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11BWY010)

作品数:7 被引量:13H指数:2
相关作者:厉震林张艺凡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戏剧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艺术

主题

  • 6篇表演
  • 5篇电影
  • 3篇政治
  • 3篇美学
  • 3篇表演美
  • 3篇表演美学
  • 2篇电影表演
  • 2篇中国电影
  • 2篇文化
  • 1篇电影《建国大...
  • 1篇政治关系
  • 1篇社会表演
  • 1篇社会表演学
  • 1篇十七年电影
  • 1篇气质
  • 1篇情绪
  • 1篇情绪化
  • 1篇文化分析
  • 1篇文化逻辑
  • 1篇文脉

机构

  • 7篇上海戏剧学院

作者

  • 7篇厉震林
  • 1篇张艺凡

传媒

  • 7篇当代电影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论80年代中国电影表演的纪实美学及其史学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出现了若隐若显的纪实美学运动思潮。由于表演纪实美学产生的各种复杂甚至无序的"动机"和"潜动机",使巴赞、克拉考尔的纪实美学与中国电影表演的关系出现了"遇合""掩体"和"误读"的若隐若现的内在美学"通道",也形成了中国电影的纪实表演文化气质,从演员选择、表演姿态、表演方法、长镜头表演、非职业演员等各个方面呈现了纪实表演美学格式。由于表演纪实美学的本体"缺陷"以及中国"缺陷",它也暴露出了自然主义倾向、非风格化、技术化和魅力化等表演弱势现象。中国特色的表演纪实美学运动思潮,是在中国现实政治和美学的需求以及中国电影美学传统的背景之下,对巴赞、克拉考尔纪实美学的接受与改写、补充和发展,而且它最终必然走向与意象美学的融合道路。
厉震林金依萌张艺凡
关键词:中国电影纪实美学表演
“十七年”电影表演美学论纲被引量:1
2014年
中国"十七年"电影的表演美学,形成了一种具有诗意现实主义的中国特色以及东方韵味的表演气质,也构成一种具有新古典主义倾向的红色表演模板。"十七年"电影表演在与政治的矫正、自源、裹卷的博弈和同谋关系中,产生了"十七年"电影表演行为、内心、人情、典型的美学内在演变过程,也形成了较为多样的个性化表演风格,它缘于有着多种表演美学的来源。
厉震林
关键词:政治关系个性化风格
论导演姜文的表演美学及其教育背景被引量:3
2012年
作为导演姜文的表演美学,形成了一种"一根筋表演美学",它介于状态表演到奇观表演之间,既有状态表演提升以后的"本体象征"表演,也有奇观表演包装下的夸张表演。它的基本发展路线,通过"收"与"放"的交替、"纪实"与"夸张"的演进,成为了姜文意识形态以及美学抒情的真正"表演者"以及"代言人"。这与姜文在中央戏剧学院学习期间的"气质场"具有一种内在的接通关系,在"深度模式"的人文立场、现代派戏剧的表演方法和舞台场景化的表演处理等方面,可以发现戏剧学院"气质场"的某些潜在作用。
厉震林
关键词:教育背景
集束明星、微型表演及其政治、文化效应——电影《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的表演文化论纲被引量:8
2013年
《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大规模地使用内地和港台明星,呈现为一种政治民主以及向心力的和而不同的和谐社会气象,演员的配置过程也不仅属于艺术范畴,而是构成一种表演政治的效应,形成了社会表演学的特征。速描叙事+集束明星所带来的微型表演,形成一种新的表演格式,在众多明星的高手对阵中,是一种高等级演技的对弈和交流,同时,微型表演也对演员的表演方法构成了一种考验,而它所呈现的主流电影的表演奇观,也出现了各种表演的缺陷特征,具有着正负的表演美学效应。
厉震林
关键词:社会表演学
模糊表演的历史任务及其文化逻辑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在新时期电影表演美学的演变过程中,模糊表演有着自己的发展文脉,它基于与20世纪80年代文化启蒙的呼应关系,在一种必然性及其题材、导演、演员互动的偶然性中,经历了本能阶段、主动阶段、提升阶段以及余脉阶段的内在变化历程。它在政治文化逻辑上对于五四运动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态度及其认识,也是面临着一个"难题"以及是否"选择"的"勇气",表明了时代的规定性和局限性。随着启蒙运动的结束以及模糊表演自身的某些缺陷,模糊表演已经完成它的历史任务,逐渐转化为后来电影表演美学的深脉部位。模糊表演以自己的理论和实践表现,成为新时期电影表演美学气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构成电影史学上的文化现象。
厉震林
关键词:历史任务
论20世纪90年代情绪化电影表演的文化和美学被引量:2
2015年
在90年代的"放逐"文化姿态中,中国电影表演出现了放弃"社会代言体"性质的情绪化表演思潮。它接近于一种具有个人自传体性质的"行为艺术",它既有时代的规定性,也有青春文化的悖论性,更有文化误读的功利性,成为了第六代电影的形象表意以及精神"假面"。情绪化表演的具体修辞形态,体现在去戏剧化的表演方法、即兴表演、非职业表演和日常化语言等方面,并形成了纪实性和虚幻性的两种情绪化表演状态。
厉震林
关键词:文化分析
论1979年至1984年的中国电影表演美学被引量:1
2011年
1979年至1984年的电影表演美学,处在历史断裂和文化转型之中,可以概括为表演美学的"重估时代",电影表演成为历史和文化的替身以及假面。它是从两个方向发展,一是自发性地与"文革"之前的电影美学接通,采取了一种古典主义的美学态度,乃是一种"表演复古运动";二是在电影导演"现代化"诉求的"总体构思和直接指导下",开放性地与世界电影表演思潮初步"对话",选择了一种现代主义的美学方针,可谓一种"表演洋务运动",从而使电影表演成为了历史和文化的"意识形态腹语术"以及电影美学较量的"意识形态腹语术",形成了表演和潜表演的深度互动关系,也使电影表演自身成为了一种"人类表演学"的文化现象。
厉震林
关键词:开放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