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09-10D113)

作品数:8 被引量:5H指数:1
相关作者:张洪波文正棹陈华平徐希军方瑞芬更多>>
相关机构:安庆师范学院池州学院安庆市高琦小学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哲学宗教
  • 2篇文化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3篇主义
  • 3篇马克思主义
  • 2篇教育
  • 1篇新教
  • 1篇新教育
  • 1篇新青年
  • 1篇学以致用
  • 1篇英语
  • 1篇英语教学
  • 1篇语用学
  • 1篇语用学研究
  • 1篇职业教育
  • 1篇职业教育观
  • 1篇致用
  • 1篇人口观
  • 1篇述论
  • 1篇特质
  • 1篇平民
  • 1篇平民化
  • 1篇青年

机构

  • 7篇安庆师范学院
  • 1篇池州学院
  • 1篇安庆市高琦小...

作者

  • 3篇张洪波
  • 2篇文正棹
  • 1篇方瑞芬
  • 1篇徐希军
  • 1篇李敏慧
  • 1篇陈华平
  • 1篇陈旭

传媒

  • 3篇安庆师范学院...
  • 2篇平顶山学院学...
  • 2篇池州学院学报
  • 1篇宿州学院学报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语用学研究现状及应用被引量:1
2011年
语用学是近些年来比较热门的一个研究领域。文章对语用学的研究进行较系统的梳理,旨在将其理论运用到实践中以更好地指导实践;同时对语用学与英语教学以及翻译进行了探讨。
方瑞芬
关键词:语用学英语教学翻译
五四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原因探析被引量:1
2014年
五四前后马克思主义能在中国迅速传播的国际原因有:十月革命的鼓舞、共产国际的影响、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国内原因是:救亡图存需要新理论指导、无产阶级需要理论武装、有相融的思想基础、有信仰马克思主义的知识精英;更因马克思主义具有实践品格、批判精神、真理品性和开放特点。
张洪波
关键词:五四前后马克思主义
五四时期陈独秀的人口观被引量:1
2011年
陈独秀对"人满为患"说和"民众国强"说以及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进行了分析批判,认为解决中国人口问题要采取如下措施:发展生产事业,增加就业岗位;提高科学技术,增强生产能力;重视教育,提升民智;提高劳动者地位,充实劳动者数量;取消垄断特权,改革分配方法;改革婚姻制度,提倡优生优育;节制生育,限制人口。其人口观具有启蒙主义色彩,但也存在明显偏颇。
张洪波陈华平
关键词:人口观
批评与自我批评:陈独秀工作作风述论被引量:1
2011年
在五届总书记任内,陈独秀初步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他多次批评中央和主要领导者在组织发展、民众运动、国共合作等工作中的错误。陈独秀对自己的性格缺陷也进行了自我批评,深刻地检讨了自己在大革命中所犯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和所承担的领导责任。
徐希军
关键词:自责工作作风
陈独秀的职业教育观
2011年
作为教育家的陈独秀,其职业教育思想独具特色。他认为在社会形态中教育属于上层建筑,中国从来就不大重视职业教育,而欧美各国都注重职业教育。主张"一切教育都建设在社会的需要上面",讲究"实际应用",强调理论要联系实际,学习要学以致用,希望教育是平民的而非贵族的。陈独秀的职业教育思想在当今仍有现实意义。
张洪波李敏慧
关键词:职业教育学以致用平民化
陈独秀教育思想研究
2014年
阐述了陈独秀的教育思想,论证了陈独秀不仅有丰富的教育实践,而且有系统的教育思想,是一位知名的教育家。在陈独秀看来,中西教育有三大不同:在教育方针上,西方重全身,中国只重脑部;在教育内容上,西方重现实、重实证,中国重幻想、重遗文;在教育方法上,西方重启发,中国重灌输。因而,中国教育必须取法西洋。新旧教育的差别也存在三个方面:在教育主义上,新教育面向社会,旧教育面向个人;在教授方法上,新教育是启发式的,旧教育是教训式的;在教育效力上,新教育务实,旧教育务虚。因此,要改革旧教育,发展新教育。展示了其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
陈旭
关键词:教育思想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科学性及实践性特质
2013年
古往今来,任何一种文化现象或社会思潮的出现都有促使其形成和传播的历史环境,都有孕育其茁壮成长的社会土壤。马克思主义思想之所以能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能够被中国人民所接受,不仅仅在于她在当时来说是一种前卫的思想体系,更是因为她适合中国当时的现状,也是被无数实践所证明了的真正的救国之基。那么,马克思主义思想为什么能够在中国广泛传播并最终成为新中国的立国之本呢?这就要从它自身属性说起。
文正棹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简述马克思主义在安徽的早期传播被引量:1
2012年
十月革命以后,中国新文化运动中左翼的知识分子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进行了广泛的宣传。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地处华东腹地的安徽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使人民革命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文正棹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青年五四运动
共1页<1>
聚类工具0