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项目(KLME060210)

作品数:5 被引量:98H指数:3
相关作者:刘宣飞袁慧珍管兆勇富元海吴宏毅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73061部队解放军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季风
  • 2篇ENSO
  • 2篇IOD
  • 1篇东亚季风
  • 1篇印度洋偶极子
  • 1篇中国夏季降水
  • 1篇数值模拟
  • 1篇年代际
  • 1篇年代际变化
  • 1篇气旋
  • 1篇热带
  • 1篇热带气旋
  • 1篇热带气旋影响
  • 1篇夏季
  • 1篇夏季降水
  • 1篇季风边缘区
  • 1篇降水
  • 1篇降水关系
  • 1篇海洋飞沫
  • 1篇参数化方案

机构

  • 4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南京大学
  • 1篇解放军理工大...
  • 1篇无锡工艺职业...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4篇刘宣飞
  • 2篇袁慧珍
  • 1篇陈海山
  • 1篇黄小刚
  • 1篇管兆勇
  • 1篇王元
  • 1篇王静苒
  • 1篇费建芳
  • 1篇郑静
  • 1篇吴宏毅
  • 1篇富元海

传媒

  • 3篇热带气象学报
  • 2篇南京气象学院...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春季IOD影响东亚季风机制的数值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基于美国国家大气中心的CAM3.0模式,设计3组数值试验,以研究春季印度洋偶极子(IOD)海表温度异常对东亚夏季风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结果表明:在IOD正位相年,对印度洋关键海区的春季海表温度加入强迫后,同期夏季(6—8月)的东亚夏季风明显偏弱: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南,长江流域上升运动加强、降水偏多,南海地区下沉运动加强、降水偏少、南海季风偏弱。还从经向、纬向垂直环流圈角度分析了IOD对东亚夏季风的可能影响机制:IOD正位相年,在IOD正SSTA区域(热带西印度洋)的东侧大约75°E附近能激发出上升运动,而在IOD负SSTA区域(热带东印度洋)的东侧大约110°E附近出现下沉运动,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纬向垂直环流圈;110°E附近的下沉运动又可能通过经向垂直环流圈影响南海和东亚副热带地区,造成东亚经度上赤道地区为上升运动、南海地区为下沉运动、长江流域为上升运动的异常经圈环流,从而使得东亚夏季风(包括南海季风和东亚副热带季风)整体偏弱。
王静苒刘宣飞陈海山
关键词:IOD东亚季风
ENSO对印度洋偶极子与中国秋季降水关系的影响被引量:36
2006年
利用1950—1999年Hadley中心全球海温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中国气象局整编的160站降水资料,通过讨论印度洋偶极子(IOD)独立发生时及IOD与ENSO联合发生时中国秋季降水的差异,研究了ENSO对IOD与中国秋季降水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仅有IOD发生时,其正位相年使得中国西南地区和黄河流域的秋季降水出现正异常,而当IOD与ENSO伴随出现时,IOD正位相年和E lN ino使得中国西南地区秋季降水正异常区域维持并向东扩展,还使得黄河流域秋季降水转为负异常。此外分析了ENSO改变IOD与中国秋季降水关系的环流成因。
刘宣飞袁慧珍
关键词:印度洋偶极子ENSO
海洋飞沫对热带气旋影响的数值试验被引量:3
2008年
将最新版的Andreas海洋飞沫通量参数化方案与中尺度大气模式MM5V3耦合,对0514号热带气旋Nabi进行数值模拟,探讨海洋飞沫蒸发对热带气旋发展和演变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考虑海洋飞沫的作用后,热带气旋范围内(气旋中心附近600km左右范围内)的潜热和感热通量明显增强,尤其是潜热通量,最大值可提高35%~80%,潜热通量的大值区对应热带气旋眼墙处的最大风速区。无论是否考虑海洋飞沫作用,模式均能较好地模拟出热带气旋Nabi的移动路径,但考虑飞沫作用后,由于飞沫对海气界面通量交换的贡献,使得模拟热带气旋中心的最低海平面气压降低,最大风速增强,暖心结构更加明显。
郑静费建芳王元黄小刚李启明吴宏毅
关键词:海洋飞沫热带气旋参数化方案数值模拟
ENSO对IOD与中国夏季降水关系的影响被引量:40
2008年
利用1950~1999年Hadley中心海温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中国160站降水资料,通过讨论印度洋偶极子(IOD)独立发生时及IOD与ENSO联合发生时中国夏季降水的差异,研究了ENSO对IOD与中国夏季降水关系的影响。IOD独立发生时,其正位相年以湖南为中心的华南地区夏季降水偏多;IOD与ENSO联合发生时,正位相年河套、华北地区夏季降水偏少,东南沿海地区降水偏多。ENSO对IOD与中国夏季降水关系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在华南西部、江淮流域、河套及华北地区起抵消作用,而在东南沿海地区起协同作用。还从环流场角度分析了ENSO对IOD与中国夏季降水关系影响的初步成因。
刘宣飞袁慧珍管兆勇
关键词:IODENSO中国夏季降水
中国北方季风边缘区边界位置的年代际变化被引量:18
2007年
利用中国东部和北部地区155站1961—1999年月平均温度和月平均降水量资料,根据Thornthwaite公式计算水分需要量和湿润度指数,定义了-20和0的湿润指数等值线分别为季风边缘区的上、下边界线,然后分析了上、下边界线的10 a际平均位置及其变化情况,并比较了上、下边界线的10 a际平均位置与39 a平均位置,发现中国东部季风边缘区上、下边界线的波动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下边界的波动还具有显著的年代际变化特征。此外,分析了季风边缘区3个分区(东北、华北和西北东部区)的降水变化,发现各区的降水变化趋势与边界线的波动趋势一致。
富元海刘宣飞
关键词:季风边缘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