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50299002)

作品数:63 被引量:286H指数:10
相关作者:马履中陈修祥尹小琴吴伟光朱伟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大学镇江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中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3篇机械工程
  • 12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理学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1篇并联机构
  • 17篇仿真
  • 15篇机器人
  • 14篇运动学
  • 13篇平移
  • 10篇阻尼
  • 9篇并联机器
  • 9篇并联机器人
  • 6篇单开链
  • 6篇阻尼器
  • 6篇开链
  • 6篇减振
  • 6篇隔振
  • 6篇多自由度
  • 6篇多自由度减振
  • 6篇磁流变
  • 6篇磁流变阻尼器
  • 5篇控制研究
  • 4篇运动学分析
  • 4篇全柔性

机构

  • 57篇江苏大学
  • 6篇镇江机电高等...
  • 5篇中北大学
  • 3篇山东理工大学
  • 2篇镇江高等专科...
  • 1篇东南大学
  • 1篇江苏科技大学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江苏工业学院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衢州学院
  • 1篇宿迁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江苏联合职业...
  • 1篇中国石化

作者

  • 55篇马履中
  • 14篇陈修祥
  • 12篇尹小琴
  • 11篇吴伟光
  • 11篇朱伟
  • 10篇杨启志
  • 10篇谢俊
  • 6篇于大国
  • 6篇施琴
  • 5篇刘爱荣
  • 5篇许子红
  • 4篇朱和军
  • 4篇石奇端
  • 4篇郭宗和
  • 4篇杨文亮
  • 4篇仲栋华
  • 4篇刘剑敏
  • 4篇马晓丽
  • 3篇林钰珍
  • 3篇薛城

传媒

  • 18篇农业机械学报
  • 13篇机械设计与制...
  • 8篇中国机械工程
  • 3篇现代制造工程
  • 3篇机床与液压
  • 3篇机械设计
  • 2篇仪器仪表学报
  • 2篇农机化研究
  • 2篇中国工程科学
  • 1篇工程设计学报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拖拉机与农用...
  • 1篇机械制造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机械设计与研...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机械科学与技...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年份

  • 5篇2011
  • 9篇2010
  • 9篇2009
  • 12篇2008
  • 22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并联机构的三平移隔振平台设计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为了解决交通运输和航天领域中的三平移隔振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并联机构的新型三平移隔振平台,介绍了其结构及有关参数的设计和分析方法,制作了样机并进行了试验分析。理论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该平台能实现三平移隔振,其设计和分析方法可应用于其他多维隔振平台的设计。
陈修祥马履中吴伟光
关键词:隔振并联机构平移
空间三自由度减振装置分析及减振效果仿真被引量:2
2007年
为了达到较好的多维减振目的,采用并联机构作为减振装置的主体机构,并在驱动处辅以弹性阻尼系统,只需一层就能达到减振效果。以空间三自由度减振装置为例,对减振装置主体机构的空间三平移并联机构进行了分析,并利用Pro/E对减振装置进行建模,导入大型仿真软件ADAMS后对减振装置的减振效果进行仿真,其仿真结果表明此装置具有良好的减振效果。
韩亚丽马履中
关键词:并联机构仿真
多维隔振装置自由振动方程及其解被引量:1
2009年
通过多方位多层次结构组合实现多维隔振时,其结构复杂、难度大,因此提出以反向对称布置双直角Stewart机构及上、下平台组成多维隔振装置,利用一层结构实现多维隔振,建立了自由振动方程并进行求解。由解看出,该装置固有频率在5 Hz以下,振动衰减较快。使用该装置,仿真可实现沿坐标轴的3个移动和绕坐标轴的3个转动,加速度传递系数均小于1。依据所推导的公式,确定该装置的刚度系数、阻尼系数和结构尺寸,可将该装置用于多维隔振。
于大国马履中郭洪锍王国明施琴
关键词:隔振动力学方程模态分析
新型两平移一转动并联机构及奇异位形分析被引量:8
2008年
根据并联机器人机构结构综合理论,以单开链支路为单元,提出了一种能实现空间二维移动和一维转动的三自由度并联机构。分析了该机构的运动特性和运动学正反解,得到了该机构的奇异位形。该机构在结构上具有较好的对称性和解耦性。
许子红马履中马晓丽仲栋华
关键词:并联机构单开链运动学奇异位形
基于并联机构的多自由度减振系统模糊控制被引量:4
2008年
采用并联机构为主体机构,以磁流变阻尼器为减振执行器,建立了三自由度减振平台模型。设计了基于模糊控制策略的半主动控制器,对机构的3条支路分别进行控制。采用ADAMS和Matlab软件联合仿真,并与无控状态下系统的振动进行对比,动平台的加速度峰值和均方根值均下降了40%。结果表明,建立的减振系统及所采取的控制算法达到了预期效果。
朱伟马履中吴伟光陈修祥谢俊
关键词:并联机构多自由度减振磁流变阻尼器模糊控制
车载设备半主动多维减振装置设计理论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采用基于并联机构和磁流变阻尼器的半主动控制多维减振装置,实现对车辆行驶中面临的多维振动半主动控制。对减振装置进行结构设计、系统控制模型分析和控制算法研究,并制作样机进行实验研究。样机试验结果表明,该半主动控制多维减振装置能实现车载设备多维减振,且减振效果好、可靠性高。
陈修祥马履中朱伟徐华伟
关键词:磁流变阻尼器半主动控制车载
3-RRC并联机构的变拓扑结构及其特性分析被引量:7
2006年
以三平移并联机构3-RRC为原型,基于变拓扑结构中运动等效支路的对称型和非对称型扩展理论,得到对称型和非对称型并联机构3-RRRP(4R),应用坐标轴投影法,对非对称型并联机构3-RRRP(4R)进行位置的正逆解分析,得出该机构输入与输出的运动解耦性。借助ADAMS软件,将其与原型机构3-RRC以及对称型3-RRRP(4R)机构进行特性比较,显现其结构改进的优越性。
尹小琴杨启志马履中谢俊鲍培德
关键词:并联机构运动解耦特性分析
3-PUU并联机构激振台设计与仿真被引量:6
2008年
为解决传统激振台不能实现多维同时振动的问题,基于并联机构组成原理,设计了用于中小型试验件振动测试的并联机构激振台,分析了3-PUU型三维纯平移并联机构的运动特性,通过计算得出了正、逆解析解。在ADAMS中建立该并联机构的虚拟样机模型,并通过仿真验证了并联机构激振台的可行性。
仲栋华马履中许子红刘剑敏
关键词:并联机构仿真虚拟样机
永磁电磁混合悬浮隔振主动控制装置被引量:4
2007年
提出了一种永磁电磁混合悬浮装置,它由永磁铁提供平衡时的悬浮力,而电磁线圈仅仅提供动态平衡力,在稳定悬浮状态,电磁线圈中的电流功耗很小。由于该磁悬浮系统不稳定,对其主动控制进行了研究。仿真表明,在主动闭环控制下,系统在随机振动激励下能很好地保持稳定,达到了很好的隔振效果。
吴伟光马履中
关键词:磁悬浮隔振
3-PUU并联机构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被引量:4
2010年
以3-PUU型并联机构为研究对象,详细论述建立三维模型、仿真计算和结果分析三个模块。首先利用Pro/E软件建立三维零件模型,进行装配并施加运动约束,然后通过Mechanism/Pro软件将模型导入ADAMS软件仿真分析。在进行运动学仿真时,利用ADAMS软件和MATLAB软件进行仿真,比较两者的仿真结果,并进行分析。动力学仿真时使用ADAMS软件仿真,得出驱动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并进行分析。
朱和军张纹
关键词:并联机构运动学动力学虚拟样机仿真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