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吉林省科技厅重点项目(20040207-1)

作品数:10 被引量:57H指数:5
相关作者:于海业张蕾陈丽梅袁月明闫毅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吉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厅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人参
  • 2篇栽培
  • 2篇施肥
  • 2篇施肥参数
  • 2篇施肥模型
  • 2篇林下参
  • 1篇单木
  • 1篇蒸腾
  • 1篇蒸腾速率
  • 1篇日变
  • 1篇日变化
  • 1篇日光温室
  • 1篇设施环境
  • 1篇设施栽培
  • 1篇生态因子
  • 1篇数学模型
  • 1篇土温
  • 1篇坡面
  • 1篇气孔导度
  • 1篇人参栽培

机构

  • 9篇吉林大学
  • 4篇吉林农业大学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9篇于海业
  • 5篇陈丽梅
  • 5篇张蕾
  • 3篇王瑞梅
  • 3篇闫毅
  • 3篇袁月明
  • 2篇于立娟
  • 2篇张志平
  • 2篇周丽娜
  • 1篇杨昊谕
  • 1篇刘艳
  • 1篇申魏
  • 1篇蒋斌

传媒

  • 5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吉林农业科学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生态环境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坡面单木圆锥形树冠投影边界的模型理论被引量:5
2006年
遮荫作为树冠对辐射截留的集中表现,与林下环境,特别是光环境特征具有密切关系.为满足坡地人工林下作物、中药栽培环境模拟、预测和控制的理论需要,以圆锥形树冠为研究对象,借助几何光学中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根据水平投影与坡面投影的亲似对应关系,在坡平面直角坐标系内讨论树冠的坡面投影形状、确定投影关键点坐标,在测树因子、经纬度、坡度、坡向、时间(包括时刻和日期)等变化要素基础上建立坡面投影理论边界模型Z(x′,y′)=0.经模拟验证,各时刻实测与计算阴影边界曲线相关系数大于等于0.928、显著水平(P)均达到0.01,表明该模型可较精确地描述正圆锥的坡面投影.在此基础上,进行模型的实用检验和分析,选择北半球中纬度单株樟子松,计算得到5月12日8:00~14:00树木遮荫影响最远到达东0.69倍树高、西1.18倍树高、南0.2倍树高、北0.4倍树高,绝大多数阴影位于近似扇环的区域内,计算结果符合北半球太阳视运动规律且实际观测结果与计算值之间相关系数为0.983(P=0.008),证明该模型适用于树冠的遮荫分析,并可能在邻体遮光干扰的进一步研究中发挥作用.最后讨论该模型的优点及局限性,明确模型在实际研究中合理运用的条件.
张蕾于海业杨昊谕张志平
关键词:坡面
设施环境下人参最优施肥参数的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建立人参优化施肥数学模型,为人参科学合理施肥提供可靠依据。[方法]以设施栽培的人参为试验样品,以氮、磷、钾为试验因子,人参产量为试验指标,采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案,应用DPS数据处理系统建立了人参施肥效应回归模型。[结果]对产量反应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的分析表明,人参产量与施肥量呈正相关。氮、磷、钾的增产效应次序为氮、钾、磷。应用非线性规划方法对人参施肥效应回归模型求模型最优解,分析了氮、磷、钾的主因素效应和单因素效应。[结论]最高产量797.12 g/m2,最佳施肥量:尿素23.74 g/m2,过磷酸钙68.02 g/m2,硫酸钾41.27 g/m2。该模型拟合度好,预报性很高,实用价值大。
闫毅王瑞梅于海业陈丽梅袁月明
关键词:设施环境人参施肥模型施肥参数
白浆土型人参栽培床土的分形维数特征被引量:4
2007年
运用土壤颗粒表面分形维数计算方法,研究了吉林省白浆土型人参栽培床土的分形维数的特点。结果表明白浆土型人参床土颗粒表面的分形维数介于2.890~2.963之间,并随黏度增加有增大的趋势。同时统计分析表明,土粒表面分形维数与土壤的容重、孔隙度及难效水(水吸力〉60kPa)均具有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747^*,0.796^*和0.798^*);与土壤中〉0.25mm团聚体的百分含量呈极显著的相关(相关系数为0.826^**)。分形维数可以作为衡量白浆土型人参床土的物理肥力指标之一。
陈丽梅于海业于立娟张蕾申魏
关键词:白浆土人参分形维数
人参生长土温与环境温度相关性分析
2007年
土壤热量状况对植物的生长、养分的转化等有重要的影响,与植物根系生长有密切的关系,土壤温度是衡量土壤热量状况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土壤温度和环境因子关系密切,与环境温度有直接的关系,随着深度增加,这种相关性减弱。
于立娟于海业
关键词:人参土温
人参最优施肥参数的研究
2007年
建立人参优化施肥数学模型,为人参科学合理施肥提供可靠依据。以氮、磷、钾为试验因子,人参产量为试验指标,采用3因素5水平2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案,应用DPS数据处理系统建立了人参施肥效应回归模型。对产量反应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的分析表明,人参产量与施肥量呈正相关。氮、磷、钾3要素的增产效应次序为氮、钾、磷。应用非线性规划方法对人参施肥效应回归模型求模型最优解,分析了氮、磷、钾的主因素效应和单因素效应,得出最高产量797.12 g/m2,最佳施肥量:尿素23.74 g/m2,过磷酸钙68.02 g/m2,硫酸钾41.27 g/m2。该模型拟和度较好,预报性较高,实用价值大。
闫毅王瑞梅于海业陈丽梅袁月明
关键词:人参施肥模型施肥参数
林下参叶片气孔导度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在分析林下参气孔导度(Gs)日变化的基础上,通过单因子相关分析初步确定各林下环境因子对Gs的作用性质。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确定光合有效辐射(PAR)、空气温度(Ta)、水汽压亏损(VPD)是影响林下参气孔导度的主要因子,并建立了Gs与环境因子间的回归模型:Gs=4.712PAR×10-4+1.559Ta×10-2-0.002VPD-3.657,(R=0.971**,F=59.074)。
周丽娜刘艳张蕾于海业
关键词:林下参气孔导度环境因子
设施栽培人参根重增长的数学模型被引量:5
2006年
应用统计分析的方法,通过在设施环境下的栽培试验,对人参根重增长的年变化规律进行了数学模拟,结果表明人参根重积累的变化规律符合S型自然生长曲线。S型自然生长曲线的常见方程式有4种,采用回归方程的F值和相关系数R来比较4个模型的好坏,得出最适宜的数学模型为模型4。通过研究根重积累变化曲线、根重积累速度、根重积累瞬时速度最大值,掌握人参生长过程中的数量规律和特点,为生产上制定科学的栽培管理措施提供依据。
于海业陈丽梅
关键词:设施栽培人参数学模型
北方地区日光温室的设计与环境控制被引量:13
2008年
为使温室尽可能多地截获太阳辐射能,提高日光温室在严寒冬季的室内温度,根据东北地区地理纬度、气候条件及温室使用要求,综合考虑温室的采光、保温、作物的生育以及人工作业等因素,合理设计了温室的结构,确定了几何参数;综合考虑承载能力、节省材料及使用要求,选择了建筑材料,使温室能够在不用人工加温或仅有极少量加温的条件下,也能保证作物所需的最低生长温度。
闫毅王瑞梅陈丽梅袁月明
关键词:日光温室环境控制
林下参蒸腾速率与影响因子关系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在分析生态因子及蒸腾速率(Tr)日变化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单因子相关分析初步确定各因子对林下参Tr的作用性质,采用逐步回归、线性多元回归的方法,分析各生态因子对Tr的综合作用,确定光合有效辐射(PAR)、气温(Ta)、相对湿度(RH)是影响林下参蒸腾的主要因子并建立林下参Tr的光温模型及光湿模型:Tr=0.005PAR+0.028Ta-0.526(r2=0.784**,F=110.990),Tr=0.005PAR-0.006RH+0.516(r2=0.780**,F=108.442)。
张蕾于海业周丽娜张志平蒋斌
关键词:林下参蒸腾速率生态因子日变化
人参生长光环境研究进展被引量:20
2006年
光因子是直接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主导因子。人参(PanaxginsengC.A.Mey.)作为典型的阴性植物,对光环境的要求十分严格。文章从保护野山参物种资源及光环境对人参生长发育的重要作用的角度,介绍了人参生长光环境的研究现状:研究时期集中于20世纪80、90年代,以指导园参栽培为目的,围绕可见光区的光强和光质特征展开,以光环境静态调查及光强日动态、光质颜色对人参生理影响为主要研究内容。文中分析了国内外对于人参适宜光照的研究结果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可能是人参种质、不同生长阶段的光合能力及光分布空间变化给人参光合作用造成的影响。总结了已有研究的结果,例如,①参棚透光率为25%时,光照强度达到饱和光强度,人参光合速率最高;②浅绿膜人参生育健壮,光合作用强度高,干物质积累快,有利于参根增重。2000年以后,随着林下栽参的兴起,原有研究成果不足以满足目前科学种植的需要,国外已经出现林下分光谱辐射对人参根部皂甙积累影响数量关系的研究,而国内针对林下参生长光环境的研究仍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针对可见光区光强变化的水平上。文章最后指出,现有研究成果在科学指导林下栽参的选址及现代化管理方面存在不足,通过学科交叉与融合、建立合理的人参生长光环境动态模型是未来人参生长光环境研究的发展趋势。
于海业张蕾
关键词:人参光环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