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无)

作品数:7 被引量:100H指数:5
相关作者:张光辉王浩朱良君孙龙郁耀闯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宝鸡文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水利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4篇土壤
  • 4篇丘陵区
  • 4篇黄土丘陵
  • 4篇黄土丘陵区
  • 2篇入渗
  • 2篇土壤入渗
  • 1篇单环
  • 1篇地统计
  • 1篇地统计学
  • 1篇典型植被
  • 1篇植被
  • 1篇容重
  • 1篇入渗过程
  • 1篇双环法
  • 1篇水质
  • 1篇土壤类型
  • 1篇土壤容重
  • 1篇土壤物理
  • 1篇土壤物理性质
  • 1篇农地

机构

  • 7篇北京师范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宝鸡文理学院

作者

  • 7篇张光辉
  • 4篇王浩
  • 2篇郁耀闯
  • 2篇孙龙
  • 2篇朱良君
  • 1篇任宗萍
  • 1篇李振炜
  • 1篇胡国芳
  • 1篇王兵

传媒

  • 4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坡面流超声波水深测量系统研究被引量:15
2013年
坡面流水深是常用的水动力学参数,是计算坡面流流速、水流剪切力、水流功率的基础,因而对其准确测量至关重要。室内侵蚀静床实验中水深直接测量法耗时长、误差大,而间接测量法一般是通过染色法测定流速进而反推出坡面流水深,测量精度受水流流态、测流区长度和含沙量等因素影响。鉴此,对超声波距离传感器应用于侵蚀静床坡面流水深测量进行系统研究,通过参数调试和测量系统检验,表明超声波水深测量系统测量不同厚度玻璃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73%,对不同坡度、不同流量组合下坡面流测距的变异系数在0.061%~0.096%之间,其精度能够满足室内侵蚀静床条件下坡面流水深测量的研究需求,可用于侵蚀静床条件下坡面流水动力学特性、坡面流挟沙力、输沙及模拟覆盖对坡面流水动力学特性潜在影响的研究。
朱良君张光辉胡国芳王兵
关键词:超声波坡面流测量系统径流深
黄土丘陵区典型农耕地土壤稳定入渗率季节变化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揭示黄土丘陵区典型农耕地土壤稳定入渗率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为黄土高原地区农耕地土壤侵蚀控制、水土保持和有限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方法]运用双环法,以黄土丘陵区典型农作物种植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入渗试验对不同作物地土壤稳定入渗率季节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典型农耕种植地土壤稳定入渗率具有明显季节变化(p<0.05)。不同作物地土壤稳定入渗率的季节变化趋势存在差异。种植3种作物地与裸地的土壤稳定入渗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种植马铃薯地平均土壤稳定入渗率最大,其次是大豆地和谷子地。农事活动、容重、孔隙度和作物根系生长是影响农耕地土壤稳定入渗率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结论]黄土丘陵区典型农耕地土壤稳定入渗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该变化主要是由农事活动、容重、土壤孔隙度和作物根系生长等因素所导致。
郁耀闯张光辉
关键词:根系黄土丘陵区
黄土丘陵区浅沟表层土壤容重的空间变异特征被引量:22
2014年
选取陕西省安塞县纸坊沟小流域2条发育完整的浅沟(长90m,宽40m)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浅沟表层(0-5cm)土壤容重的空间变异。经典统计学分析表明:土壤容重从浅沟上部到下部总体上呈逐渐减小的趋势;配对T检验表明,平行浅沟分布的9条样线在垂直浅沟方向上土壤容重差异不明显,浅沟分水线、浅沟沟坡和浅沟沟底之间差异不明显;方差分析表明,浅沟上部与中部和下部土壤容重差异显著,而中部和下部无显著差异。地统计学分析表明:在2,4,6,8,10,20m的采样间隔下,随着采样间隔的增大,理论变异函数的拟合精度逐渐降低;变异函数理论模型、块金值、基台值和变程各不相同;块金值和基台值之比变化范围为0.00∽0.55,为强度空间依赖性和中度空间依赖性;垂直和平行浅沟的各向异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容重的空间异质性以各向同性为主。
耿韧张光辉李振炜王浩栾莉莉
关键词:黄土高原土壤容重地统计学
4种土壤入渗测定方法的比较被引量:37
2012年
入渗是土壤的基本物理性状,与降雨产流、侵蚀、非点源污染等过程密切相关,快速、准确测定土壤入渗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以黄土高原沟壑区安塞水土保持综合试验站大豆地的黄土为测试土壤,利用双环、单环、圆盘入渗仪、Hood入渗仪4种方法测定了土壤入渗性能,并以双环法测定的稳渗速率、Hood仪测定的饱和导水率、单环/双环和圆盘测定的累积入渗量为基础,比较分析了4种方法各自的优劣。结果表明,单环、圆盘、Hood测定的稳渗速率分别为双环的116%,111%和225%,双环、单环、圆盘测定的饱和导水率分别为Hood的65.8%,75.1%和105%,双环、单环、圆盘达到稳渗时间分别为100,80和30min。说明圆盘测得的稳渗速率、饱和导水率最接近标准值,而且省时省力省水,更适合于野外实验。
朱良君张光辉任宗萍
关键词:土壤入渗双环法
黄土丘陵区典型植被枯落物持水性能空间变化特征被引量:14
2015年
为探讨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后植被枯落物层的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功能,在黄土丘陵区以多年平均降雨量梯度为样线,从南到北依次选择了7个调查点,研究了黄土丘陵区典型乔木、灌木和草本群落枯落物蓄积量、持水量、吸水速率和有效拦蓄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各植物群落枯落物蓄积量从南到北逐渐减少,且乔木(440.54~840.07 g/m2)>灌木(105.94~217.88 g/m2)>草本(12.23~67.64 g/m2);(2)从南到北,乔木、灌木和草本枯落物最大持水量分别从3 151.09 g/m2,557.13 g/m2和152.62 g/m2减小到1 710.88 g/m2,290.34 g/m2和44.31 g/m2;而乔木、草本和灌木的最大吸湿比分别为4.57,4.49和3.75,受植被物种的影响枯落物最大吸湿比无显著的空间变化特征;(3)不同植被枯落物吸水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过程比较相似,在0~0.25 h内吸水速率最大,0.25~0.5 h迅速降低,6h后变化较小,乔木和灌木枯落物持水量6h后基本达到最大持水量,草本群落12 h后达到最大值,24 h时各群落枯落物吸水速率基本为0,持水量达到饱和,枯落物持水量和持水速率受植被类型影响显著,但空间变化规律不明显;(4)枯落物有效拦蓄量表现为乔木(15.79 t/hm2)>灌木(2.86 t/hm2)>草本(0.72 t/hm2),且从南到北呈减小趋势.
栾莉莉张光辉孙龙耿韧王浩
关键词:黄土丘陵区吸水速率持水能力
人工模拟降雨水质对土壤入渗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1
2015年
为探明模拟降雨供水水质对土壤入渗性能的影响,设计了3种水质(去离子水、自来水和盐水)、2种雨强(45.5mm/h和95.54mm/h)、2种坡度(8.7%和25.9%)对黄土高原2种典型土壤(黄土和娄土)的入渗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供水电导率的增大,产流历时显著增大,与去离子水相比,自来水和盐水的产流历时分别延长了2.60,2.68倍(黄土)和1.58,1.85倍(娄土);随着供水中含盐量的增大,供水水质对地表结皮发育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导致土壤稳渗率增大;与去离子水相比,自来水和盐水条件下,黄土和娄土的稳渗率分别增加了21.1%,15.8%和58.3%,75.0%;受产流历时及结皮发育的影响,不同供水水质条件下的累积入渗量差异显著,以60min的模拟降雨为例,与去离子水相比,黄土条件下自来水和盐水的累积入渗量均增大了1.02倍,而娄土条件下分别增大了1.63,1.87倍。结果显示人工模拟降雨供水水质显著影响土壤入渗性能,影响的程度与土壤类型密切相关,建议在相关研究中尽量采用去离子水进行人工模拟降雨试验,以提高不同区域、不同试验结果的可比性。
栾莉莉张光辉刘如心孙龙耿韧王浩
关键词:人工模拟降雨水质入渗过程土壤类型
陕北典型农地表层土壤物理性质季节变化
2014年
土壤物理性质是影响土壤水文、侵蚀过程的重要因素。为此系统研究了陕北安塞4种典型农地(玉米、谷子、大豆和土豆)的土壤含水量、容重、水稳性团聚体和粘结力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4种农地表层土壤物理性质随季节变化的趋势大致相同,土壤含水量随降雨量的变化呈现出明显的峰谷。土壤容重和土壤粘结力在农作物生长阶段大体呈上升趋势,翻耕和收获后显著下降。水稳性团聚体则呈现单调递增趋势。在0.05显著性水平下的配对样本T检验显示:土壤含水量除玉米地和谷子地外(P=0.04),其他农地土壤含水量之间无显著差异(0.29≤P≤0.99);土壤容重除谷子地和大豆地外(P=0.03),其他农地之间无显著差异(0.07≤P≤0.86);土豆地与其他农地的水稳性团聚体之间有显著性差异(0.01≤P≤0.03);各农地土壤粘结力之间无显著性差异(0.16≤P≤0.53)。土壤含水量的变化趋势与降雨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农事活动所引起的土壤扰动是土壤容重和粘结力变化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对于分析农地水文、侵蚀过程的季节变化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
耿韧张光辉郁耀闯王浩
关键词:黄土丘陵区土壤物理性质农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