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1AA10A216)

作品数:85 被引量:529H指数:14
相关作者:杨先乐胡鲲曹海鹏杨移斌张其中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海洋大学暨南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5篇农业科学
  • 11篇生物学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5篇异育
  • 15篇银鲫
  • 14篇单胞菌
  • 14篇异育银鲫
  • 13篇气单胞菌
  • 12篇养殖
  • 12篇嗜水气单胞菌
  • 8篇中草药
  • 8篇水霉
  • 7篇体外
  • 7篇免疫
  • 6篇抑菌
  • 6篇草药
  • 5篇液相色谱
  • 5篇荧光
  • 5篇色谱
  • 5篇受体
  • 5篇水产
  • 5篇相色谱
  • 5篇高效液相

机构

  • 72篇上海海洋大学
  • 13篇暨南大学
  • 1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0篇中国水产科学...
  • 9篇西南大学
  • 6篇江西农业大学
  • 6篇中国水产科学...
  • 5篇杭州千岛湖鲟...
  • 4篇上海师范大学
  • 4篇江西省水产科...
  • 3篇江苏世盛动物...
  • 3篇上海黛龙生物...
  • 2篇江苏农林职业...
  • 2篇宁德师范高等...
  • 2篇遵义师范学院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中南民族学院

作者

  • 66篇杨先乐
  • 53篇胡鲲
  • 31篇曹海鹏
  • 14篇杨移斌
  • 13篇张其中
  • 13篇阮记明
  • 12篇夏永涛
  • 10篇赵依妮
  • 9篇陈霞
  • 9篇王会聪
  • 9篇李春涛
  • 8篇章海鑫
  • 8篇何珊
  • 7篇孙琪
  • 7篇邱军强
  • 7篇杨莹莹
  • 7篇刘腾飞
  • 6篇欧仁建
  • 6篇周爱玲
  • 6篇李超

传媒

  • 9篇水生生物学报
  • 7篇南方农业学报
  • 6篇中国水产科学
  • 6篇淡水渔业
  • 5篇动物学杂志
  • 4篇环境污染与防...
  • 4篇科学养鱼
  • 4篇微生物学通报
  • 4篇水产养殖
  • 4篇水产学报
  • 3篇华中农业大学...
  • 3篇动物医学进展
  • 3篇四川动物
  • 3篇中国预防兽医...
  • 3篇中国渔业质量...
  • 2篇渔业致富指南
  • 2篇食品科学
  • 2篇水产科学
  • 1篇海洋渔业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年份

  • 6篇2017
  • 6篇2016
  • 15篇2015
  • 13篇2014
  • 22篇2013
  • 18篇2012
  • 6篇2011
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霉菌蛋白制备方法的比较与分析
2013年
比较了3种方法对8种水霉菌(Saprolegnia)破壁处理制备蛋白的效果,并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加石英砂和液氮混合研磨处理制备的蛋白效果最好,条带清晰,该方法操作简便、快捷、较为常用,可有效地区分水霉菌株分子遗传学背景的差异,适用于水霉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宋鹏鹏胡鲲杨先乐
亚甲基蓝及其代谢物在异育银鲫体内分布及消除规律的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以15 mg·L^(-1)的亚甲基蓝浸泡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成鱼0.5 h后将其饲养于实验室水族箱中,研究了常规用药条件下亚甲基蓝及其代谢物在异育银鲫各组织中的分布及消除规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亚甲基蓝及其代谢物在异育银鲫组织中的浓度,用DAS 3.0.5药物与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血液中亚甲基蓝、天青B、天青A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第0.083、第0.5和第8小时,峰浓度值Cmax分别为143.436μg·L^(-1)、110.770μg·L^(-1)和8.444μg·L^(-1)。亚甲基蓝、天青B、天青A在异育银鲫4种组织中的浓度由高到低的顺序均为肝胰脏>肾脏>肌肉>皮肤,其中异育银鲫肌肉和皮肤组织易蓄积亚甲基蓝及代谢物,至第64天仍可以检测到,组织中未检测到天青C。
梁楠胡鲲刘腾飞吴映捷杨先乐
关键词:异育银鲫亚甲基蓝
淡水养殖动物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ERIC-PCR分型与耐药性被引量:26
2011年
以质控菌株ATCC7966为对照,采用ERIC-PCR方法对49株分别采集于中国浙江、江苏、江西、广东、湖北、上海等主要淡水养殖区的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进行了基因分型,并分析了嗜水气单胞菌对12种抗生素的耐药模式,探讨了嗜水气单胞菌的基因型与区域性分布及其耐药性的关联性。实验结果表明,50株受试嗜水气单胞菌菌株可分为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Ⅹ、Ⅺ、Ⅻ这12个基因型,其中Ⅷ型菌株最多,Ⅲ型和Ⅹ型菌株最少。此外,50株受试菌株对氨苄青霉素(AMP)的耐药率高达100%,对头孢氨苄(CX)的耐药率高达98%,94%以上的菌株对氨基糖苷类及喹诺酮类抗生素未产生耐药性。受试菌株对12种抗生素呈现出AMP、CX/AMP、CX/AMP/POL(多黏菌素)、CX/AMP/SMZ(复方新诺明)、CX/AMP/NM(新霉素)、CX/AMP/SMZ/POL、CX/AMP/SMZ/POL/GM(庆大霉素)、CX/AMP/SMZ/LOM(洛美沙星)/ENR(恩诺沙星)、CX/AMP/SMZ/LOM/ENR/OF(氧氟沙星)/LEV(左氟沙星)这9种不同的耐药模式,其中Ⅻ型菌株的耐药谱均为CX/AMP/POL型,Ⅱ型和Ⅺ型菌株的耐药谱多为CX/AMP/SMZ型,Ⅳ型、Ⅵ型和Ⅷ型菌株的耐药谱多为CX/AMP型,Ⅹ型菌株的耐药谱为CX/AMP/NM型。据此推测,嗜水气单胞菌基因型与耐药性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肖丹曹海鹏胡鲲杨先乐
关键词:嗜水气单胞菌ERIC-PCR耐药性
10种药物材料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
2016年
为筛选抑制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有效药物材料,确定其最佳的抑藻浓度,采用叶绿素a检测法来确定铜绿微囊藻的生物量,从而对10种药物材料的作用效果进行了定性研究,并采用二倍稀释法对筛选出的8种药物材料进行了最佳抑藻浓度的测定。大黄、黄连、土槿皮、蜜桔皮、马水桔皮、蜜柚皮、铁观音、大蒜等药物材料能有效抑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大麦茶、仙鹤草不能抑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当蜜桔皮、蜜柚皮水提液质量浓度大于6.25g/L,马水桔皮水提液质量浓度大于3.13g/L,铁观音、大黄浸提液质量浓度大于5.000g/L,土槿皮、黄连提取物浸提液质量浓度大于2.500g/L时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具有有效的抑制作用,且随着各浸提液浓度的增加,其抑制效果呈上升趋势;而大蒜液质量浓度大于5.000g/L时能使铜绿微囊藻维持在初始水平。将各材料抑藻浓度设定在以上浓度时较为合理。研究结果为水产养殖治理蓝藻以及控制蓝藻药物进一步的研发提供了参考。
胡利静肖艳翼刘腾飞吴映捷胡鲲杨先乐
关键词:药物铜绿微囊藻
异育银鲫体内盐酸双氟沙星血浆蛋白结合率的变化与其药代动力学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为了研究盐酸双氟沙星(Difloxacin,DIF)在异育银鲫体内血浆蛋白结合率的变化及其与药代动力学之间的关系,实验采用超滤法测定了DIF在异育银鲫体内血浆蛋白结合率,运用HPLC测定其对应时间点药物浓度,并分析了血浆蛋白结合率变化对DIF体内处置的影响。实验以感染嗜水气单胞菌的异育银鲫为感染组,健康异育银鲫为对照组。结果显示:感染组各时间点DIF血浆蛋白结合率均高于对照组,感染组与对照组DIF血浆蛋白结合率与总药物浓度呈对数关系:y=9.01ln x+74.34和y=4.81ln x+65.15,DIF血浆蛋白结合率与游离药物浓度的对数关系式分别为:y=6.36ln x+64.91和y=4.36ln x+60.63;感染组和对照组血浆药时曲线均可使用开放性二室模型描述;感染组DIF的吸收和消除慢于对照组,其表观分布容积和曲线下面积大于对照组。结果显示异育银鲫体内感染嗜水气单胞菌促使DIF血浆蛋白结合率升高;血浆蛋白结合率升高导致药物以结合药物的形式储存于血液中可能是导致药物组织分布受限、消除缓慢、长时间滞留于血液原因之一。
章海鑫胡鲲阮记明郑卫东符贵红杨先乐王会聪刘攀
关键词:异育银鲫嗜水气单胞菌血浆蛋白结合率药代动力学
黄颡鱼卵致病性绵霉的分离鉴定与药敏特性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对黄颡鱼水霉病病原进行分离鉴定,并对其药敏特性进行研究。【方法】参照传统方法对患水霉病的黄颡鱼卵上的丝状真菌进行分离,通过人工感染实验证实分离菌株的致病性,然后根据形态学特征和ITS rDNA序列分析对致病菌株进行鉴定,并进一步采用倍比稀释法研究其药敏特性。【结果】从患水霉病的黄颡鱼卵上分离到8株丝状真菌,经人工感染试验证实菌株YC对黄颡鱼卵具有致病性,并进一步研究了其形态与药敏特性,开展了IT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菌株YC为透明管状结构,中间无横隔;游动孢子囊多呈圆筒形、棍棒形或穗状,游动孢子发育成熟后不断从孢子囊顶端释放出来,成团聚集在游动孢子囊口,并经过一个时期的静休后,成团脱落或直接分散在水中游动;次生孢子囊具有典型的侧生现象;藏卵器呈球形或梨形,大多与雄器异枝,少数与雄器同枝,含1?15个卵孢子;成熟卵孢子中生或亚中生,偏生一个大油球。其ITS rDNA序列与GenBank基因库中绵霉属菌株自然聚类,同源性高达99%,与异丝绵霉(Achlya klebsiana)菌株CBS101.49(GenBank登录号AF119579)的亲缘关系最近。结合形态特征与ITS序列鉴定的结果,判定菌株YC为异丝绵霉(Achlya klebsiana)。此外,在实验选用的中草药和消毒剂中,黄连和异噻唑啉酮分别对菌株YC的抑菌效果最好,其对菌株YC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256 mg/L和2 mg/L。【结论】首次分离了黄颡鱼卵致病性异丝绵霉菌株YC,并确定了其药敏特性,可以作为该病防治用药的依据。
欧仁建曹海鹏郑卫东胡鲲许佳露杨先乐
关键词:最小抑菌浓度
异育银鲫GABA A受体γ2亚基全长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2015年
近年来GABA A受体亚基特异性在药物筛选、研发过程中的应用得到广泛地关注,其中有关α1、β2和γ2三种功能性亚基的研究最为深入。异育银鲫因其良好的生长、繁殖优势,在国内得到广泛养殖。采用RACE法克隆得到了异育银鲫GABA A受体γ2亚基基因全长cDNA,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该基因长2 763 bp,其中CDS区长1437 bp,可编码477个氨基酸的前体蛋白。预测蛋白分子量55.3 k D,理论等电点9.13。异育银鲫体内GABA A受体γ2亚基氨基酸序列N端存在1个长度为35个氨基酸的信号肽,4个长度分别为23、20、23和23个氨基酸的跨膜区,3个N-糖基结合位点和2个O-糖基化位点,1个特异性结构域,其氨基酸序列具有明显的氯离子门控通道家族特征。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物种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都在89%以上,表明该蛋白属于GABA A受体亚基家族。系统进化树表明异育银鲫与斑马鱼聚为一支,亲缘关系最近。
赵依妮胡鲲孙琪杨先乐阮记明周爱玲
关键词:异育银鲫GABA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
鲫血髓过氧化物酶的表达及其与血药浓度的关联性被引量:1
2016年
为了研究在吡喹酮代谢过程中,鲫血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m RNA表达与血药浓度的相关性,以体重为(80±10.5)g的鲫鱼(Carassius auratus)为试验动物,单剂量(10 mg/kg)口灌吡喹酮(praziquantel,PZQ)后,在鲫血液中选取β-actin为内参基因,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荧光定量PCR,分析了不同时间点鲫血MPO m RNA水平的相对表达量的变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了吡喹酮在鲫鱼体内的血药浓度,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吡喹酮能够迅速进入血液,并被快速消除,药时数据符合二室开放模型。在1 h时,血液中吡喹酮的浓度达到最大值,为2.85?g/m L,96 h后血液中检测不到吡喹酮;灌药后,MPO基因表达量随时间呈先升后降趋势,在1 h时髓过氧化物酶表达量最高。此外,0.25 h、0.5 h、1 h、3 h与6 h组与对照组差异性极显著(P<0.01),12 h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48 h与96 h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MPO m RNA相对表达量与血液中吡喹酮的浓度之间相关系数r=0.96,为高度相关,并且推测MPO可能参与吡喹酮的氧化代谢。结论认为:(1)MPO m RNA相对表达量的升高与外源性药物吡喹酮的摄入有关。(2)血液中吡喹酮的残留量与MPO m RNA相对表达量线性相关。本研究旨在提供一种从分子水平评价水产动物体内药物残留的新思路。
刘腾飞马荣荣肖艳翼朱凤娇杨先乐胡鲲
关键词:髓过氧化物酶吡喹酮荧光定量PCR血药浓度代谢
鲟源鲁氏耶尔森氏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特性研究被引量:20
2013年
西伯利亚鲟隶属于硬骨鱼纲,辅鳍亚纲,硬鳞总目,鲟形目(Acipenseriformes),全世界现存26种鲟[1],我国的鲟类有2科3属8种,分布在长江水系的有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白鲟(Psephurus gladius)和达氏鲟(Acipenserdabryanus);黑龙江水系的有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和达氏鳇(Huso dauricus);新疆地区有裸腹鲟(Acipenser nudiventris)、小体鲟(Acipenser ruthenus)和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2]。
杨移斌夏永涛郑卫东胡鲲杨先乐
关键词:RDNA药敏特性
水产养殖用解淀粉芽孢杆菌微胶囊的安全性评价被引量:15
2012年
目的:评价水产养殖用解淀粉芽孢杆菌微胶囊的安全性。方法:参照《GB/T21805-2008化学品藻类生长抑制试验》、《GB/T13266-91水质物质对蚤类(大型蚤)急性毒性测定方法》、《GB/T13267-91水质物质对淡水鱼(斑马鱼)急性毒性测定方法》、《渔药临床试验技术规范》等国家标准及相关法规,观察了解淀粉芽孢杆菌微胶囊对小球藻生长的抑制作用以及对大型蚤、斑马鱼和草鱼的急性毒性,分析了其对养殖水体主要理化因子的影响。结果:解淀粉芽孢杆菌微胶囊在终浓度为0.2~2 000mg/L时对小球藻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对小球藻的半数抑制浓度大于2 000mg/L,而且其对大型蚤、斑马鱼和草鱼的半数致死浓度也大于2 000mg/L(或mg/kg体重)。此外,在养殖水体中加入解淀粉芽孢杆菌微胶囊至终浓度为0.2~2 000mg/L后14天内,各浓度组的氨氮含量、硫化物和pH均缓慢下降,仅亚硝酸盐氮含量稍微升高后逐渐缓慢降低,但这些理化因子的变化与解淀粉芽孢杆菌微胶囊的加入量呈负相关关系。结论:解淀粉芽孢杆菌微胶囊实际无毒,对养殖水中氨氮、亚硝酸盐氮、硫化物和pH等理化因子的影响均控制在虾虎鱼仔鱼、黄颡鱼、白斑狗鱼、克氏原螯虾等水产养殖动物的安全浓度范围内,为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安全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曹海鹏卫若鹏何珊吕利群
关键词:水产养殖解淀粉芽孢杆菌微胶囊安全性评价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