分耐旱资源。并得出野生大豆材料的平均耐旱性高于地方品种和审定品种,为耐旱育种中亲本的选配提供依据,并拓宽大豆种质资源。
- 程芳艳王继亮刘海云王敏杜维俊
- 关键词:野生大豆耐旱性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