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132400410867)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李晓英更多>>
相关机构:商丘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篇庄子
  • 2篇老子
  • 2篇《老子》
  • 2篇《庄子》
  • 1篇治权
  • 1篇天下观
  • 1篇现代教育
  • 1篇现代教育意义
  • 1篇教育
  • 1篇教育意义
  • 1篇宽容

机构

  • 3篇商丘师范学院

作者

  • 3篇李晓英

传媒

  • 2篇商丘师范学院...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如何从宽容的角度解读《老子》
2013年
在《老子》中,无论是直接的宽容思想如"报怨以德"、"不责于人","受国之垢"、"辅万物",还是间接提供的人性基础和思想发源,均给我们重新思考个体自主和整体有序的统一提供了独特启示:如何在彰显个体权利的同时又能相互认同、相互宽谅?诸多有权利的个体在共处一体时该如何保持整体稳定和公共秩序?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不仅可以看到老子所具有的拓宽西方狭隘宽容理论的价值,而且还能拓展《老子》文本当今的创造空间。
李晓英
关键词:《老子》宽容
《庄子》天下观初探被引量:1
2015年
"天下"是《庄子》的重要概念,体现了《庄子》对天下理想秩序的向往、想象和建构,亦渗透着《庄子》的精神超越和升华过程。《庄子》天下观经历了由内篇的向往想象到后学的参与治理的变化。其中贯穿着一条主线:天下是否能够治理、是否应该治理和如何治理。在内篇看似消极的疏离天下的乱世求生中,《庄子》以天下无须变革的观点省思世俗的天下治理观。在天下是否需要治理和如何治理的追问中,内篇和后学一样能为后世提供可借鉴的方案。万物无扰作为天下理想秩序的显现,交陈着庄子个体价值理念的实践和现实人生的亲证,萃聚出《庄子》天下观:天下是归属万物的和无须治理的;天下是不可分疏的;至人是无用无为的。这不同于天下归属民心天意,由圣人治理的儒家天下观。
李晓英
关键词:《庄子》治权
早期道家精神超越的现代教育意义
2015年
早期道家以先秦时期的哲学突破为理论背景,以"心"、"气"、"静"或"精"、"神"为枢纽,以"道"、"德"、"天"、"物"和"世"等概念为存在境域,以洞察本根、通于神明为主旨,以复归原初人性为旨归,可以解构主客之二元论,减损欲望感知,深微反思人类文明和主体人格。在现时代,从心灵转化和精神超越的角度对早期道家的精神体验和心灵世界进行深度解读,讨论其学派内部对变革世界之不同理解,是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现实指导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李晓英
关键词:《老子》《庄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