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科研启动基金(swu111056)
- 作品数:1 被引量:4H指数:1
- 相关作者:王志坚姚艳红熊洪林更多>>
-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贝氏高原鳅消化系统胚后发育的形态及组织结构被引量:4
- 2013年
- 应用解剖学、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对贝氏高原鳅(Triplophysa bleekeri)消化系统的胚后发育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贝氏高原鳅仔、稚鱼呈线性生长趋势。仔鱼出膜后1~2 d为内源性营养阶段,3 d进入混合营养阶段,15 d进入外源性营养阶段。初孵仔鱼口凹已经出现,出膜后3 d与外界相通,9 d口咽腔基本发育完成。8 d食道发育基本完成。初孵仔鱼消化道雏形已现,但胃肠未明显分化。出膜后64 d胃小凹处出现胃腺,胃消化功能基本完备。初孵仔鱼肠道已经分化,出膜后27 d肠基本发育完成。初孵仔鱼具有肝前体,出膜后2 d肝细胞开始分化,7 d肝中出现明显的中央静脉和肝细胞索,肝组织结构与成体差异不大。3 d肝前端出现胰组织,4 d具有胰雏形,5 d完整胰出现,胰腺细胞之间具有大量嗜曙红酶原颗粒物质;9 d胰岛出现,胰组织基本发育完成。64 d消化系统各部分组织结构发育基本完成。贝氏高原鳅消化道的形态发育需要很长的时间,出膜后64 d胃肠仅前端膨大,无任何弯曲;85 d胃与食道呈直角弯曲后下行,但胃肠无明显分界;120 d胃弯曲为"Z"形后笔直下行,胃肠仍无明显分界,肝为一整体,未见分叶。1龄幼鱼,消化系统解剖结构与成鱼相似,但肝缺少右叶,肠缺少胃背面的圆环形弯曲。贝氏高原鳅消化系统的胚后发育特点和仔鱼的营养方式可能体现了长江以南地区冬天繁殖鱼类消化系统胚后发育的一般规律和仔鱼的营养趋势。
- 熊洪林姚艳红王志坚
- 关键词:贝氏高原鳅胚后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